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中国补益类保健食品使用人群意见反馈 超过80%的网友认为保健食品有效果 ![]()
五成网友使用一个疗程后停用保健食品 ![]()
超五成网友担心长期使用补益类保健食品会出现副作用 ![]()
从调查中我们看到,大部分网友认为保健食品有一定的功效,而停用的原因是担心长期使用会出现副作用。徐主任认为,不管是药还是保健食品,长期服用会导致两个不好的结果:一、任何食物都要经过肾脏的代谢,所以有些保健食品长期服用可能会增加肾脏的负担,而对于维生素,虽然可以长期服用,但却似乎没这个必要。二、加重金钱上的负担。徐主任表示,保健食品的价格都不便宜,比如蜂胶类,动辄几千元,普通老百姓怎么受得了? 面对这种情况,徐主任建议,保健食品最好能在服用一个阶段后,停一段时间,再服用,比如服用两星期,休息一星期,再服用两星期;或者先服用半个月,休息半个月,再继续服用。至于具体的服用时间和休息时间,要根据不同情况而定,科学的做法可事先征求医生的意见,看自己的身体是否缺少哪方面的元素,从哪些保健食品中能获取,这样有有针对性的去选择更好。 二、中国补益类保健食品人群对保健食品社会负面消息认知情况 超过七成网友听说过保健食品违规添加药物成分 ![]()
超过七成网友认为保健食品出现违规现象由于市场监管机制不成熟 ![]()
随着国人生活水平的逐步提高,保健食品消费越来越有市场。可是当前中国保健食品消费市场仍旧存在诸多弊端,一些商家出现不道德甚至非法违规行为。主要表现在以下四个部分: 一是抓住消费者望子成龙、尊重长辈,女性爱美的心理,在儿童、中老年人、养眼排毒减肥的保健食品上下功夫,忽悠人,夸大、误导消费者。 二是过分夸大保健食品对疾病的治疗作用。一般而言,保健食品只能对疾病治疗起辅助作用,况且有的保健食品只是“食”字号,不能起到药物治疗作用。这些信息对患者,特别是中老年患者起到不好的误导作用。 三是给一些保健食品打上科学标签。故弄玄虚诱导,以“负离子”“绿色”等抽象概念片面夸大产品功能。聘请所谓“专家”,大讲特讲其科学依据。使消费者误以为其具有特殊疗效,蛊惑人心。 四是利用广告强化心理攻势。这些广告,患者现身说法介绍神奇疗效,名人明星宣传造势。众多违法情节严重的广告已经被食品药品监管局曝光。例如去年闹的轰轰烈烈的“侯耀华代言门”,中国广告协会发出通报,著名演员侯耀华共代言了包括保健食品、药品、医疗器械等10个虚假产品广告,舆论哗然。这些广告宣传超出了批准的保健功能范围,含有不科学表示产品功效的断言和保证,严重欺骗和误导消费者。 某些生产推销保健食品的企业和商家为追求利润,把精力和资金主要用于迅速占领市场,而不是用于产品的科技研发投入,使得我国很多保健食品的科技含量并不高。在国际上缺少竞争力! 总而概之,国家应对保健食品市场进行规范、整治,商家要诚信销售、增强产品投入,对消费者负责;广大消费者也应该用正确的观念和心态看待保健食品,必要时拿起法律武器保护自己的消费权益! 三、中国补益类保健食品人群使用补益类保健食品不良反应 中国补益类保健食品人群使用保健食品不良反应情况 近五成网友曾经使用保健食品出现头晕头热的不良反应 ![]()
对此,专家表示,不管是药品还是保健食品,都不要长期服用,这是因为一方面任何食品和药品都要经过肾脏、肝脏的代谢,所以有些保健食品长期服用可能会增加肾脏、肝脏的负担和毒副作用,比如有慢性肾脏病人,还大量服用高蛋白的保健食品,会加重肾脏的损伤,所以不良反应的发生会债所难免。正确的使用方法是在服用一个阶段后,停一段时间,比如服用两星期,休息一星期。 中国补益类保健食品出现不良反应维权情况 超六成网友在药房购买保健食品 ![]()
超六成网友保健食品出现不良反映找医院或药房负责 ![]()
78%的负责方不予处理或拖延处理 ![]()
调查中我们发现,尽管有超过70%的使用者都有过使用保健食品发生不良反应的经历,但真正知道如何去维权的人占不到四成。其中61.1%的人在出现不良反应后回去所购买的药店或医院,只要10.4%的人会选择向药监部门或消协举报维权。即便实施了维权,也有78%的遭遇不予解决或拖延处理。 对此,徐主任表示,保健食品是不会进医院药房的,所以不会出现这种情况。而外面的药店,由于相当多属于私人所有,目前监管相当不容易,所以即使消费者去投诉,也相当困难,能认真负责的药店也不多。 所以,如果服用保健食品出现一些不良反应,首先要将该产品保留,然后向消费者协会投诉。一般消费者协会会根据消费者的要求,让相关部分化验查看产品的真假或者有无违法添加西药等其他情况。另外,国家药监局目前正在重点整治保健食品违法现象,可向该部门举报获取解决。
广告
调查显示也有28.45%的人出现不良反应后会找生产厂家负责,第一次徐主任表示,要找生产厂家理论的话,需要在购买的时候就应该留意有没有厂家地址、相关批文、电话号码等信息,如果一应俱全,表示这是个负责任的保健食品厂家,一旦你要投诉才容易些,否则怕是投诉无门。 同时,专家建议,投诉只是发发自己的牢骚,并不是解决问题的办法。在服用保健食品之前,如果能问问医生,自己适不适合服用,应该怎样服用,医生通常会给一个很详细的指导,网友也能放心使用,就不至于出现那么多不良反应。否则等到吃出问题便投诉人,不利于自己的健康。 (责任编辑:郑柏锋)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