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大阪人民是如何赏荷花的-—“象鼻杯”

 昵称535749 2016-08-26

2016-08-25 14:01 | 豆瓣:史努比 

进入伏天,就盼着去看荷花。

大阪人民有个非常之大的后花园-万博公园,是1971年日本第一次万国博览会的遗址,之后变成了占地260公顷的巨大的绿地公园,一年四季陪伴大阪人民玩耍,其中有个日本庭园,一处水面种满了荷花,每年7月可以赏荷花,而在周末还有特别的“象鼻杯”活动。

“象鼻杯”也被称作“碧筒杯”,这个典故来自唐代段成式的《酉阳杂俎》中的酒食篇,“ 历城北有使君林,魏正始中,郑公悫三伏之际,每率宾僚避暑於此。取大莲叶置砚格上,盛酒三升,以簪刺叶,令与柄通,屈茎上轮菌如象鼻,传噏之,名为碧筩杯”。据说夏雨荷的故乡济南还保留着这些风流的饮酒赏荷习惯和各种荷叶美食,大阪人民也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学了来,并且一直保留着,每年这个季节还有清酒企业赞助,赏荷期间可以免费体验用“象鼻杯”喝点清酒。


大阪人民是如何赏荷花的-—“象鼻杯”

象鼻杯效果图

我只知道荷叶粥、荷叶鸡、荷叶伞,或者“留得残荷听雨声”,尚不知道荷叶还有此妙用。据说我们唐代老祖宗喝酒爽,一张大荷叶里面要灌两三升酒,荷叶扎成一个大酒包,大家举着长杆轮流嘬之,也有行酒令后当罚的。还有诗云“酒味杂莲气,香冷胜於冰。轮囷如象鼻,潇洒绝青蝇”,不知道唐朝或者再往前的朝代里酿的酒平均多少度。

我家离万博只有两站地,来看过好几次荷花,不是大着肚子就是带着小婴儿,或者又大着肚子拖着着一个小幼儿,再是我和老中一人抱着一个,每次都赶早能在叫“荷花庵”的食堂里喝到莲子粥,但是从没喝过酒。今年娃们都大了,加上我最近爱上了“晚酌”,在厨房里忙活晚饭时,听着相声,给自己倒一小杯青梅酒,咣啷啷放进冰块,不能再爽,于是打算无论如何要赏完荷花喝上一口。


大阪人民是如何赏荷花的-—“象鼻杯”

现场的我,在观察荷叶孔。

早上特命老中开了车,我们照例先去“荷花庵”吃早饭,这个莲子粥每天只有150份,去晚了就没了,早饭内容除了莲子粥和腌藕片,其它配菜还是跟日式早餐一样,煎鲑鱼、鸡蛋卷、腌黄瓜、凉拌秋葵和凉拌魔芋,量也挺大。


大阪人民是如何赏荷花的-—“象鼻杯”

吃完饭,顾不上看花,我去排队喝酒,清酒企业的人两人一组,捧着张大荷叶,叶子杆那儿已经扎通了,要喝酒的人坐下后,工作人员一个人拢着叶子,另一个人往里倒酒,一位喝完后,把叶子杆咔嚓剪掉一截就能供下一位了,卫生又环保。轮到我时,开始还担心那酒一倒下来得“飞流直下”冲入喉内别呛着,没想到酒倒得慢,流下来也许还得经过长杆子里面的毛刺,得需要使劲吸吮才能喝到,喝完后观察那叶子杆的洞洞,发现大小不一竟也像莲藕那样有好多孔,并不是想象中的那个大吸管。不过,今天赞助的“菊正宗”清酒是辣口的,也许冲淡了荷叶的清香,如果在冰水中放一放再喝应该更有风味。


大阪人民是如何赏荷花的-—“象鼻杯”

讲究(吃)的人儿出门总是主次分明,先满足口腹之欲,才去看荷花,红的白的、粉红的大大小小的花儿在晨光中随风慢慢摇摆,格外美丽,姐弟俩则趴在栅栏旁边盯着池塘里的水看,他们看到了游泳的小乌龟、还没变成青蛙的大蝌蚪、飞在水面上的各种蜻蜓。池塘中心有个凉亭,传来陶笛的声音,循声而去发现原来是赏荷的另一个活动,据说每周的都不一样,有时候是笛子,有时候是二胡,今天是陶笛,陶笛本来就是模仿鸟儿鸣叫,也许是吹得太好,演奏过程中居然有几只麻雀飞来,落在亭子中间的石桌上叽叽喳喳地附和着,听众无不称奇。


大阪人民是如何赏荷花的-—“象鼻杯”

我长在北方,年降水量不会超过600毫米,从小到大扬土冒烟儿的,甚至没怎见过真的荷花。但是架不住我对荷花有真感情。

姥姥的乳名是“莲花”,老姨的乳名是“荷花”,都源于太姥姥家那一片荷塘,那是一片在北方尤其是黄土高坡很少见的水面,太姥姥家甚至有只小木船,姥姥最擅长画荷花,她炕上的小窗户上挂着白窗帘,上面绣的也是绿叶粉花的荷花,她做疙瘩汤时把葱末搅在面里绿中有白,叫“米鱼缠沙”,想起来应该是看到过那些在荷叶间游泳的鱼儿。我仅在儿时跟姥姥回过老宅几次,那时荷塘还在,只是在过年时候的冬天水少到处泥呼呼的,老舅舅家的小辈下塘挖出莲藕,洗的干干净净的装在袋子里让我们带走。我妈回忆她小时候跟着姥姥回娘家时,老宅门口的大狮子还在,我回去却没见到过。有时候老姨会托人带来一大包莲蓬,我们从洞洞里把莲子一个个抠出来晒干,去了绿芯熬粥,一点也不苦。


大阪人民是如何赏荷花的-—“象鼻杯”

真正见到盛开的荷花却是在北京,有年夏天在SOGO买了一大把荷花骨朵回来,裹得紧紧的,回家以后解开放在一个大花瓶里,想着不知道能不能开呢,没想到第二天在晨光中醒来时看到满瓶花开,仿佛一个人突然就对你打开了整个心扉,红里透白的花瓣那么纯净,花瓣间的黄绿莲蓬和黄色的花蕊毫无保留地呈现在眼前,加上那天早上无比强烈的阳光(我的房间朝东),我好像有点理解了为什么荷花会被当作佛教的花,那一刻它真的那么神圣又那么圣洁,简直要让人马上坐地成佛。


大阪人民是如何赏荷花的-—“象鼻杯”
大阪人民是如何赏荷花的-—“象鼻杯”

当然,我没有去,花开一年又一年,能看到才是紧要的,这也是个真理,不然我上哪儿再看到这些美丽的荷花,喝到清凉的莲子粥呢?

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象鼻杯”,这也是我怀念姥姥的另一个方式。

查看原文  ? 版权属于作者  商业转载联系作者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