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温补还是滋阴?看明末中医学说之争

 托管家有限公司 2016-08-29


 

温补还是滋阴?看明末中医学说之争 

      明末时期,中医思想界,对于病人应主要运用何种方法医治,曾有过两种思想碰撞,即朱丹溪的“阳有余阴不足论”和张景岳的'阳非有余,真阴不足'学说。


      朱丹溪,名震亨,字彦修,义乌(今浙江义乌市)赤岸人。曾倡导滋阴学说,创立丹溪学派,后人将他和刘完素、张从正、李东垣一起,誉为“金元四大医家”。

      朱丹溪的医学成就,主要是“相火论”、“阳有余阴不足论”,创立“阳常有余,阴常不足”的论点,强调保护阴气的得要性,确立“滋阴降火”的治则,倡导滋阴学说及《局方发挥》一书,对杂病创气、血、痰、郁的辨证方面。其他,如恶寒非寒、恶热非热之论,养老、慈幼、茹淡、节饮食、节情欲等论,大都从养阴出发,均对后世有深远的影响。


      而另一大名家,张景岳(1563-1640),又名张介宾,字会卿,别号通一子,明末会稽(今浙江绍兴)人。是明代杰出的医学家,为温补学派的代表人物,学术思想对后世影响很大。


      景岳早年推崇丹溪之学。朱丹溪当时处于《局方》盛行的时代,医者每多滥用辛热燥烈药物而致伤阴劫液,故朱氏以'阳有余阴不足'立论。明代医学界河间、丹溪的火热论相火论占统治地位,更有时医偏执一说,保守成方,不善吸取精华,反而滥用寒凉,多致滋腻伤脾苦寒败胃,成为医学界的时弊。


      而景岳在多年丰富临床实践中,逐渐摈弃朱氏学说,力主温补。特别针对朱丹溪之'阳有余阴不足'创立'阳非有余,真阴不足'的学说,创制了许多著名的补肾方剂。


      然而,近现代,随着生活方式、饮食习惯的丰富,单一的医治方式,是不能够满足广大老百姓的需求的,所以,为了得到更好的治疗效果,就需要对药方进行传承创新。

      针对张景岳创制的补肾方剂、丹溪的思想,再结合自身曾作为御药房供奉的“同仁堂”技艺沉淀,南京同仁堂特创出源自宋、元、明三朝经典古方的补肾佳品肾宝颗粒。它是在《丹溪心法》收载的补阳经典方--“五子衍宗丸”、《景岳全书》收载的滋阴基础方--“五福饮”,以及《和剂局方》收载的补气基础方--“四君子汤”基础上加减方而得,尤其加入淫羊藿、胡芦巴、肉苁蓉、何首乌等温阳益精之品之后,肾宝颗粒用于补回肾透支,以及在房事后补肾的效果更好。


      结合经典古方,创新创造良品是南京同仁堂一直以来的坚持,“光大国药精粹,造福百姓苍生”更是不变的追求,南京同仁堂将永远以精湛的产品与服务为广大老百姓带来健康与幸福。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