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再析“北瓜”

 闲之寻味 2016-08-28

北瓜”在中国的使用似乎比较混乱,同名异物现象十分明显。“北瓜”既可指南瓜,也可指南瓜属的笋瓜和西葫芦,甚至可作为西瓜的特殊品种打瓜的代称。但是并非没有规律可循,而且在各省的使用情况有一定差异,就全国而言,以指代的南瓜的情况最多,原因是多方面的。


我国向来无“北瓜”这样专门的一种瓜,但是“北瓜”在日常生活中经常使用,在古籍当中也频繁出现,使用十分混乱,早已不指一种之瓜,让人感觉莫衷一是。俞为洁先生(以下称俞先生)早在1993年于《农业考古》上发表了《“北瓜”小析》一文,通过查阅方志,对历史上“北瓜”一名的使用基本加以澄清,发现“北瓜”一名既指现代科学分类上的北瓜(Cucurbita pepo L.var. kintoga Makino.),也可能是南瓜、冬瓜、打瓜(瓜子瓜)的别名或西瓜的一个品种名。[1]本文在俞先生文章的基础上对“北瓜”进行进一步考释,对“北瓜”的来龙去脉、指代不同瓜类的地理分布等问题进行考释。

一、“北瓜”在古籍中的记载

根据俞先生阐述,似乎“北瓜”指代具体哪种瓜类并无规律可循,而且除了指代冬瓜的情况做了说明“流传很不普遍”,似乎其他情况的概率是均等的。那么“北瓜”指什么瓜的情况最多呢?空间分布又是怎么样?在先生阐述之外,还会不会指代其他的瓜类?

首先就基本概念作一些阐述。南瓜属的栽培种有5个,在全世界主要栽培的、又引入我国的主要是南瓜(Cucurbita moschata,Duch.,中国南瓜)、笋瓜Cucurbita maxima Duch ex Lam.印度南瓜)和西葫芦Cucurbitapepo L.美洲南瓜),以南瓜在我国的栽培面积最大。西葫芦的一种变种,观赏南瓜Cucurbita pepo L.var. kintoga Makino.),又称桃南瓜、红南瓜、看瓜、香炉瓜、鼎足瓜,也有称之为金瓜的,如《清稗类钞》载:“金瓜为蔬类植物,秋结实,形扁圆,色赤,亦名北瓜。”[2](P27)先生称之为现代科学分类上的北瓜,虽也有食用价值,但在古代观赏价值更高,本文通称为“观赏南瓜”。

早在清初张履祥的《补农书》中就指出“南瓜形扁,北瓜形长,盖同类也。”[3](P36)《汝南圃史》又载:“南瓜,红皮如丹枫色;北瓜,青皮如碧苔色”[4],以上两部古籍中的“北瓜”指的应该是南瓜的青皮品种或南瓜属的笋瓜,可能更多指前者。吴其濬的《植物名实图考》就是把“北瓜”放在南瓜的条目下:“北瓜有水、面二种,形色各异”[5](P126),显然是将“北瓜”作为南瓜的一个品种。汪绂的《医林纂要》:“南瓜,甘酸温。种自南蕃,故名。又曰蕃瓜,或讹北瓜。”[6]鲍相璈的《验方新编》:“南瓜,北人呼为倭瓜,江苏等处有呼为北瓜者。”[7](P570)汪绂和鲍相璈干脆认为“北瓜”就是南瓜。经利彬先生认为:“北省所指北瓜,疑即本种光皮品种,记通称之倭瓜,多属绉皮品种也。”[8](P21)叶静渊先生也认为:“有的地方志中南瓜、北瓜一二名并列,似乎是分别用来指南瓜的不同品种。”[9](P221)在近现代“北瓜”作为南瓜的别称也非常普遍,齐如山先生在《华北的农村》中介绍北瓜的第一句就是“北瓜亦曰倭瓜,古人称之为南瓜,乡间则普遍名曰北瓜”[10](P236),根据该书下文对“北瓜”的详细介绍也确是南瓜。但是《群芳谱》对“北瓜”的记载:“北瓜,形如西瓜而小,皮色白,甚薄,瓤甚红,子亦如西瓜而微小狭长,味甚甘美,与西瓜同时,想亦西瓜别种也。[11](P125)虽然附录在西瓜条目下,根据性状描写,但是该北瓜除了是西瓜的特殊品种打瓜之外,亦有可能是南瓜。总体上,除方志以外的其他古籍中“北瓜”作为南瓜的别称是较多的。

以上通过一些本草类、医书、农书的古籍记载似乎“北瓜”就是指南瓜。俞先生认为“从地方志材料看,这个别名主要流传在江西一带,据说江西有些地方至今仍把南瓜叫做北瓜。”[1]笔者最近在江西参加会议,与江西的诸位交流后确是今天江西仍有把南瓜称为“北瓜”的情况,有与会专家还特别指出在湖南部分地区亦有将南瓜称之为“北瓜”情况。结合笔者前文对资料的发掘,“北瓜”指代南瓜的情况在全国应该不是少数,不只在俞先生指出的江西、浙江,在很多省份,尤其是在北方地区,南瓜都被称为“北瓜”。

在方志中的情况又是如何?下面分地区阐述方志中记载“北瓜”的情况,但如果记载只有“北瓜”二字或叙述不详细则不再赘述,因为单凭名称或简单介绍无法判定“北瓜”具体所指。如果类似叙述记载颇多的话,笔者选取有代表性的阐述。

东北地区。在黑龙江,“角瓜俗名西葫芦又名北瓜,形长圆,嫩时可炖食,亦可切条晒干作冬季食品,名曰西葫芦条,老则皮硬,不宜作蔬矣。”[12](P299)吉林,“北瓜,一名倭瓜,蔓生,形类哈密,种自倭国来故名,长白此瓜最多,食用与南瓜同。”[13](卷五《物产》P4)在辽宁,“窝瓜,形似南瓜而实无纵沟,一名北瓜,种出东洋,今为常蔬。[14](卷九《物产》P46)可能是南瓜的品种之一,也可能是笋瓜。西葫芦,包括其变种搅瓜,都有专门的记载,而且和南瓜、笋瓜相比差别较大,除非如黑龙江一样专门说明,否则一般“北瓜”不会是西葫芦。

民国《朝阳县志》专门记载“南瓜,本作番瓜,结实形横圆竖扁而色黄者为南瓜,形似葫芦而色黑绿者为番瓜,其实一圃之中种形互出,农家亦未常强为区别也,今土人概称之为倭瓜,其一种色红者亦成为南瓜,止采以供玩不可食,南人谓之北瓜。”[15](卷二十七《物产》P5)南瓜拥有丰富的基因库,因此“一圃之中种形互出”,在东北地区如无特别说明,“北瓜”作为南瓜代称的可能性还是比较高的。而那种“止采以供玩不可食,南人谓之北瓜”的“北瓜”就是我们之前说的观赏南瓜。总之,“北瓜”在东北地区主要指南瓜属,尤其是南瓜。

华北地区。在河北,“金瓜。按,不可食。形圆而扁,亦有纯圆者,秋深则老色赤。探作盆供,可耐久,宛平志北瓜即此。”[16](卷五十《物产》P8)“倭瓜,一名北瓜,不可食。”[17](卷八《物产》P6)以上“北瓜”指的是西葫芦的变种观赏南瓜,在河北该情况比较少见。尤其需要注意的是乾隆《满城县志》载:“北瓜,形味似西瓜,色柳黄。”[18](卷三《土产志》P11)这里的“北瓜”并不是西瓜的变种,仍是观赏南瓜。所以在方志中“北瓜”是否指代过西瓜,是一个不明确的问题,很可能因为观赏南瓜与西瓜相似而将二者混淆,先生列举的方志例子中的记载也多是含糊不清的,并没有明确说明“北瓜”就是西瓜的别称。

倭瓜亦南瓜之类,或名北瓜,群芳谱云倭瓜皮白瓤红。[19](卷二十二《物产篇》P11)北瓜亦宜炒肉食,俱不如倭瓜之大而肥也。[20](卷四《方产》P6)北瓜,即倭瓜,似南瓜而形长,圆扁不一,熟食面腻适口。”[21](卷二《物产》P57)上述“北瓜”可能是南瓜的别种也可能是笋瓜。又如今案南瓜北人称倭瓜,或名北瓜,以其种出倭国故名。群芳谱云倭瓜皮白瓤红,然倭瓜生时青熟时黄,亦有多种。[22](卷十八《庶物》P14)“南瓜,亦名倭瓜,可为蔬并可饱贫人以代饭,邑人呼为北瓜。”[23](卷五《物产》P16)“北瓜,一名倭瓜、南瓜,形长圆扁不一,大有重二十余斤者,可作饭菜。”[24](卷十下《土宜物产考》P5)南北瓜,亦名倭瓜,可为蔬,并可饱贫人,以之代饭故俗曰饭瓜。诗所谓七月食瓜食我农夫是也。按,俗以色白而圆者为南瓜,老而色红黄者为北瓜,或长或圆种种不一。”[25](卷五《物产》P49)类似记载非常之多,在河北“北瓜”几乎是南瓜的代名词。

在山东,“北瓜,形分长圆扁圆,色分青白。”[26](卷二《物产》P44)北瓜,俗称蒲瓜,亦南瓜之一种,形状类南瓜,惟皮色有淡绿花纹,可煮食,子亦为食品。[27](卷十三《物产》P25)上述“北瓜”可能是南瓜的别种也可能是笋瓜。“金瓜,亦名北瓜,形扁圆赤色,秋季结实;可供食品,农家常用之;此种植于野地以能供饱食,种者较多。”[28](卷二《实业》P22)倭瓜,按北瓜、番瓜、倭瓜即一种,或以扁者为番瓜,长者为倭瓜,旧志北瓜倭瓜并载,今仍之以正其误。[29](卷一《物产》P32)北瓜,形色各异,有水面二种,土人家家种之,味胜金瓜。[30](卷四《物产》P3)以上“北瓜”只是南瓜。

在河南,“北瓜,与西瓜味同,色白而形长。[31](卷二《方物》P30)北瓜,与西瓜同,惟形长如枕,甘美异常。[32](卷一《物产志》P57)北瓜,形色味俱似西瓜,但食时以拳击之,俗名打瓜。[33](卷一《土产》P17)“北瓜”的确是西瓜的一个品种名,但其实就是打瓜,而且记载并不多。“倭瓜,俗名南瓜,深州风土记以北瓜为倭瓜,并非王象晋群芳谱云形如西瓜而小,皮色白瓤甚红,亦非此种。[34](卷七《物产志》P8)南瓜,一名倭瓜,又名北瓜。[35](卷十二《物产》P1)这里的“北瓜”是指南瓜。

在山西,“西葫芦,实之纹理如南瓜而色深绿,形如枕而不甚巨,俗呼为北瓜。”[36](卷二《物产》P23)“中瓜,平定谓之东瓜,或称北瓜,太原谓之西葫芦,有圆长之别。”[37](卷十《物产》P7)指的自然是西葫芦。“北瓜,即南瓜也。有长形扁形两种,长者质粗而味甘,扁者质细而较面,本地所种多系扁形,田家无不有之。”[38](卷三《物产略》P7)“北瓜,圆大有瓣,可做羹。”[39](卷一《物产》P29)指的是南瓜。“南瓜北瓜为大宗,种者亦随地气候而异,东乡最宜南瓜不宜北瓜,西南乡最宜北瓜不宜南瓜,由上最宜北瓜。”[40](卷三《物产略》P3)“北瓜,碧绿色南瓜之属,俗呼为今名,较南瓜无膻气。”[41](卷一《物产》P48)上述“北瓜”可能是南瓜的别种也可能是笋瓜。总之,“北瓜”在华北地区主要指南瓜,其次是笋瓜,西葫芦和打瓜的情况较少。

西北地区。在陕西,“北瓜,皮瓤子俱白,味甘美。”[42](卷五《物产》P11)应该是笋瓜。“北瓜,俗呼番瓜,圆长斑黑不一,味亦少殊。”[43](卷二《方产》P8)“南瓜,形色味俱不一,斑者曰番瓜,黑者曰北瓜。”[44](卷一《物产》P21)“南瓜,亦呼北瓜,全境均产之。”[45](卷五《物产》P3)“南瓜,青蔓圆叶红实圆大熟而黄,又名北瓜。”[46](卷三《物产录》P9)以上“北瓜”均为南瓜。

在甘肃、宁夏,“北瓜,俗名麦子瓜,味与西瓜同而形较小,子如麦粒,或谓其种自西洋来,故又名洋瓜,近数年来我县四埧多种之。”[47](卷一《物产》P17)“北瓜,俗名胎里红,味与西瓜同而形较小,皮有青白二色。”[48](卷三《物产》P11)“北瓜,俗名麦子瓜,又名梨瓜,子味与甜瓜同而较小,皮有青绿二色甚薄,瓤似朱砂,子如麦粒。续通志,北瓜形如西瓜而小,皮薄瓤红,较西瓜微小,狭长味甘美。”[49](卷六《物产》P10)与《群芳谱》中“北瓜”有相似之处,疑似南瓜或打瓜。“南瓜……形色味俱不一,斑者曰蕃瓜,黑者曰北瓜。”[50](卷十一《物产》P7)中的“北瓜”则是南瓜。总之,西北地区的“北瓜”主要是南瓜或打瓜。

西南地区。在四川,“北瓜,一名金瓜。又名京瓜,形似南瓜而秀,色金红……可供玩具。”[51](卷四《物产》P89)“金瓜,色美足供玩好,不可食,体扁圆而赤,亦名北瓜。”[52](卷七《物产表》P5)是观赏南瓜。“南瓜,俗名番瓜、胡瓜,一种形长者又名北瓜。”[53](卷三《物产》P49)“南瓜……又有形长而色白者曰北瓜。”是南瓜或笋瓜。[54](卷十八《物产志》P75)“南瓜……俗名北瓜,一名倭瓜,其子炒食极香。”[55](卷十《物产》P7)专指南瓜。“子瓜,一名北瓜,形如西瓜而略小,子小於西瓜而较多味甚长,土人每种之以取其子。”[56](卷四十《物产》P8)则指打瓜。

在云南,“金瓜,一名北瓜,秋结实,形扁圆色赤或青。”[57](卷三《物产》P35)应是南瓜。在贵州,“北瓜。大如琖。圆而扁。色红。郡人以为案头清供。[58](卷四十三《土产》P20)当是观赏南瓜。在广西,“北瓜”的记载寥寥无几,且只有名称而已。总之,在西南地区,“北瓜”出现频率不高,或是指南瓜或是笋瓜或是观赏南瓜或是打瓜,以南瓜和观赏南瓜居多。

东南地区。在江苏,俞先生提到的冬瓜误读作“北瓜”的情况是《民国江苏通志方物考稿(中)》的编者自己的推测,民国《泗阳志》真正的记载是:“北瓜,亦云白瓜,茎叶结实亦类冬瓜,惟皮色白耳。”[59](卷十九《物产》P4)《泗阳志》中的“北瓜”实际上是笋瓜,夏纬瑛先生也认为笋瓜“皮之色白者,俗亦呼为‘白南瓜’,若省去‘南’字,即是‘白瓜’,‘白瓜’可以因方言而读作‘北瓜’。”[60](P269)“北瓜,深州记一名倭瓜,皮甚滑薄,各色纯驳不一。”[61](卷二十四《物产》P5)可能是南瓜或观赏南瓜。“北瓜,形稍长蒂尖,乡人名饭瓜。”[62](卷十一《食货志》P4)“南瓜……此瓜南北皆谓之北瓜……南北二瓜名称似宜互易。”[63](卷十七《物产一》P12)则是南瓜。

北瓜,南瓜之变种,或尖嘴如桃,或白色而起疣,或瓜黄而生三白足如鼎式。”[64](卷十八《物产志》P20)“北瓜,形小经冬色红,间翠斑甚佳,可供玩不可食。”[65](卷三《土产》P3)“北瓜 蔓生,春种秋熟色橙黄,如扁形之南瓜而小,周围有陷下之沟棱,正圆有四趾隆起,未熟时以小刀刻其皮作画,熟则凸起,至老摘下供玩好。”[66](卷五《物产》P21)以上均是观赏南瓜。总之,在江苏南瓜与北瓜还是分的比较清楚的。如同记载“南瓜俗称番瓜亦名饭瓜。似南瓜而小者名北瓜,其形微扁,色赤可玩。”[67](卷一《物产记》P37)“北瓜”在江苏也主要指观赏南瓜。

在浙江,“南瓜,又名北瓜,形长圆或扁圆,嫩时色绿老则朱红,俗人晒干以制酱豉。”[68](卷三《物产》P21)“南瓜其形如小盒皮麤绉,色朱者曰北瓜。”[69](卷十九《土物》P27)均为南瓜。“南瓜……其皮色碧绿而光圆者名北瓜,结实胜土瓜,一本得十余颗。”[70](卷十二《物产考》P14)或为南瓜或笋瓜。光绪《定海厅志》的这个记载:“北瓜,形如南瓜而小,色赤,人不食之(新纂),又一种形如西瓜味甘美亦名北瓜盖西瓜之别种也(群芳谱)。”[71](卷二十四《物产志》P10)是俞先生引用的史料,但是原文也标出是转引自《群芳谱》,所以无法说明是西瓜的别种。“北瓜,湖雅曰金瓜即北瓜,形如番瓜而扁赤黄色,盆供为玩,颇耐久不可食。按群芳谱所谓形如西瓜味甚甘美者,恐非今之北瓜。”[72](卷二十八《物产》P11)“北瓜,仅可供品不可食。”[73](卷一《物产》P25)类似记载在浙江还有很多,说明浙江“北瓜”也主指观赏南瓜。

在福建、台湾,“番瓜,种出南番,故名番瓜,又名南瓜。形如壶卢者,名北瓜。黄色者,又名金瓜。”[74](P123)按记载所说“北瓜”只是壶卢形南瓜。广东、海南方志中没有出现过“北瓜”,但却出现了“朱瓜”指观赏南瓜,这里不再赘述。总之,东南地区的“北瓜”以作为观赏南瓜的代称为主。

中南地区。在湖北,“金瓜即北瓜,可为盆玩,最耐久,不堪食。[75](卷三《物产》P18)北瓜即金瓜,可作供玩。[76](卷四《物产》P71)即是观赏南瓜。“南瓜俗呼北瓜。”[77](卷四《物产》P54)则是南瓜。在湖南,“南瓜,即北瓜,有数种。”[78](卷二《物产》P34)“南瓜,本草四月生苗,结瓜肉厚色黄,俗一名北瓜。”[79](卷十《物产》P30)“南瓜,宜圃作架,又名北瓜,二月种早夏食,迟秋嫩食,老红者重二三十斤,种者多。”[80](卷十六《农产物表》P6)均是南瓜。最奇特的是嘉庆《善化县志》载:“有出自闽粤者曰番薯,一名北瓜,有红白二种。[81](卷二十三《物产》P3)北瓜,(通考)北瓜形如西瓜而小,皮白甚薄,瓤甚红,亦西瓜别种也。”[82](卷十八《物产考》P7)“西瓜,一种色白皮薄名北瓜。”[83](卷二十五《物产志》P5)是打瓜。“道州有金瓜,永明江华谓之北瓜,仅供把玩。”[84](卷七《物产》P7)是观赏南瓜。

在江西,“南瓜,亦名北瓜,一名倭瓜。”[85](卷十《土产》P12)“倭瓜,俗呼北瓜,亦呼南瓜,圆扁有棱,老而微黄,形色皆似金瓜,大者重十余斤。”[86](卷五十六《风土志》P12)南瓜,俗呼北瓜,又名番瓠,种出南番,转入闽浙,今处处有之。[87](卷五《物产》P10)总之“南瓜,一名北瓜[88](卷一《物产》P24)的情况在江西较多。个别情况如“北瓜,一名金瓜,可玩不可食”[89](卷一《土产》P1)是观赏南瓜。在安徽,“北瓜。南瓜安庆呼为北瓜,按,南瓜以出于南番故名,今呼为北瓜殊失其本矣,青阳亦呼为北瓜,北读读如笔。”[90](方言考 卷三《释植物》P23)“南瓜,俗呼北瓜,有二种,一种老则起棱,一种无棱。”[91](卷三《物产》P3)倭瓜黟人谓之北瓜,而北人谓之南瓜。[92](卷三《物产》P11)北瓜,俗名窝瓜,可煮食,形类南瓜,县地园圃及瓜地棉花芝麻地皆杂种之,其收甚丰,为农人重要食品。”[93](卷八《物产》P24)在安徽同样主指南瓜。“北瓜,即番瓜也,皮似南瓜,有圆长二种。”[94](卷六《物产》P58)“番瓜,红黄色者名南瓜,青绿色者名北瓜。”[95](卷二十二《物产志》P5)当是南瓜或笋瓜。

Cucurbita pepo L.var. kintoga Makino.),也可能是南瓜、冬瓜、打瓜(瓜子瓜)的别名或西瓜的一个品种名。[1]本文在俞先生文章的基础上对“北瓜”进行进一步考释,对“北瓜”的来龙去脉、指代不同瓜类的地理分布等问题进行考释。

一、“北瓜”在古籍中的记载

根据俞先生阐述,似乎“北瓜”指代具体哪种瓜类并无规律可循,而且除了指代冬瓜的情况做了说明“流传很不普遍”,似乎其他情况的概率是均等的。那么“北瓜”指什么瓜的情况最多呢?空间分布又是怎么样?在先生阐述之外,还会不会指代其他的瓜类?

首先就基本概念作一些阐述。南瓜属的栽培种有5个,在全世界主要栽培的、又引入我国的主要是南瓜(Cucurbita moschata,Duch.,中国南瓜)、笋瓜Cucurbita maxima Duch ex Lam.印度南瓜)和西葫芦Cucurbitapepo L.美洲南瓜),以南瓜在我国的栽培面积最大。西葫芦的一种变种,观赏南瓜Cucurbita pepo L.var. kintoga Makino.),又称桃南瓜、红南瓜、看瓜、香炉瓜、鼎足瓜,也有称之为金瓜的,如《清稗类钞》载:“金瓜为蔬类植物,秋结实,形扁圆,色赤,亦名北瓜。”[2](P27)先生称之为现代科学分类上的北瓜,虽也有食用价值,但在古代观赏价值更高,本文通称为“观赏南瓜”。

早在清初张履祥的《补农书》中就指出“南瓜形扁,北瓜形长,盖同类也。”[3](P36)《汝南圃史》又载:“南瓜,红皮如丹枫色;北瓜,青皮如碧苔色”[4],以上两部古籍中的“北瓜”指的应该是南瓜的青皮品种或南瓜属的笋瓜,可能更多指前者。吴其濬的《植物名实图考》就是把“北瓜”放在南瓜的条目下:“北瓜有水、面二种,形色各异”[5](P126),显然是将“北瓜”作为南瓜的一个品种。汪绂的《医林纂要》:“南瓜,甘酸温。种自南蕃,故名。又曰蕃瓜,或讹北瓜。”[6]鲍相璈的《验方新编》:“南瓜,北人呼为倭瓜,江苏等处有呼为北瓜者。”[7](P570)汪绂和鲍相璈干脆认为“北瓜”就是南瓜。经利彬先生认为:“北省所指北瓜,疑即本种光皮品种,记通称之倭瓜,多属绉皮品种也。”[8](P21)叶静渊先生也认为:“有的地方志中南瓜、北瓜一二名并列,似乎是分别用来指南瓜的不同品种。”[9](P221)在近现代“北瓜”作为南瓜的别称也非常普遍,齐如山先生在《华北的农村》中介绍北瓜的第一句就是“北瓜亦曰倭瓜,古人称之为南瓜,乡间则普遍名曰北瓜”[10](P236),根据该书下文对“北瓜”的详细介绍也确是南瓜。但是《群芳谱》对“北瓜”的记载:“北瓜,形如西瓜而小,皮色白,甚薄,瓤甚红,子亦如西瓜而微小狭长,味甚甘美,与西瓜同时,想亦西瓜别种也。[11](P125)虽然附录在西瓜条目下,根据性状描写,但是该北瓜除了是西瓜的特殊品种打瓜之外,亦有可能是南瓜。总体上,除方志以外的其他古籍中“北瓜”作为南瓜的别称是较多的。

以上通过一些本草类、医书、农书的古籍记载似乎“北瓜”就是指南瓜。俞先生认为“从地方志材料看,这个别名主要流传在江西一带,据说江西有些地方至今仍把南瓜叫做北瓜。”[1]笔者最近在江西参加会议,与江西的诸位交流后确是今天江西仍有把南瓜称为“北瓜”的情况,有与会专家还特别指出在湖南部分地区亦有将南瓜称之为“北瓜”情况。结合笔者前文对资料的发掘,“北瓜”指代南瓜的情况在全国应该不是少数,不只在俞先生指出的江西、浙江,在很多省份,尤其是在北方地区,南瓜都被称为“北瓜”。

在方志中的情况又是如何?下面分地区阐述方志中记载“北瓜”的情况,但如果记载只有“北瓜”二字或叙述不详细则不再赘述,因为单凭名称或简单介绍无法判定“北瓜”具体所指。如果类似叙述记载颇多的话,笔者选取有代表性的阐述。

东北地区。在黑龙江,“角瓜俗名西葫芦又名北瓜,形长圆,嫩时可炖食,亦可切条晒干作冬季食品,名曰西葫芦条,老则皮硬,不宜作蔬矣。”[12](P299)吉林,“北瓜,一名倭瓜,蔓生,形类哈密,种自倭国来故名,长白此瓜最多,食用与南瓜同。”[13](卷五《物产》P4)在辽宁,“窝瓜,形似南瓜而实无纵沟,一名北瓜,种出东洋,今为常蔬。[14](卷九《物产》P46)可能是南瓜的品种之一,也可能是笋瓜。西葫芦,包括其变种搅瓜,都有专门的记载,而且和南瓜、笋瓜相比差别较大,除非如黑龙江一样专门说明,否则一般“北瓜”不会是西葫芦。

民国《朝阳县志》专门记载“南瓜,本作番瓜,结实形横圆竖扁而色黄者为南瓜,形似葫芦而色黑绿者为番瓜,其实一圃之中种形互出,农家亦未常强为区别也,今土人概称之为倭瓜,其一种色红者亦成为南瓜,止采以供玩不可食,南人谓之北瓜。”[15](卷二十七《物产》P5)南瓜拥有丰富的基因库,因此“一圃之中种形互出”,在东北地区如无特别说明,“北瓜”作为南瓜代称的可能性还是比较高的。而那种“止采以供玩不可食,南人谓之北瓜”的“北瓜”就是我们之前说的观赏南瓜。总之,“北瓜”在东北地区主要指南瓜属,尤其是南瓜。

华北地区。在河北,“金瓜。按,不可食。形圆而扁,亦有纯圆者,秋深则老色赤。探作盆供,可耐久,宛平志北瓜即此。”[16](卷五十《物产》P8)“倭瓜,一名北瓜,不可食。”[17](卷八《物产》P6)以上“北瓜”指的是西葫芦的变种观赏南瓜,在河北该情况比较少见。尤其需要注意的是乾隆《满城县志》载:“北瓜,形味似西瓜,色柳黄。”[18](卷三《土产志》P11)这里的“北瓜”并不是西瓜的变种,仍是观赏南瓜。所以在方志中“北瓜”是否指代过西瓜,是一个不明确的问题,很可能因为观赏南瓜与西瓜相似而将二者混淆,先生列举的方志例子中的记载也多是含糊不清的,并没有明确说明“北瓜”就是西瓜的别称。

倭瓜亦南瓜之类,或名北瓜,群芳谱云倭瓜皮白瓤红。[19](卷二十二《物产篇》P11)北瓜亦宜炒肉食,俱不如倭瓜之大而肥也。[20](卷四《方产》P6)北瓜,即倭瓜,似南瓜而形长,圆扁不一,熟食面腻适口。”[21](卷二《物产》P57)上述“北瓜”可能是南瓜的别种也可能是笋瓜。又如今案南瓜北人称倭瓜,或名北瓜,以其种出倭国故名。群芳谱云倭瓜皮白瓤红,然倭瓜生时青熟时黄,亦有多种。[22](卷十八《庶物》P14)“南瓜,亦名倭瓜,可为蔬并可饱贫人以代饭,邑人呼为北瓜。”[23](卷五《物产》P16)“北瓜,一名倭瓜、南瓜,形长圆扁不一,大有重二十余斤者,可作饭菜。”[24](卷十下《土宜物产考》P5)南北瓜,亦名倭瓜,可为蔬,并可饱贫人,以之代饭故俗曰饭瓜。诗所谓七月食瓜食我农夫是也。按,俗以色白而圆者为南瓜,老而色红黄者为北瓜,或长或圆种种不一。”[25](卷五《物产》P49)类似记载非常之多,在河北“北瓜”几乎是南瓜的代名词。

在山东,“北瓜,形分长圆扁圆,色分青白。”[26](卷二《物产》P44)北瓜,俗称蒲瓜,亦南瓜之一种,形状类南瓜,惟皮色有淡绿花纹,可煮食,子亦为食品。[27](卷十三《物产》P25)上述“北瓜”可能是南瓜的别种也可能是笋瓜。“金瓜,亦名北瓜,形扁圆赤色,秋季结实;可供食品,农家常用之;此种植于野地以能供饱食,种者较多。”[28](卷二《实业》P22)倭瓜,按北瓜、番瓜、倭瓜即一种,或以扁者为番瓜,长者为倭瓜,旧志北瓜倭瓜并载,今仍之以正其误。[29](卷一《物产》P32)北瓜,形色各异,有水面二种,土人家家种之,味胜金瓜。[30](卷四《物产》P3)以上“北瓜”只是南瓜。

在河南,“北瓜,与西瓜味同,色白而形长。[31](卷二《方物》P30)北瓜,与西瓜同,惟形长如枕,甘美异常。[32](卷一《物产志》P57)北瓜,形色味俱似西瓜,但食时以拳击之,俗名打瓜。[33](卷一《土产》P17)“北瓜”的确是西瓜的一个品种名,但其实就是打瓜,而且记载并不多。“倭瓜,俗名南瓜,深州风土记以北瓜为倭瓜,并非王象晋群芳谱云形如西瓜而小,皮色白瓤甚红,亦非此种。[34](卷七《物产志》P8)南瓜,一名倭瓜,又名北瓜。[35](卷十二《物产》P1)这里的“北瓜”是指南瓜。

在山西,“西葫芦,实之纹理如南瓜而色深绿,形如枕而不甚巨,俗呼为北瓜。”[36](卷二《物产》P23)“中瓜,平定谓之东瓜,或称北瓜,太原谓之西葫芦,有圆长之别。”[37](卷十《物产》P7)指的自然是西葫芦。“北瓜,即南瓜也。有长形扁形两种,长者质粗而味甘,扁者质细而较面,本地所种多系扁形,田家无不有之。”[38](卷三《物产略》P7)“北瓜,圆大有瓣,可做羹。”[39](卷一《物产》P29)指的是南瓜。“南瓜北瓜为大宗,种者亦随地气候而异,东乡最宜南瓜不宜北瓜,西南乡最宜北瓜不宜南瓜,由上最宜北瓜。”[40](卷三《物产略》P3)“北瓜,碧绿色南瓜之属,俗呼为今名,较南瓜无膻气。”[41](卷一《物产》P48)上述“北瓜”可能是南瓜的别种也可能是笋瓜。总之,“北瓜”在华北地区主要指南瓜,其次是笋瓜,西葫芦和打瓜的情况较少。

西北地区。在陕西,“北瓜,皮瓤子俱白,味甘美。”[42](卷五《物产》P11)应该是笋瓜。“北瓜,俗呼番瓜,圆长斑黑不一,味亦少殊。”[43](卷二《方产》P8)“南瓜,形色味俱不一,斑者曰番瓜,黑者曰北瓜。”[44](卷一《物产》P21)“南瓜,亦呼北瓜,全境均产之。”[45](卷五《物产》P3)“南瓜,青蔓圆叶红实圆大熟而黄,又名北瓜。”[46](卷三《物产录》P9)以上“北瓜”均为南瓜。

在甘肃、宁夏,“北瓜,俗名麦子瓜,味与西瓜同而形较小,子如麦粒,或谓其种自西洋来,故又名洋瓜,近数年来我县四埧多种之。”[47](卷一《物产》P17)“北瓜,俗名胎里红,味与西瓜同而形较小,皮有青白二色。”[48](卷三《物产》P11)“北瓜,俗名麦子瓜,又名梨瓜,子味与甜瓜同而较小,皮有青绿二色甚薄,瓤似朱砂,子如麦粒。续通志,北瓜形如西瓜而小,皮薄瓤红,较西瓜微小,狭长味甘美。”[49](卷六《物产》P10)与《群芳谱》中“北瓜”有相似之处,疑似南瓜或打瓜。“南瓜……形色味俱不一,斑者曰蕃瓜,黑者曰北瓜。”[50](卷十一《物产》P7)中的“北瓜”则是南瓜。总之,西北地区的“北瓜”主要是南瓜或打瓜。

西南地区。在四川,“北瓜,一名金瓜。又名京瓜,形似南瓜而秀,色金红……可供玩具。”[51](卷四《物产》P89)“金瓜,色美足供玩好,不可食,体扁圆而赤,亦名北瓜。”[52](卷七《物产表》P5)是观赏南瓜。“南瓜,俗名番瓜、胡瓜,一种形长者又名北瓜。”[53](卷三《物产》P49)“南瓜……又有形长而色白者曰北瓜。”是南瓜或笋瓜。[54](卷十八《物产志》P75)“南瓜……俗名北瓜,一名倭瓜,其子炒食极香。”[55](卷十《物产》P7)专指南瓜。“子瓜,一名北瓜,形如西瓜而略小,子小於西瓜而较多味甚长,土人每种之以取其子。”[56](卷四十《物产》P8)则指打瓜。

在云南,“金瓜,一名北瓜,秋结实,形扁圆色赤或青。”[57](卷三《物产》P35)应是南瓜。在贵州,“北瓜。大如琖。圆而扁。色红。郡人以为案头清供。[58](卷四十三《土产》P20)当是观赏南瓜。在广西,“北瓜”的记载寥寥无几,且只有名称而已。总之,在西南地区,“北瓜”出现频率不高,或是指南瓜或是笋瓜或是观赏南瓜或是打瓜,以南瓜和观赏南瓜居多。

东南地区。在江苏,俞先生提到的冬瓜误读作“北瓜”的情况是《民国江苏通志方物考稿(中)》的编者自己的推测,民国《泗阳志》真正的记载是:“北瓜,亦云白瓜,茎叶结实亦类冬瓜,惟皮色白耳。”[59](卷十九《物产》P4)《泗阳志》中的“北瓜”实际上是笋瓜,夏纬瑛先生也认为笋瓜“皮之色白者,俗亦呼为‘白南瓜’,若省去‘南’字,即是‘白瓜’,‘白瓜’可以因方言而读作‘北瓜’。”[60](P269)“北瓜,深州记一名倭瓜,皮甚滑薄,各色纯驳不一。”[61](卷二十四《物产》P5)可能是南瓜或观赏南瓜。“北瓜,形稍长蒂尖,乡人名饭瓜。”[62](卷十一《食货志》P4)“南瓜……此瓜南北皆谓之北瓜……南北二瓜名称似宜互易。”[63](卷十七《物产一》P12)则是南瓜。

北瓜,南瓜之变种,或尖嘴如桃,或白色而起疣,或瓜黄而生三白足如鼎式。”[64](卷十八《物产志》P20)“北瓜,形小经冬色红,间翠斑甚佳,可供玩不可食。”[65](卷三《土产》P3)“北瓜 蔓生,春种秋熟色橙黄,如扁形之南瓜而小,周围有陷下之沟棱,正圆有四趾隆起,未熟时以小刀刻其皮作画,熟则凸起,至老摘下供玩好。”[66](卷五《物产》P21)以上均是观赏南瓜。总之,在江苏南瓜与北瓜还是分的比较清楚的。如同记载“南瓜俗称番瓜亦名饭瓜。似南瓜而小者名北瓜,其形微扁,色赤可玩。”[67](卷一《物产记》P37)“北瓜”在江苏也主要指观赏南瓜。

在浙江,“南瓜,又名北瓜,形长圆或扁圆,嫩时色绿老则朱红,俗人晒干以制酱豉。”[68](卷三《物产》P21)“南瓜其形如小盒皮麤绉,色朱者曰北瓜。”[69](卷十九《土物》P27)均为南瓜。“南瓜……其皮色碧绿而光圆者名北瓜,结实胜土瓜,一本得十余颗。”[70](卷十二《物产考》P14)或为南瓜或笋瓜。光绪《定海厅志》的这个记载:“北瓜,形如南瓜而小,色赤,人不食之(新纂),又一种形如西瓜味甘美亦名北瓜盖西瓜之别种也(群芳谱)。”[71](卷二十四《物产志》P10)是俞先生引用的史料,但是原文也标出是转引自《群芳谱》,所以无法说明是西瓜的别种。“北瓜,湖雅曰金瓜即北瓜,形如番瓜而扁赤黄色,盆供为玩,颇耐久不可食。按群芳谱所谓形如西瓜味甚甘美者,恐非今之北瓜。”[72](卷二十八《物产》P11)“北瓜,仅可供品不可食。”[73](卷一《物产》P25)类似记载在浙江还有很多,说明浙江“北瓜”也主指观赏南瓜。

在福建、台湾,“番瓜,种出南番,故名番瓜,又名南瓜。形如壶卢者,名北瓜。黄色者,又名金瓜。”[74](P123)按记载所说“北瓜”只是壶卢形南瓜。广东、海南方志中没有出现过“北瓜”,但却出现了“朱瓜”指观赏南瓜,这里不再赘述。总之,东南地区的“北瓜”以作为观赏南瓜的代称为主。

中南地区。在湖北,“金瓜即北瓜,可为盆玩,最耐久,不堪食。[75](卷三《物产》P18)北瓜即金瓜,可作供玩。[76](卷四《物产》P71)即是观赏南瓜。“南瓜俗呼北瓜。”[77](卷四《物产》P54)则是南瓜。在湖南,“南瓜,即北瓜,有数种。”[78](卷二《物产》P34)“南瓜,本草四月生苗,结瓜肉厚色黄,俗一名北瓜。”[79](卷十《物产》P30)“南瓜,宜圃作架,又名北瓜,二月种早夏食,迟秋嫩食,老红者重二三十斤,种者多。”[80](卷十六《农产物表》P6)均是南瓜。最奇特的是嘉庆《善化县志》载:“有出自闽粤者曰番薯,一名北瓜,有红白二种。[81](卷二十三《物产》P3)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