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年来,蔡秋泉一直坚守在临床第一线,认真对待每一位病人。(卢泽鸿 摄) 揭西县中医医院副院长、副主任中医师、康复疼痛科主任蔡秋泉,从医20多年来,胸怀大医精诚的高尚医德,秉承杏林遗风,博采众家之长,对医技精益求精,对患者一腔热血,不断完善自我,兢兢业业,孜孜不倦,将学习到的新技术、新理念运用到实践治疗中,为成千上万人解除病痛折磨,是一位深受患者尊重和爱戴的揭阳“好中医”。
蔡秋泉擅长应用微针、神经阻滞、温热针等治疗头颈肩腰肢痛等骨伤股病痛症和中医辨证施治治疗风湿、类风湿性关节炎、强直性脊柱炎等自身免疫性疾病。自1991年毕业参加工作以来,他用医者行动诠释了大医精诚的真谛,用仁心仁术赢得了患者的信赖。康复疼痛科大部分患者年纪较大,行动不方便,沟通起来也较为困难,面对他们,蔡秋泉一直都是耐心解答,详细问诊,弯腰俯身,了解患者病情的同时,也拉近了与患者的距离。每接触新的患者,蔡秋泉总会与患者交换手机号码,以便患者及时咨询,结束治疗后,蔡秋泉还会通过电话,跟踪病患的康复及生活情况,许多患者还因此成为了他的好朋友。他说,这既是对患者的一种关心,也是对自己的一种反馈,有利于进一步提高疗效,更好地服务大众。 蔡秋泉还经常到乡镇义诊,免费给群众看病,给村民进行健康宣教,提高村民的健康意识。“高超医术能治病,和煦笑容能暖心,蔡医生不仅对工作十分认真、负责,而且服务患者非常热情、细心,这在医院都是有口皆碑的。”与蔡秋泉共事了十多年的康复疼痛科主管护师李贤玉说。
作为一名医生,他时时为患者着想,以患者的利益为重,他把患者当做自己的亲人、朋友,用心与患者交流,患者的满意是他最大的追求。由于高超的医术和高尚的医德,蔡秋泉得到了周边群众的肯定和支持,不少人专程从珠三角地区前来给他看病,甚至还有从湖南远道前来。
多年来,蔡秋泉保持着一年三次外出交流学习的习惯,他曾到北京跟随刃针发明人田纪钧教授学习刃针,北京301医院王福根教授学习银质针导热针,江苏陈超然教授学习拔针,陆军总医院学习“龙氏正骨手法”……作为学科带头人,他在技术上精益求精,经常利用休息时间看书,如饥似渴地学习先进的现代医学知识和医学理念,并多次利用节假日外出访问名老中医和具备一技之长的民间医生,进行交流学习。 有一位来自揭西五经富镇的78岁陈姓老人,8年来,早上醒来都因髋部疼痛而无法立即起身,要在床上“挣扎”2个小时才能艰难站起,多年来他四处寻医问药都没有效果。机缘巧合之下,老人找到了蔡秋泉,他对患者进行详细检查,马上诊断出病源所在,并运用外出学习到的温热针技术,先后在患者疼痛部位布针两次,经过一个多月的精心治疗后,老人行走自如。 蔡秋泉说,学无止境,但如果每次外出学习学到的知识能够帮助病人解决一个问题就是一个突破,就是一个收获,现在医疗技术更新快,只有不断地学习才能跟上行业脚步,更好地为患者服务。 随着现代科技的发展,蔡秋泉意识到,中医现代化是必由之路,善于利用现代先进的医疗设备,能更加精准地诊断疾病源部位,对穴下针,取得更好的疗效。但他也从不放松对自己的基本功要求,蔡秋泉认为,只有以解剖知识作为强大的基础理论支撑,精通人体结构,才能作出准确诊断,实施精准治疗,为此,在近5年内,他曾先后3次利用假期,到南方医科大学解剖教研室学习、了解人体结构。“一旦临证,机触于外,巧生于内,手随心转,法从手出。”蔡秋泉不仅将该医学理论烂熟于心,更将之外化为实际行动。 记者手记: 一份热爱 一份执着 对技术精益求精,对病人耐心细致,对医院事务尽心尽责。采访中,记者感受最深的是蔡秋泉医生对于医疗事业的这一份热爱和一切为病患的执着。蔡秋泉医生坦言,他并非出身中医世家,年轻时报读医学专业仅想通过读书改变面朝黄土背朝天的命运,不曾想医学让他进入了一个崭新的世界,一接触便不可自拔。工作之后,他更是多次利用个人假期远赴各地寻师学习,吉林、北京、上海、江苏等地都留下了他认真学习钻研的身影,只为让更多的患者解除病痛的折磨,这份热忱,让人深受感动。 20多年来,蔡秋泉医生一直坚守在临床第一线,以爱岗敬业、无私奉献、不断创新的工作态度和一颗至诚至精的医者之心对待每一位病人,其高尚的医德,精湛的医术在病人的体会中口耳相传,不愧为名副其实的揭阳“好中医”。 (转自:揭阳日报 记者 林文君 实习生 林洁丽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