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一针治牙痛,不找合谷也有效

 shiping2008 2016-08-28

   导读

牙痛是临床常见的疼痛症状,多因牙齿和牙周局部组织疾患所引起。一般分为火牙痛和虫牙痛两大类,火牙痛又分为风火牙痛、胃火牙痛、虚火牙痛三种,虫牙痛即龋齿牙痛。中医学认为“齿为骨之余,龈为胃之络”,所以牙龈肿痛多属胃火应清胃,牙齿松动而痛多属虚火应滋阴。从经络学角度看,手阳明大肠经入下齿中,足阳明胃经入上齿中,所以下牙痛多取大肠经穴位,上牙痛多取胃经穴







NO.1

翳风


治疗风火牙痛。

风火牙痛的特点是牙痛遇风发作或加重,遇冷痛减,受热加重,或伴恶寒发热等症状,多见于急性牙髓炎与根尖周炎初期。

用翳风治风火牙痛是从著名针灸专家彭静山教授《针灸秘验》一书中发现的,用于临床,常用针如止痛之效。究其理,翳风属三焦经穴,针之可泻三焦之火,又是祛风要穴,针治牙痛可直达病所,所以对风火牙痛有良效。

翳风是三焦经的第17个穴位,在耳朵后下方,耳垂后方的凹陷中。





NO.2

内庭

治疗胃火牙痛。

胃火牙痛的特点是疼痛剧烈,牙龈红肿,可伴有口渴、口臭、尿黄、便秘、舌苔黄腻等胃热症状,多见于冠周炎、化脓性根尖周炎。

内庭是足阳明胃经的荥穴,性擅清热,又按五腧穴生克补泻法,胃经实证当取历兑,因历兑浅不好用手法,所以根据“泻井当泻荥”的原则,改用内庭,针时用泻法。此穴对多数胃火牙痛有效,若胃火较甚,可加刺下关,颊车等穴,加服清胃散等清热泻火解毒中药,标本兼治。同时应嘱禁食辛辣、牛羊肉等性温助火之品。

内庭是足阳明胃经的第44个穴位,位于足背第二三趾间缝纹赤白肉际处。





NO.3

太溪

治疗虚火牙痛。

虚火牙痛的特点是牙齿隐隐作痛,程度较轻,午后或夜间或性生活后可能加重,牙龈多不红肿,常出现牙齿松动、咬物无力或牙龈出血。可伴有腰膝酸软、口干咽燥、舌红少苔、脉细数等阴虚火旺症状。多见于老年人慢性牙周病,但年轻人患虚火牙痛者也时见。

齿为骨之余,肾主骨,所以牙齿疼痛多属肾阴不足,虚火上炎。年老体虚、素体禀赋不足或房劳纵欲过度等,均可导致本病。太溪穴位于内踝与跟腱之间的凹陷中,别名吕细,是肾的原穴,有补肾阴,降虚火之功,故虚火牙痛用之最宜。如《通玄指要赋》说:“牙齿痛,吕细堪治。”针刺时,一般采取双侧用补法。肾虚者太溪穴处外观多呈凹陷,按之虚软,针后针孔也呈凹陷

不少不少虚火牙痛是酉时(下午5~7点)发作或加重,可于发作前针太溪,往往针后牙痛不再发作,继针数次,不在复发。





NO.4

偏历

治疗各种牙痛,尤其是龋齿牙痛,用其他穴位不效时,此穴往往有效。

《灵枢-经脉第十》载:“手阳明之别,名曰偏历,去腕三寸,别入太阴;其别者......上曲颊偏齿......实则龋聋,虚则齿寒痹隔,取之所别也。”在临床上有意识的使用偏历穴,发现凡是龋齿牙痛的病人在偏历穴处都有条索状物,并有明显压痛,只要用双手拇指代针用力按压在偏历穴处的条索状物,快则数秒,慢则三五分钟,绝大多数患者牙痛即刻缓解或消失。

偏历是手阳明大肠经的第6个穴位,在前臂背面桡侧的下段,阳溪穴和曲池穴的连线上,阳溪穴上三寸。







你是否还在医学理论的迷宫里苦苦徘徊?你是否还在为疑难杂症束手无策?

      大医如道,大道至简,只有找到问题的源头,方可化繁为简!为推动道教医学传承与发展,弘扬道医济世养生之宗旨,传播道家文化身心兼修之要义,玄博道医诚邀有缘人一同朝圣仙山,参悟医道,学习道医秘籍,追寻中华医学之本源。

    【玄博道长】武当太极神针传承人。出生于中医世家,毕业于湖北中医药大学,拜中国道教协会李光富会长为师,修炼道家养生医术,研修武当太极针法。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