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桂林 | 一个爱书的人,会发现这里就是天堂

 真友书屋 2016-08-28


2002年的冬天,

陈丹青说自己的书稿又被禁了。

不知道为什么,
在这个时代里,
出本书真的很不容易。

而在这个时候,
有一位编辑从山东来到了清华美院,
找到陈丹青。
在她把陈丹青的书稿全部读了一遍后,
她斩钉截铁的说,
我们要出这本书。
陈丹青不确信的问了一句:真的能出?
“能。”

就这一句话,
他的《多余的素材》出版了。
这本书在北京三联书店一上柜,
就在一周内就卖掉了近千册,
而这位慧眼识珠的编辑,
这本书出版之后,
她去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当上了总编辑,
这就是,刘瑞琳。
她也不确定,
未来自己会与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有着怎样的关系,
但是她只想着一件事,
就是为了书。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成立于1986年,
脱胎于广西师范大学,
而这所将近有100年的大学,
从民国时期至今,
就有着一脉相传的文人气息。
(曾经广西师大的校园曾在雁山园里,里面有像陈寅恪、胡适等人在此居住过。)
 
近十几年的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都以胆子大出名。
正因为从2010年企业改制后,
它就不再依附于广西师范大学,
从而有了很多自由的空间。

一个媒体和出版社的灵魂,
其实跟编辑有着很大的关系,
而正是刘瑞琳的到来,
独立的思考,独立的文化,独立的运营方式,
让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有着更多的发展。
对于刘瑞琳来说,
“独立的文化是有普遍性意义,
能体现人性里美好的东西和文明的进步。”
所以,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独立思考,成为了它最坚持的地方。
 
时而,编辑们也遇到过一些敏感的书稿,
但是也因为是很有价值,
也会想要抗着压力出版。
有时候是删掉些敏感词,
有时候是摘掉整一小节,
编辑也会自己犯嘀咕,
这书,是不是还是作者原来的意思。
但就算是捅娄子了,
最后挨了骂,写了检讨,
但还是会觉得,这本书出很满意。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