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关于加快推进福建省森林城市建设的几点思考

 鸿福广大 2016-08-31

    福建省林业厅办公室 陈科灶

 

    森林一般认为是以乔木为主体的生态系统,它包括生存于其中的生物、土壤和环境。森林之所以具有其它生态系统无法替代的生态功能,很重要的一个原因就是森林具有复层结构和丰富的生物多样性,是一种相互依存、相互促进的有机体。发展城市森林是解决城市空气与水污染、噪音、粉尘、热岛效应等问题最直接、最有效的手段。2004年,全国绿化委员会、国家林业局启动了“国家森林城市”评定程序,制定了《“国家森林城市”评价指标》和《“国家森林城市”申报办法》。截至2015年,全国已有96个城市获得“国家森林城市”称号。在全国多个城市经常遭受雾霾天气困扰的背景下,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研究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的建议》明确提出“支持绿色城市、智慧城市、森林城市建设”,将森林城市建设工作提升到一个新的高度,也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

    一、福建省森林城市建设的成效及不足

    福建是全国南方重点林区,全省森林覆盖率居全国首位,但森林分布不平衡,人多的地方森林少。为推进城乡绿化一体化,2010年,福建省启动实施了“四绿”工程,并把“绿色城市”建设作为首要工程,制定了《福建省森林城市(县城)申报与考评办法》和《福建省森林城市(县城)评价标准》,发布实施了福建省地方标准《森林城市(县城)总体规划编制规程》,全面启动国家和省级“森林城市”创建活动。经过持续多年的努力,这项工作已取得了明显成效。截至目前,全省已厦门市、漳州市和龙岩市3个城市获得“国家森林城市”称号,31个市、县获得“省级森林城市(县城)”称号。在看到成绩的同时,也要清醒认识到当前福建省森林城市建设还存在不少问题和不足。主要有:

   一是森林离居民远,分布不平衡问题。随着城市建设的加快,城市土地资源紧缺,用地矛盾突出,大部分城市几乎都是高楼大厦林立、路桥纵横交错,城市建成区森林少,大部分核心林地都是在城郊,离居民区远,对改善居民生活环境效果不明显。亟需加快城乡绿化一体化,让更多的森林走进城市,让城市拥抱森林,进一步打造宜居环境。即使是“森林城市”创建成功的地方也还要继续加强城市绿化美化,并通过科学培育经营好城市森林,提高其质量和生态功能,使其更好地发挥效益,提供更多的生态产品,让市民更好地共享林业发展成果。

   二是重视平面发展,忽视立体空间的利用。为了短期内改变城市面貌,许多城市往往采用种植大面积草坪的方法,尽快增加城市绿地面积、绿化覆盖率,而忽视立体空间的利用。空间结构上缺乏群落的分层,往往是单纯的草本、灌木或乔木相互孤立的种植,且未能形成有效的生态网络,生态系统较为单一。特别是城市里的许多树木被人为的在2米左右截干,甚至一些成片造林也被习惯性的截冠修剪,整体生态效益不高。

    三是绿化树种较单一,缺乏四季分明的树种。当前城市绿化普通存在为追求绿地规模增长或求新求异的视觉效果,而导致绿化物种不合理、生物多样性单一,群落结构不合理,稳定性和持续性差。榕树、香樟、芒果等常绿树种的运用广泛,而对枫树、银杏等落叶树种应用较少,四季景象不明显。

    四是大树移植较多,营造和养护成本高。城市建设过程中对自然地形地貌进行大刀阔斧的挖、填、搬,把在一个地方生长了几十年、几百年的古树移来搬去的现象仍随处可见,城市原有的生态系统遭到严重的破坏。特别是一些地方为了短期内实现绿化目标和森林城市建设任务,往往采取直接将大树移载进城的方法。大树移载破坏当地的生态系统,甚至造成当地水土流失,而进城的大树因脱离原来的生存环境,对土壤、气候条件不能很快适应,成活率低。且这种绿地营造成本高,养护成本也高,生态效果却不理想。

    二、充分认识加快福建省森林城市建设的重要意义

    一是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建设的必然要求。森林是城市生态环境的主体之一,在城市复合生态系统中,森林具有吸收二氧化碳、产生氧气、涵养水源、调节温湿度、杀菌滞尘、降低噪音等功能,在治理雾霾天气、建设海绵城市,以及改善城市生态环境中发挥不可替代的作用。同时,森林能够让人们接近自然、了解自然,激发人们对大自然热爱,提高人们的环境保护意识。

    二是让人民共享林业生态建设成果的的重要举措。森林能够美化城市风貌,是城市重要的景观。通过其空间结构分布及形态、树叶颜色季节变化、开花结果等现象,为人们提供观赏、美学价值等,提升城市形象、改善人居环境、提高人们的生活品质。城市森林能够对人行道和公园的遮荫作用,营造幽静的环境空间,为市民提供生活、休闲、游憩的场所,增加了人们的生活乐趣。森林所释放负氧离子、芬多精等,会给人一种愉快、舒服、消除疲劳的感觉,缓解城市紧张生活所产生的压力,调节愉悦身心,有益于身心健康。

   三是实现“福建省森林覆盖率继续保持全国首位”目标的重要途径。一方面,经过前几年的“大造林”和“三个必造”措施的落实,福建省宜林荒山基本没有了,要通过荒山造林提高福建省森林覆盖率几乎不可能。另一方面,福建省加快发展项目建设每年都需要征占用大量的林地。只有通过加快森林城市建设,充分利用可用于植树造林的土地资源,及时补充非规划林地,福建省森林覆盖率才能不往下降,才有可能继续保持全国首位。

   三、加快推进福建省森林城市建设的几点建议

   结合福建省实际,就如何加快发展城市森林、建设森林城市提六点建议:

   一要主动作为,形成推进合力。绿化国土是国家赋予林业部门的重要职责。城市绿化是国土绿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发展城市森林是国家赋予林业部门的重要职责。森林城市建设是全国绿化委员会和国家林业局发起的一项重要活动,涉及国土、园林、交通等多个部门。林业主管部门要主动作为,充分发挥各级绿化委员会的综合协调作用,加强组织领导,把建设森林城市作为统筹城乡绿化新的重要抓手,抓紧编制相关规划,并争取上升为省委、省政府的决策部署,调动各有关部门和社会公众共同参与,形成森林城市建设的合力。

  二要科学规划,充分利用空间。要统筹做好城市道路、河岸、山丘、公共绿地等绿化规划建设,充分利用山体水体、地形地貌,努力做到“不挖山、不填水、不砍树”。要考虑规划设计的协调性,在建筑设计中应充分考虑光热等因素,为绿化植物预留足够的生长空间。要积极引导以高大乔木为主体的城市绿化建设,采用乔灌草藤结合的复层结构模式,充分利用空间。要运用现代绿化技术,加强城市建筑屋顶、阳台等绿化中乔灌木植物的应用,尤其是福建省作为我国竹资源最丰富的省份之一,可运用其根系浅、易成活等特点,将竹林广泛运用于屋顶、阳台、墙体等绿化。通过空中花园、绿色阳台和地面花园构成一个绿色的立体空间。

   三要突出重点,形成合理布局。要加强城市片林、环城林带、郊区森林、远郊区森林等城市森林主体框架的建设,加厚道路、河道两侧的林带,通过绿色廊道形成互联互通的生态网络。以城市核心绿地和城市小型绿地为点,以绿色廊道为线,以周边天然林为面,建成一个点线面结合的立体城市森林生态网络体系,使之成为都市人类聚居环境的背景,在整个城市范围内形成合理的城市森林布局。特别是要结合福建省山多林多、城市用地紧张的实际,把森林公园作为森林城市建设重要抓手,整合中心城区环城一重山生态景观改造、重点区位商品林赎买、森林旅游等项目资金,加强城郊自然植被保护、修复,调整优化树种结构,提升改善林分质量,加快建设一批城郊森林公园。

   四要适地适树,节约建设成本。森林城市建设应以提供生态功能为主,多种效益结合,实现从注重视觉效果为主向生态功能与视觉效果兼顾的转变。城市森林建设树种选择时,要对树木的生存性、观赏性、文化性、多样性、经济性和安全性进行综合考虑。重视绿叶树种的使用,营造四季分明的季向林。在树种选择上应提倡适地适树,重视乡土树种、乡土植被类型的使用,或原始植被的保护利用。严禁移植天然大树进城,防止高价购买大树进行移植造成的不必要的浪费。探索一种成本低、自然度高、后期少管护或接近零管护的建设模式。特别是要强化森林城市建设绿化苗木市场规范管理。可借鉴可台湾、日本等“树木银行”的做法,设置假植区用于安置因为公共工程必须暂时移植、迁置的乡土树和古树名木,等工程结束后再根据需要将其移栽到规划好的地方。同时,对因项目工程建设需要全面皆伐的乡土树种进行规范收储、移植,缩短苗木培育周期的同时,有效提高林农的收入。

   五要创新机制,广泛参与共建。要典型示范,引导各地积极创建“森林城市(县城)”、“绿化模范城市(县)”,广泛开展宣传,营造良好氛围。积极动员机关单位带头拆墙透绿,加强办公场所的绿化美化,把绿色植物引入社区公共空间、庭院和室内。要深入开展全民义务植树活动,广泛动员全社会积极参与义务植树和绿地认建认养,促进“身边增绿”。要创新投入机制,探索开展碳汇交易,鼓励社会公众通过碳汇抵排,消除碳足迹,共同参与森林城市建设,共同享受生态建设成果。

   六要挖掘内涵,繁荣生态文化。城市森林建设要与人们的健身娱乐很好的融合在一起,通过慢步道、增添健身器材、娱乐设施等措施,更好地为民众提供休闲、游憩的场所,更好地满足市民的精神需求。同时,要充分挖掘或融入竹文化、茶文化、花文化、树文化等森林生态文化,充分发挥城市森林在科普教育、传承文化等方面的作用,让民众在亲近自然中进一步了解自然,增强热爱自然、保护生态环境的意识,更好地弘扬生态文明。

(该文已发表在《福建林业》2015年第6期)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