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乐居讯(编辑:张楠清) 最近娱乐圈某宝宝的离婚事件轰动整个中国,乃至国外其他民众都对此事充满了好奇心。随着事件的持续发酵,宝宝离婚后财产究竟如何分割引发了网友的高度关注(八卦)。当下离婚率的的递增,离婚事件不仅出现在明星身上,更是平常生活中常见的事情。 清官虽难断家务事,但法律上的财产分割却是可以明确的。今天,小编就来为大家说下“离婚房产保卫战”中如何不吃亏。 总不能人没了,钱也没了吧 1、夫妻双方婚后出资(包括贷款)取得房屋产权,离婚后房屋如何分割? 首先,明确产权,不论房产证上是一方的名字,还是双方的名字,均为共同财产。 别以为房本上没我的名字就没我的份啊 其次,明确产值,即房屋价值,按市场价计算,不按当初购房合同金额计算。当初买成50万,现在价值500万,按500万分。 再次,分清权益部分和债务部分。如果涉及贷款,先要将贷款部分除去。也就是说,由分到房的一方付给未得房一方房屋价值的一半,得房方单独偿还剩余的本金及利息。 注意: 如果婚前你参与出资买房,在婚前就取得房产证且只有对方名字而没有你的,这种情况是天坑! 因为如果你无法证明你曾出过钱买房,那这个房就真和你一点关系都没有了…… 2、夫妻一方婚前付了全部房款(小编想找的完美对象)并取得了房产证,离婚时房屋如何分割? 实际上,一方婚前出资购房,买卖房屋的合同义务已经履行完毕,房产证只是对购买方对房子产权的确定。因此,离婚房产分割时,该房屋只属于一方婚前财产,离婚时,另一方无权要求分割。 近年来房价大涨,一些人竟然想到靠土壕分房产来发家致富,可是国家婚姻法告诉你:年轻人,这是行不通的。 3、夫妻一方婚前通过按揭贷款购房,婚后夫妻共同还贷的房屋,离婚后如何分割? 虽然房屋是一方婚前购得,但结婚后房屋的增值部分以及共同偿还贷款的部分,都应当视为共同财产。 简单来说,婚后不管是由一人用收入还贷,还是用双方收入还贷,婚后的贷款都应认定为夫妻共同财产,并且婚后房屋的增值部分也视为共同财产。 当然,如果一方确能证实,还贷资金来源于个人婚前财产,那么该部分不应认定为夫妻共有财产。 这种情况就比较复杂了,因为婚后夫妻往往很难证明“我婚前的钱是专门用来还房贷的”。 4、婚前一方父母出资,产权登记在自己子女名下,离婚房产归谁? 一方父母在夫妻婚前或婚后全额资助自己的子女买房,且产权登记在自己子女名下,视为对自己子女的赠与,那这房子就属于登记方的婚前个人财产,在离婚时,对方一分钱都拿不到。 所以爸爸妈妈别离婚了好吗 如果婚后夫妻一方父母出资,产权登记在夫妻两人名下。一般情况下会认定是对双方的赠与,除非父母在出资时有书面约定或者声明,证明此出资是赠与自己子女一方的,否则离婚时应该按照夫妻共同财产进行分割。 如果婚前购房时,父母资助子女买房,只出了部分购房款,剩余购房款由婚内夫妻双方共同按揭偿还贷款的,离婚房产分割时,一般会将房子判归登记方所有,对于婚内共同偿还的贷款及房子产生的增值,由得到房子的一方对另一方做出补偿。 另外一种情况则是,由双方父母共同出资购买的不动产,产权登记在一方子女名下的,该不动产可认定为双方按照各自父母的出资份额按份共有。 5、房产证上有第三人的名字,离婚后房屋如何分割? 当房产证上除了有夫妻双方的名字外,还有子女或有父母的名字时,人民法院一般不会将其主动追加第三人,而是根据当事人的申请,将案件中止审理,由当事人另行提起起诉后,根据判决结果,对夫妻双方共有部分的房屋进行离婚分割。 在实践操作中,小编发现有不少人会刻意将“父母”或者“子女”卷入“房产争夺”,以此来博取同情或拖延对方起诉时间。 6、离婚时已经有了孩子,如何分割房产? 在司法实践中会照顾子女和女方利益。这里的“照顾”,既可以在财产份额上给予女方适当多分,也可以将住房分配给女方(女方特别需要)。同时,未成年人的合法财产不能列入夫妻共同财产进行分割。 7、婚内有明显过错的,离婚后财产怎么分割? 新修正的《婚姻法》并未采取离婚时分割共同财产的过错原则,也就是说在共同财产分割中不考虑引起离婚的个人责任,而是采取离婚过错赔偿原则,无过错方有权在法定情形下请求对方赔偿损失。 简单说,如果丈夫婚内出轨,那就是有过错,妻子在离婚时就应该多分一些。 8、夫妻为买房“假离婚” 近几年来,各地方出现为买房能省多点钱而假离婚的现象。 小编想提醒大家,法律上没有“假离婚”一说,经过民政部门登记离婚的离婚协议,应当是双方当事人的真实意思表示,双方在协议上已经用文字和签名进行了确认。即使当事人存在假意离婚,离婚登记也会实际生效!!! 那些“假离婚”的夫妻最后变成真离婚的也不在少数,离婚不是儿戏,不要轻易挑战法律,最终受伤的很有可能是自己。 真心虽可贵,但感情的事是很难保证的,一旦到了劳燕分飞的那一天,有可能会为当初自己的决定后悔。对于房产证的署名这件事情,一定要冷静谨慎。只愿大家都能尊重感情、敬畏婚姻。 |
|
来自: 昵称32650495 > 《待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