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滴积累 现代比较有影响的课程理论是学科中心课程理论、学生中心课程理论和社会改造课程理论。 学科中心课程理论主张课程的基本内容应是人类文化中最具学生性的知识,课程的设置原则是学科知识的逻辑体系。 学生中心课程理论主张,以学生的兴趣和爱好、动机和需要、能力和态度为基础来编程。具体有分三个流派,以卢梭为代表的自然主义课程论,以杜威为代表的儿童经验主义课程论、以罗杰斯为代表的人本主义课程论。 社会改造课程理论主张,把课程的重点放在放在现实社会问题、社会改造和社会活动计划及学生关心的社会问题上,应围绕重大社会问题来组织课程内容。主要代表人物是美国学者布莱梅尔德和巴西学者弗莱雷。 课程设计是指课程结构的编制,既包括课程体系结构整体的编制,也包括具体课程的编制。 课程计划是教育主管部门制定的有关学校教育教学工作的指导性文件,课程计划由培养目标、课程设置、学科顺序、课时分配、学年编制和学周安排构成。 课程计划对教师的指导意义和要求是什么? 答:课程计划也是指导教师进行教学和其他活动的依据,要求教师做到: 第一、认真学习和熟悉课程计划,了解中学教学和其他活动的全面安排和要求。 第二、了解自己任教学科开设的年级、顺序、教学时数,了解自己任教学科在整个学科计划中的地位与作用。 第三了解自己任教学科与其他学科之间的联系与衔接。 第四、综观学校教学、教育全局,明确自己的任务与要求,有目的、有计划地组织好自己的教学、教育工作。 如何理解和执行课程标准? 1、认真研究和把握课程标准。 2、全面系统地理解课程标准。 3、严格执行课程标准。 简述教科书的作用? 第一、教科书是学生在学校获得系统知识、进行教学的主要材料。 第二、教科书是教师进行教学的主要依据。 第三、教科书是统筹教学与各种活动的根据。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