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辛甘发散为阳,酸苦涌泄为阴之辩

 正心诚意5 2016-08-29
“辛甘发散为阳,酸苦涌泄为阴。”这句话出自《黄帝内经·素问》第五篇之阴阳应象大论,到现在为止,没有一人给我一个满意的解释,今晨思之良久,偶有心得,记之:
  这句话里面最让人困惑的就是:苦可泄,辛甘可散。酸为什么涌泄?《黄帝内经》说酸主收敛啊,中医药大学课本也说了,你看看拉肚子吃点酸的止住了,这不是收敛住了吗?错!大错特错。咱们看到收敛住拉肚子只是一个外象,不是内在机理。我用苍术也止住泄了,难道我说苍术也是酸味的?有人用四逆散治早泄,四逆散里哪有酸味药?下面我来解开谜底:
  酸主收敛这句话是要放到五行里去理解的,辛主散、酸主收、甘主缓,苦主坚、咸主软,是针对气机循行,升降浮沉的,我们调理气机的时候要用这个理论,如厥阴热化,气机上涌,要用乌梅。
  酸苦涌泄这句话是要用到阴阳里去理解的,大家看这句话的前面两句话:“味厚则泄,薄则通。气薄则发泄,厚则发热。壮火之气衰,少火之气壮,壮火食气,气食少火,壮火散气,少火生气。尤其注意:味厚则泄,薄则通。怎么理解?其实就是从阴阳的角度来解释,经典示人以规矩。很多人理解酸苦涌泄的时候会把他放到五行里去理解,就怎么理解都理解不通。从所谓科学的理解,你喝进味道重的东西身体会有一个应急反应,这个应急反应就是吐,拉,分泌唾液等,大家可以查一下西医资料,酸味是刺激唾液分泌最强的。也就是说,这里只用味重,味淡这组阴阳来理解,不要用酸苦甘辛咸的五行来理解,否则坠入思辨则难以自拔。
  再比如大家经常说:哥们,你口味真重,什么意思?你口味重,和大家不一样,大家不喜欢和你玩,大家都排挤你,排挤不就是“涌泄”吗?
大家再看内经的这篇题目“阴阳应象大论”,就是讨论阴阳的。简单之极。我们把它复杂了。
  另外提醒大家对”泄“这个字的理解,泄,不只是拉肚子,只要可以排除体外的都是泄,味苦是入心的,心是与夏天相通的,夏天要干什么?出汗,出汗要干什么?排毒,你没看现在大街小巷都是汗蒸馆?还说排毒,商人都比咱们学中医的聪明。
  拿麻黄,桂枝做例子,麻黄这味药《神农本草经》明明说是味苦,我就不理解大家为什么总是说辛,今天我再把这个谜给破了,苦者,泄也。辛者,通也。麻黄味苦外泄,桂枝味辛温阳活血利水。学中医的还需要我过多的解释吗?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