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最新】新学期本市小学全面推行“等第制”评价!2017年学区和集团办学覆盖面将近50%

 也无风雨18 2016-08-29


全市中小学生即将迎来新一学年。今天上午,上海市教委举行新闻通气会。会上传出消息,新学期本市小学全面推行“等第制”评价,同时,2017年学区和集团办学覆盖面将近50%。详情看过来:




新学期本市小学全面推行“等第制”评价


全市中小学即将迎来新学年,孩子又长了一个年级。2016学年,对于小学中高年级的学生来说,将有一个非常重大的改变!除了原先一二年级采取“等第制”评价外,从本学期开始,小学三四五中高年级也将推行这一评价方式,这标志着上海将全面推行小学“等第制”评价。

 

“书写时的专注程度”

“簿本整洁情况”

“阅读中是否富有感情”

“阅读书籍的情况怎样”

“数学学科能否用自己的语言口述数量关系”

“参与国际音标情况如何”

“能否在交流中辨析英语词义”

……

 

这些语数外学科的“等第制”评价标准,从新学期开始,都将在小学中高年段施行。在今天上午举行的市教委新闻通气会上,发布了小学中高年级语文、数学、英语三门学科基于课程标准的评价指南。

 

为什么在小学中高年级也推行“等第制”评价?

 

一直以来,市教委都在探索建立真正适合小学生身心发展的评价方式,上海从2013年起在小学一、二年级实行基于课程标准的“等第制”评价,其主要特征是不进行书面考试、不用分数评价、不排名等。数据表明,“等第制”评价与学生学习状态呈显著正相关。

 

而在中高年级段采用的多是纸笔测试和百分制评价,分数成为学生现有成果的一个检测,但也存在着不少局限和弊端。一些学生因为没有得到100分而丧失信心。新的“等第制”评价标准能让学生看到自己的优势和短板,促进学习。既然在低年级段已经取得成效,教育部门决定在小学全学段推行,改革的成效向高年段延伸。

  

“等第制”有没有比例?

 

“等第制”评价是一种标准参照,不是说把孩子放在班级中进行比较,如果学生都达到课程标准,都可以是优秀。

 

推行“等第制”的好处?

 

小学中高年段非常注重学生内在学习习惯的养成。评价伴随在日常教学过程中,伴随在每一堂课中。通过分项、等第评价进行表达,比如学生学习兴趣是不是浓厚,学习习惯是不是良好,帮助孩子和老师清晰地看到孩子长处,潜能和不足,更有针对性。


评价的方式有“优秀”、“良好”、“合格”、“需努力”。避免“分分计较”,并且要求老师附上有针对性的评语,以便学生更好地去改进。

 


 

基于课程标准评价指南正在推进中


2015年以来,上海市教育委员会教学研究室牵头研制小学中高年段语文、数学、英语等三门学科的基于课程标准评价指南,以及小学低年段品德与社会、自然、音乐、美术、体育与健身等五门学科的基于课程标准评价指南。日前,评价指南已正式发布并发放至各区、各学校,相关培训与推进工作正在有序进行中。

 

小学中高年段“等第制”评价强调以课程标准为基本依据,突出为了改进学习的评价,倡导评价的校本化实施。

 


各学科“等第制”评价从“学习兴趣”“学习习惯”和“学习成果”三个维度展开。其中:


语数外三门学科评价内容


语文学科

评价内容包括“识字与写字”“阅读”“表达”三个方面



数学学科

评价内容包括“数与运算”“方程与代数”“图形与几何”“数据整理与概率统计”四个方面


英语学科

评价内容包括“语音”“词汇”“词法”“句法”“语篇”五个方面。



本市小学“等第制”评价特点:


一、以上海市中小学各学科课程标准为依据,体现不同年级学生在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方面的基本要求;


二、从“重分数”转向“重素养”,关注学业水平的同时关注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和良好习惯养成;


三、强调寓评价于教学过程中,注重“学评一体”;


四、以“分项评价”“等第+评语”的方式发挥评价对学生学习的诊断和改进作用。



评价是教育改革中的“硬骨头”,在推行小学“等第制”评价的过程中,市、区两级教研部门将开展多层面、多途径的传导式培训,帮助教师进一步正确认识“等第制”评价;同时,整合各方资源继续开展研究,鼓励与支持学校和教师积极探索,形成多元的“等第制”评价实践模式。




2017年学区和集团办学覆盖面将近50%

今年10月可查电子版地图


2014年,上海市教委就公布了推行学区化集团化办学“三步走”的时间表和路线图。在徐汇、杨浦、闸北、金山“先行先试”探路基础上,2015年以来,全市各个区县“全面推进”学区化集团化办学。


截止目前,全市实际运行的带有学区或集团性质的办学联合体达128个,覆盖学校653所(去除共有学校),约占本市义务教育阶段学校总数的46.2%,提前完成了年度覆盖义务教育阶段学校总数40%的目标。到2017年,学区和集团化覆盖面将达到约50%。


另众多家长更关心的是,2016学年,还将有一批新的学区和集团组建或运行。市教委制作了“上海市学区化集团化办学地图”,呈现全市各区县学区和集团及其成员校的地理分布及相关信息。并且正在研制可查询版的地图,今年10月将可一键查询,便于家长查询家门口的学区和集团。

 



今年民办小学新生占6.1%,

民办初中新生占11.6%

绝大多数家长选择就近免试入学


你的家门口,在未来一两年,会有新的学区和集团运行吗?在详细展开之前,让我们先结合这几年的中小学新生入学数据,一起来判断下你的选择是否理性?

 

根据2016年上海市义务教育入学报名系统数据显示,全市小学适龄入学儿童人数约16万,其中民办小学录取9780人,占6.1%;民办初中录取16921人,占初中六年级新生总数的11.6%。绝大多数家长选择免试就近入学对口公办中小学。

 

数据显示,2016年民办小学报名录取比例平均为3.3:1,2015年为4:1;2016年民办初中报名录取比例平均为1.7:1,2015年为3:1;民办小学只选择本区内学校的占报名总人数84.9%,家长对民办学校的选择渐趋理性。

 

看到这些数据,不少家长会感慨,原来上半年“闹”得轰轰烈烈的民办学校报考,涉及的是并不高的比例,绝大多部分的家长还是给孩子选择了家门口免试入学的公办小学。这几年,家长为孩子报考民办校不再趋之如骛,即便是报考民办,跨区报名的现象也并不多,家长的想法更趋向理性和实际。


这些现象产生的原因是什么?我们欣喜地发现,随着学区化和集团化办学的推进,促进了办学体内学校教育质量的整体提升,“家门口的好学校”日益增多,家长用不着舍近求远,在家门口的公办学校,同样能享受“名校”优秀教育资源的辐射效应,而且这样的学校正越来越多,从而让民办中小学报名热度有所下降。


学区和集团办学

更加重视优质师资和课程共建共享

 

上海市教委特别强调加强学区和集团的内涵建设,着力提升学区和集团内每一所学校的办学水平,特别是要加强先进办学理念辐射、骨干教师柔性流动、教育教学资源共享、设施设备场地共用、学校办学文化生成。

 

(一)各区县在推进过程中,也加大对学区和集团内涵建设的支持。

 

比如静安区根据区域发展布局和定位,因校制宜,构建了“一体多校”、“多校一体”“名校+新校”“大社区+小片区”“城乡一体”“委托管理”等多种不同的实践模式。

 

杨浦区建立教育集团“教师流动蓄水池”,由区教育局统一招聘和培训,2016年出台集团内教师流动政策,凡男55周岁、女50周岁以下的集团内学校在编在岗教师,均应参加教师流动,集团内每学年教师流动的比例不低于符合流动条件教师总数的8%,其中骨干教师比例应不低于流动总数的15%;杨浦区还探索引入第三方,采取问卷、访谈等方法,对集团化办学的相关利益方,如校长、教师、学生和家长进行调查,收集相关数据和事实,重点考察校际间的均衡程度和集团总体的优质程度,以及校际间互动程度、教师、学生和家长的知晓度和满意度。

 

(二)各学区和集团在做好章程制定、制度建设等方面的同时,非常重视教师流动和课程共建共享。

 

杨浦区控江二小教育集团以“骨干交流”为抓手,建立了“骨干交流、校际互动”的教师柔性流动机制,以控二小学为核心,通过“支教、跟教、带教、走教”四教并举的形式,让优秀教师成为集团各成员校的公共资源,真正做到了优质资源共用。

 

该校2016年启动第二轮教师流动方案,采用“共性交流与差异互补”的方式有针对性的流动,每校选派5位参与流动的学科教师,根据各校教师的短缺与剩余进行互补,并且积极探索集团内各成员校的特色教师跨校兼课、跨校师徒结对的运行机制。

 

金山区朱泾小学学区聚焦“课堂教学、特色活动及特色课程建设”,探索学区课程互动共融模式,实施学区联合教研制,组建学区语数英学科组,开展主题式教研活动;实施学区活动融入制,让学生走出校门,走进学区课程与活动;聚焦各校课程建设的优势点、需求点,作为提升课程品质的生发点,开展共建共享研究,使各校的课程建设产生连锁反应。

 

浦东新区张江学区形成了“科技课程超市”,将成员学校和集成电路科技馆提供的科技类特色课程资料,编汇成了《“课程超市”——张江学区课程共享册(第一辑)》,各校可以自由选择课程进行引进,初步达成课程交流意向的学校举行“校际课程交流以及意向签约”:六灶小学从孙桥小学引入孙桥农业园区课程,民办张江集团学校把“一线串通初等几何”课程输出到华林中学,上海集成电路科技馆的芯片探秘课程将“走进”张江镇中心小学和孙桥中学……

 

 

据悉,下半年上海市教委将着力从四个方面推进学区化集团化办学:

 

一是继续指导和督促各区按照预定方案组建新的学区和集团,努力扩大“家门口好学校”的覆盖面;


二是建立学区化集团化办学发展性评价机制,通过评价的导向和激励作用,推动学区和集团持续提升内涵品质;


三是加强学区化集团化办学实践研究,积累学区化集团化办学典型案例和核心经验,召开全市学区化集团化办学推进会,促进经验交流分享;


四是加大对学区化集团化办学的典型宣传力度,让老百姓更加近距离感受“家门口的好学校”。

 


 

看看你家门口有没有

新学区、新集团组建?


【静安区】



据静安区教育局副局长孙忠介绍,“撤二建一”后,静安教育南北两片强强联手,积极响应区域“一轴三带”发展战略,通过打造8大教育集团,构建1个教育学区,开拓城乡一体化建设新模式,努力推进静安义务教育新发展。


2014年起,实验小学教育集团、成功教育集团、彭浦一小教育集团作为首批组建的3家集团进行尝试。2016年“撤二建一”后,在“十三五”期间,静安教育将陆续新增风华初级中学、大宁国际小学、上海市第一师范附属小学、静安区教育学院附属学校及市北初级中学五个教育集团,形成新静安义务教育8大教育集团,覆盖义务教育全体学生的三分之一。




优质资源扩容发展


2014年4月,以闸北实验小学老校区为母本,进行优质资源的扩容,通过公建配套新建实验小学龙盛校,通过购置校舍改建实验小学明德校,构成了静安区闸北实验小学教育集团。目前,实小教育集团初具规模,在原先对口6个居委12个小区的基础上,新增了13个居委43个小区,招生规模的扩大有效缓解了中部地区严峻的择校问题。集团化办学使得实验小学老校区的优质教育资源惠及区域中的更多家庭。


2016年9月,风华初级中学教育集团正式成立。目前,集团的两个校区已经开展了学校管理平台、教师备教平台、学生评价平台的一体化建设。


根据“十三五”规划,静安区教育局拟于2017年后陆续成立大宁国际小学教育集团、上海市第一师范附属小学教育集团、静安区教育学院附属学校教育集团、市北初级中学教育集团。


特色资源抱团发展


彭浦一小教育集团自2015年规划,2016年2月正式实施启动。集团由彭浦新村第一小学、科技学校、阳曲路小学三所学校四个校区构成,是区域探索多法人集团化办学的试点,三所学校四个校区相对靠近,招生地段范围相邻,各校区间步行10分钟内抵达。集团内各个学校已将其拓展型课程的大门“敞开”,学生可以跨校修读自己感兴趣的课程,课程与教师资源实现了互惠共享。


成功教育研究让曾经平凡的闸北八中“品尝”到了成功的滋味,目前,成功教育集团由闸北八中、成功教育实验中学、成功教育实验小学、中兴路小学组成。被托管的三所学校经过数年的理念浸润、集团化办学,均大幅度提升了办学效益,成了老百姓家门口的好学校。


学区集群促发展




彭浦地区小学教育学区,已于2015年成立,由十三所小学(含九年一贯制学校小学部)组成。


学区采用片区式管理模式,依地理位置划分为四大片区,片区内几所学校组成共同体集群发展。片区共同体内部的各学校间,在学校资源共享、校本特色课程共享、联合教研、师资柔性流动、师资培训等方面进行高效紧密的合作。


片区间学校以项目共建的形式开展合作,在高校和市区专家共同指导下,彭浦学区内的田家炳小学、闸北第四中心小学、科技学校、景凤路小学、民办彭浦实验小学五所学校率先开展了区域共享课程《科技创意梦工场》的共建,目前已作为区域共享课程逐步向全区小学推广。


品牌资源传帮带


2014年11月起,由上海市教委牵头,静安区区政府和崇明区区政府以“城乡一体化、集团化”办学的模式,成立一师附小教育集团,委派静安区一师附小在崇明区筹建“上海市第一师范附属小学崇明县江帆小学”,并努力使其成为崇明老百姓家门口的一所新优质学校。今年9月,江帆小学将正式开学。


【杨浦区】




控江二村小学教育集团成立于2007年4月,包括控江二村小学、凤城小学、二联小学、翔殷小学、控江二村小学分校共5所学校。


集团曾于2007年至2011年连续五年实行第一轮集团内教师流动制,集团核心校共派出14位骨干教师到成员校支教,成员校相应派出同学科、等数额教师到核心校跟岗学习。2016年集团启动第二轮教师流动方案,采用“共性交流与差异互补”的方式有针对性的流动(即:每校选派5位参与流动的学科教师,共性要求等数额、同学科,根据各校教师的短缺与剩余进行互补)。


教育集团利用控二小学区科技创新教育名师工作室和上海市班主任带头人工作室对教育集团内各成员单位的相关青年骨干教师进行培训,结对带教。此外,控二小学校长特级教师卞贤俊、特级教师周中梁就带头到成员校跨校兼课,将名师的课堂教学带到了各成员校的课堂。


同时,集团通过一系列举措引导各校提炼、形成各自特色课程,并且通过课程共享给予学生多元发展的平台。


凤城新村小学的集邮文化与“少年警校”每年接待五校学生参与体验教育活动,翔殷路小学中华民族经典诵读校本课程资源丰厚为集团各成员校分享;控二小学的《少儿乒乓》《武术操》《阳光体育活动创编》特色课程在集团内共享;二联小学组织各校学生社团美术作品展或巡展;控二分校信息技术教育特色继续发挥其优势,组织集团各校学生参加电脑节活动,控江二村小学以“小院士”培养机制,带动集团各成员校开展科技创新教育等。


【金山区】




朱泾地区小学学区成立于2015年8月,是由朱泾镇的金山区第一实验小学、朱泾第二小学、朱泾小学、新农学校小学部四所百年老校组成。


学区管理团队经过协商,以课程的共建共享研究为抓手,以触点变革为方式,聚焦“课堂教学、特色活动及特色课程建设”这些关键点,探索学区课程互动共融模式,产生联动效应,促进校际间先进办学理念和办学特色的深层次交流。


学区管理团队把金山区第一实验小学的“n+1”磨课经验带进学区,并在“n+1”的基础上延伸出了“1+n”模式,即学区内各备课大组在开展一个教学内容研讨过程中,在教学管理团队引领下,先由承担学校进行“n”次磨课尝试,最后一次展示课放在学区,其他学校教师聆听展示课后再在本校内跟进“n”次的共享。这样使“n+1”的磨课研究成果,不再局限在自己学校内,而是在学区层面共享,使“1”的效益得到了“n”次的扩大。




在学区活动上,采取“一带三合”方式,即根据各校文化特色,每学期由一所学校策划一个特色主题活动,其他三校积极配合开展活动。比如金山区第一实验小学组织学区首届读书节活动,学区各校学生一起参与到“童心风车”课程体验、“童心阅读天地”阅读知识趣味竞赛,以及“童心跳蚤书市”等活动中;新农学校组织学区首届科技节活动,其它三校学生也融入到创意制作、科学体验活动中等。



注:本文系作者根据市教委新闻发布会和提供素材综合整理,转载请联系上海升学授权,授权转载请署名并标注出自“上海升学”微信!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