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危害指南系列2-组胺危害及控制

 薪满亿足 2016-08-29

危害分析是食安管理基本方法与工具,食安控制措施的针对性、合理性、科学性需要以危害分析为前提。而危害分析需要以逻辑性和专业性为基础,逻辑性可以通过培训交流、自我锻炼掌握运用,而专业性需要知识经验、危害指南、验证数据等支持。其中,危害指南信息能够对危害分析起到很大的帮助。但限于各种原因,危害指南信息往往不易收集和持续更新。
有鉴于此,食品580收集整理了一批危害指南相关信息,将陆续推出,希望有助于相关的HACCP小组深入开展危害分析工作。

组胺危害及控制


组胺(鲭鱼毒素)是个啥?
  • 组胺

-白色晶体,

-熔点83~84℃

-沸点209~210℃2.4千帕,18毫米汞柱)

-溶于水和乙醇。

  • 毒素特点:无法通过加热或罐藏杀菌而被破坏

  • 产生鲭鱼毒素的鱼类:组氨酸天然含量较高的鱼种

-Mackerel 鲭鱼(鲐鱼)

-Tuna 金枪鱼

-Sardine 沙丁鱼

-Lan fish 兰鱼

鲭鱼毒素怎么生成的?

  • 对于组胺脱羧酶:

1、不论细菌是否存活,只要存在组氨酸脱羧酶,鱼体内仍能不断形成组胺。

2、组氨酸脱羧酶在接近冷藏时仍有活力,在冷冻状态下还可能保持活性。 

3、解冻后组氨酸脱羧酶可迅速恢复活性

  • 可产生组胺脱羧酶的细菌:

-Morgan's Proteus 摩根氏变形杆菌 

-Colorless histamine 组胺无色杆菌 

-Hemolytic E. coli 溶血性大肠杆菌

-Salmonella  沙门氏菌

-Streptococcus 链球菌 

-Staphylococcus  葡萄球菌

  • 对于可产生组胺脱羧酶的细菌:

1、普遍存在于盐水环境

2、一般存在于鱼的腮和内脏(肠)

3、取出内脏和腮可降低但不能消除细菌数量

4、不卫生条件加工,细菌扩散到鱼肉加速鱼肉组胺形成

5、可在较宽的温度范围生长并产生组胺,32℃生长特别快

6、许多产生组胺的细菌是兼性厌氧生物,能够在缺氧的环境下生长,因此减氧包装不能抑制组胺的形成。(如真空包装等)

鲭鱼毒素的控制

船上捕获鱼类进入冷媒以防止组胺形成的最长推荐时间   

表1  鲭鱼毒素控制(捕捞船控制)

水温和空气温度,℃

从以下情况到将鱼放入4.4℃

以下冷藏的最长时间,h

水温 a

空气温度 b

从鱼死亡或估计的

最早死亡时间开始

从捕捞上船后开始

未去脏

鱼类

a>18.3/65℉

b>28.3/83℉

6

---

a>28.3

任何

6

---

18.3<a≤28.3

b≤28.3

9

---

a≤18.3※

b>28.3

---

6

a≤18.3※

b≤28.3

---

9

船上冷藏

前已去脏

鱼类

a>18.3

任何

12

---

a≤18.3※

任何

---

12

※ 建议水温18.3℃或以下时,鱼类暴露时间控制≤24h。


表2  鲭鱼毒素控制(加工控制)

所暴露的环境温度(℃)

高于4.4℃环境下的最大暴露时间(h)

新鲜鱼

(未经热处理

或预冷冻)

预冷冻鱼,

或经热处理鱼

(已暴露于再污染可能)

暴露过程存在>21.1的情况

≤4

≤12

整个暴露过程≤21.1

≤8

≤24

组胺的检测

检测要点:

  • 感官检验:评定鱼体有无腐败味—如筛选

  • 化学分析:组胺含量不得超过50ppm

  • 组胺检测的不确定性

取样:

鱼腰身的前下部分为大型鱼类组胺检验样本的最佳采集位置。


取样量:

  • 感官检验

每批原料,每个鱼种,代表性抽取至少118条

组胺差别大,应多抽

对于冻品,钻孔法取样,选择钻孔部位温度升高鱼肉

  • 组胺检测

接收时:每批原料,每个鱼种,代表性抽取至少18条

纠偏时:每批原料,每个鱼种,代表性抽取至少60条

加严方法:样品合并(按加严比例,如50ppm到17ppm,每3条并样共6个混样)

  • 鱼体温度检测

每吨至少1条(批大等于10吨),总数至少12条

每1000磅至少1条(每批小于10吨),总数至少12条

全部检验(每批小于12条时)

分析及控制

判断潜在危害是否显著

  • 该步骤可能引入不安全水平的组胺吗?(原料鱼中存在不安全水平吗?)·该步骤会形成不安全水平的组胺吗?

  • 该步骤能否将不安全水平的组胺消除或降低至可接受水平?

  • 预期用途

关键控制点

  • 如果在接收原料这一步骤,鲭鱼毒素的形成是显著危害,则应判定接收原料步骤为CCP。

  • 如果鲭鱼毒素的形成在一个或多个加工步骤中是显著危害,则应将这一个或多个步骤确定为CCP。

  • 如果鲭鱼毒素的形成在原料、半成品或成品的储存阶段是显著危害,则应将贮存确定为CCP。

建立控制策略


控制策略

初级加工者

次级加工者

捕捞船控制



组胺检测


运输控制

加工控制

贮存控制

希望以上内容对您有所帮助!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