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儒家代表人物——荀子

 流水过客上天国 2016-08-29

更多好文请长按下方二维码加小编好友,朋友圈更精彩、更有料!

本文转载自网络,版权归原创作者

编辑:应天书院(ID:ytshuyuan)

关注本公众号回复数字“6”向您推荐一组平时看不到的文章!


众所周知的是,在儒家五圣,孔门十哲的行列中始终没有荀子的身影,这位在史书上被称为儒家的[集大成者],为何遭受了如此的冷落,又是什么造成了他的悲剧?我认为原因可以从下面的三个方面来一一道明。

 

(一)礼法并用的思想


礼法并用,可以分为两个方面来理解,即所谓的王道与霸道。何为王道?


通俗浅显的说,就是以德服人,那么如何以德服人,这就要求统治者以自己的德行和操守去感化人民,让百姓信服你,民心都自愿的归属于你。


这也是荀子提出的统一中国的一个政治构想,当时我们知道,每一个思想家都在游说诸候王,而荀子想要告诉统治者的是:以德服人,民心所归,天下一统。


如果说到这里,荀子只是对孔孟思想的发展和拓宽,并没有什么问题,那这个问题出在哪里?就在于礼法二字的法字上,也就是所谓的霸道。

何为霸道?


就是我们平时所说的以力服人,更简单直白的讲,就是所谓的,谁的拳头大谁说了算。


这就出现问题了,儒家讲究的是仁、义、礼、智,以及后来的信,都是互相谦让,相互之间和谐相处,而霸道却恰恰相反,强调的是争强好胜,强者为尊的思想。




先不说这个思想对历史的贡献,就说说这思想对儒家的影响,孔孟,作为儒家最著名的两位圣贤,他们的思想,他们的言语都是后来儒家学者的金科玉律,但到了荀子这,却对以前的思想推翻了一部分,而做出了自己新的解释,如果他的思想继续接着孔孟思想的发展而延续,或者说适当的补充,儒家后生也能接受。


但问题恰恰出在这儿,他是既有延续也有补充,更重要的是他来了一招狠的,推翻以往的圣贤思想,而他树立起来的东西却是更早的祖师爷批判的东西,那这就比较为难了。


如果站在这个时代看这个问题,肯定会偏向荀子,但在封建时代呢,思想的保守,见识的知浅,墨守陈规绝对是大部分人们最喜欢干的,那就听最初的祖师爷的话,于是,荀子悲剧了。


(二)青出于蓝的徒弟


荀子有两个非常著名的弟子,一个弟子的思想可以说终结了一个时代,也搞垮了一个王朝,当然,这也并非是韩非子所能料到的。今天先不论这个,就说说韩非子和李斯这两个人,一个人为秦国吞并六国带来了富国强兵的思想和方法,另一个人呢!大秦丞相,一人之下万人之上,地位尊贵可见一般。


按理来说,出了这么两个杰出的徒弟,无论是对荀子还是儒家,都是一件光耀门楣的事情,但问题恰恰出在这儿。


韩非子和李斯都不是儒家的代表人物,史书上怎么评价呢!法家杰出的代表人物,而韩非子更是了不得,将前面法家的几位代表人物的思想糅和在一起,提出了全面的,完整的法家新思想,这个将在第二张说道,此处先不细论。


这就是问题的所在,儒法的对立是十分大的,从阶级上来说,儒家代表的是旧奴隶主贵族阶级,强调严格的等级观念,而法家呢,则代表的是新兴地主阶级,反对等级制度,这个可以从秦国陵墓的修建,除秦王以外,所有的达官贵人的墓葬都基本一致表现出来。


那从思想上来说呢,儒家和法家的对立那就更大了,先不论荀子这单个人的思想,就说说儒家前面的所有圣贤,提倡的是一种仁爱,让统治者用得德行感化人民,而法家呢,却是提倡一种霸道,让统治者用刑法来驾驭人民,那这矛盾自然是非常大了。


这就了不得了,你荀子既然作为儒家的代表人物,教出来的两个徒弟却成了法家的代表人物,而在你的思想中,也体现出了与法家的思想,那肯定就有人怀疑了,你到底是站在儒家这边还是法家这边?


如果从现在的眼光来看,这个并没有什么大的问题,老师的学生不一定要走老师的道路,但在封建时代内门户之别看得非常严重,尤其是儒家和法家对立严重,你作为师傅思想激进,你的徒弟思想更加激进,这就是教育的问题?


自然而然,儒家的一些学者这个历史事实上,抨击荀子,那么他自然悲剧了。


(三)时代的选择


荀子在前期的地位,无论是在儒家内部,还是在社会上,都算是比较高的,虽然偶尔有儒家学者抨击,但这不会对他的地位造成大的影响。


而且在汉朝,我们知道开国之初使用道家的黄老思想,与民休息,很著名的很著名的萧规曹随就是受到这种思想的影响,到了汉武帝时代,却是实行不下去了,怎么回事儿呢?一个是前面的七王之乱,另一个是黄老思想已经不适合汉武帝富国强兵的愿望,那就要找一种更加适合统治的思想,于是,儒家的机会来了,董仲舒对儒家的重新阐述,无疑是非常符合汉武帝的需求,今天我并非要说的是董仲舒的思想,而是荀子的思想,这两个有什么关系呢?




汉朝有一个立国原则,那就是外儒内法济之以道,这个思想无疑与荀子的礼法并用思想有些契合,虽然扩充了一点,但很能说明问题,荀子的思想在这个时代还是有用的。


那到了什么时候,荀子的待遇出现了转折地位开始下降。


宋朝,一种强大的社会思潮出现了,对儒学的进一步阐释,理学的新起,其实到了此时,儒学已经不是单纯的儒学,而是融合了佛道的思想,程朱理学,陆王心学透露出一股浓浓的佛家辨禅的方式来解决自己的问题,尤其是陆王心学,追求内心的反省,心外无物的思想无疑就是受到佛家的影响。


但无论怎么变,儒家思想为主这个原则绝对不能动摇,那要选择那一个祖师爷的思想来作为这个主思想,那个并非是那些当时的儒学家能决定的,国家统治的需要来控制者思想的发展还是灭亡,最后,选择了孟子的思想来形成新的理学体系。


那这就有些问题了,而且问题很严重,孟子的思想有一条非常重要的是什么呢?性善论,就是人之初,性本善;而荀子却是恰恰相反,性恶论,就是人之初,性本恶,虽然在他的思想中提到了一条[化性起伪]得重要命题,认为只要经过后天的教育,人总会回到礼乐善良的状态下,但这直接与孟子形成了对立,而且荀子对儒家的改造是带有批判性的,对孟子,对孔门十哲中的几个人,进行了一系列的批判,从而推倒他们的思想建立自己的新思想。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