黛玉自谓“曾见古史中有才色的女子,终身遭际令人可欣、可羡、可悲、可叹者甚多,……胡乱凑几首诗,以寄感慨”。这是林黛玉惜“古史中有才色的女子”寄慨之作,所写的人事其实并非都据史实。后被宝玉翻见,将其题为《五美吟》。 一代倾城逐浪花, 吴宫空自忆儿家。 效颦莫笑东村女, 头白溪边尚浣纱。 这首诗中的议论原本是借古讽今,为现实感受而发。林黛玉嗟叹“一代倾城”的西施如江水东流,浪花消逝,空忆家乡不得归,其命运之不幸远在白头浣纱的“东村女”之上,这是写她自己寄身于四顾无亲的贾府,预感病体难久的悲哀。
肠断乌骓夜啸风, 虞兮幽恨对重瞳。 黥彭甘受他年醢, 饮剑何如楚帐中? 黥(qíng)彭,指淮南王英布和梁王彭越,先附项羽,后反楚降汉,助刘邦击灭项羽。醢(hǎi),古代的一种酷刑。楚汉战争的最后阶段,项羽被刘邦军围于垓下。夜间汉军四面楚歌,项羽感到绝望作悲歌,虞姬也作歌相和。林黛玉鄙薄反复无常、苟且求荣、甘心得到耻辱下场的黥布、彭越,觉得不如虞美人“饮剑”于楚帐,是借此寄托她自己“质本洁来还洁去,强于污淖陷渠沟”的志愿。
绝艳惊人出汉宫, 红颜命薄古今同。 君王纵使轻颜色, 予夺权何畀画工? 畀(bì):意为给予。明妃即王昭君。晋人避司马昭之讳,改称明妃或明君。林黛玉讥刺汉元帝大权旁落,听命于画工,表现了她自己不肯听人摆布的独立性格。
瓦砾明珠一例抛, 何曾石尉重娇娆? 都缘顽福前生造, 更有同归慰寂寥。 绿珠,晋代石崇的侍妾。中书令孙秀向石崇索取绿珠未果,就派兵强取。绿珠不从,跳楼而死。林黛玉惋惜绿珠而对石崇有微词,以为石崇生前的珠玉绮罗之宠,抵不得绿珠临危以死相报,又可见其在爱情上重在意气相感,精神上有默契。
长揖雄谈态自殊, 美人巨眼识穷途。 尸居余气杨公幕, 岂得羁縻女丈夫? 红拂,隋末大臣杨素家里的婢女,因侍杨素时手执红拂(挥灰尘的用具),后来就叫她红拂,后投奔李靖,与他同往太原辅佐李世民起兵讨伐隋王朝。林黛玉钦佩红拂卓识敢为,能不受相府权势和封建礼教的“羁縻”,更突出地表现了她大胆追求自由幸福的生活的理想。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