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婴童店的春天已经到来 你准备好了吗?

 东山向阳 2016-09-01

婴童店如何看待婴幼儿辅食以及婴幼儿辅食在婴童店的现状简单归结如下几点:

1、绝大部分婴童店和消费者认为婴儿辅食是宝宝的辅助食品而不是必须添加的食品,不需要像婴儿奶粉一样长期持续使用。

2、婴童店长期持续购买辅食的粘性顾客大约只占总会员数的20%左右,70-80%的会员只是偶尔或者不购买辅食产品。

3、婴儿辅食顾客的客单价比较低,难以快速增长。

4、大部分婴童店婴儿辅食销售额占门店营业总额不足5%,认为辅食销量小,单价低,增长速度慢,不必花费太多精力关注该品类。

5、婴童食品陈列区,门店绝大部分陈列位置摆放奶粉,少部分货架摆放辅食,门店不重视辅食。

6、婴童店长期开展婴儿奶粉主推推广活动,但鲜有门店开展类似辅食节方面的主题活动。


大部分婴童店存在以上种种认识和现状,这是目前辅食在母婴店的客观现实,同时也充分说明婴儿辅食确实在婴童店中处于微不足道的位置,许多爸爸妈妈还没有认识到婴儿辅食对宝宝科学喂养的重要意义。其实,从科学喂养角度,婴儿辅食和婴儿奶粉一样对宝宝重要,都是宝宝的必需食物,如果把奶粉视为宝宝的第一餐,那么,婴儿辅食就是宝宝的第二餐,是宝宝健康快乐成长过程中无可替代的婴儿食品。

国家开始重视婴幼儿辅食科学喂养,并发布《7-24月龄婴幼儿喂养指南》。为了帮助广大居民深入了解6个月龄以上的婴幼儿营养和喂养的重要性,更好地帮助7-24月龄婴幼儿顺利完成从母乳喂养到成人饮食模式的转换,2015年12月12日,中国营养学会发布了《7-24月龄婴幼儿喂养指南》,该指南是《中国居民膳食指南》的一部分,是中国营养科技工作发展进程的重要标志,也是百姓知晓率最高、指导性最强的健康红宝书。本次建立《7-24月龄婴幼儿喂养指南》的意义主要有:

1、再次重申婴儿满6月龄时添加辅食,与《0-6月龄婴儿喂养指南》相衔接,并鼓励继续母乳喂养;

2、强调婴儿首选添加富铁食物的必要性,强调重视辅食的质量,以及相应的操作方法;

3、延续0-6月龄婴儿喂养指南,继续强调顺应喂养,强调婴幼儿学习自主进食的重要性,培养婴幼儿良好的生活习惯;

4、参照已有证据,对社会上7-24月龄婴幼儿喂养和营养存在的误区进行说明和解释。

7-24月龄婴幼儿处于1000日机遇窗口期的第三阶段,适宜的营养和喂养不仅关系到婴幼儿近期的生长发育,也关系到其长期的健康。新版指南的发布将为妇幼保健机构、儿科医生和这个时期婴幼儿父母及看护人提供这一关键时期的科学养护指导和知识,促进婴幼儿健康生长,为一生的健康奠定基础。同时,也有助于提高我国人口素质,减轻慢性病防治负担,从而产生不可估量的社会和经济效益。


国家食药监总局即将出台史上最严格的婴幼儿及其他配方谷粉产品生产许可证审查细则。其实在2014年下半年开始,国家食药监总局就在安排各省市秘密排查婴幼儿米粉的食品安全问题,以全面了解市场上婴幼儿米粉的食品安全状况。2015年初开始,国家食药监总局开始着手制定更加严格的婴幼儿及其他配方谷粉产品生产许可证审查细则,预计2016年上半年出台,但在新细则出台前,各省食药监局已经开始严格审查各地的婴幼儿米粉工厂,并陆续吊销或注销了几十家工厂的QS证号。据了解,新的细则规定婴儿米粉厂不允许产品分装,必须将原米通过滚筒设备生产成米片;取消干法(膨化)工艺,全部采用更健康的湿法工艺;车间空气净化度至少达到10万级以上;工厂必须配备专业的化验室等等。新版细则实施后,预计国内一半以上婴幼儿米粉工厂因无力升级改造使得产许可证将被吊销,只有少部分生产厂才能达到生产细则要求而得以正常运转。


本报讯 (江西日报记者黄锦军)为杜绝无证生产及假冒伪劣的婴幼儿配方谷粉流入市场,危害婴幼儿身体健康,省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日前注销41家婴幼儿配方谷粉生产企业的食品生产许可证号(QS证号),同时从12月23日起,在婴幼儿配方谷粉生产企业和市场流通领域进行全面排查。

据介绍,省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近期在全省婴幼儿配方谷粉专项监督检查中,发现市场上仍有食品生产许可证已注销或者已过期之后生产的产品,以及假冒其他企业名称或食品许可证号生产的产品。省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要求各级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高度重视婴幼儿配方谷粉的监管工作,尤其要加大对食品生产许可证已过期或已注销的生产企业排查工作力度,杜绝婴幼儿配方谷粉生产企业食品生产许可证已过期和已注销之后继续生产。


“史上最严”的新《食品安全法》出台后,国家对于婴幼儿米粉生产工厂的生产资质审查及食品安全管制更加严格,如果产品质量出现问题,无论生产商还是渠道商都要受到高额处罚,问题严重者还要承担刑事责任,要想谋求长期稳定发展,必须选择安全可靠的产品。

严重依赖奶粉赚钱的时代已经过去,婴童店必须寻找新的利润增长点。奶粉承载了婴童店的利润和引流两大功能,但随着市场环境的快速变化,婴童店依靠奶粉赚钱的时代已经过去。每罐售价99元的进口奶粉进入市场,各大奶粉品牌纷纷降价,国内奶粉市场价格跟坐滑梯似的一路向下,电商价格撕咬一刻未停;海淘促使国内的奶粉价格逐渐与国外并轨;母乳喂养率从2012年的30%上升到2014年的47%,占比最大的3段(1-3岁)奶粉出现销量下滑,婴幼儿奶粉销量增长明显乏力。另外,奶粉新政马上实施,1400多个配方可能会从市场上消失,砍掉的这些产品大部分是最赚钱的或渠道定制品牌。这一轮洗劫下来,最后留下来的,一定是不太赚钱的或正常毛利的奶粉品牌。奶粉毛利下降已经是不可逆转的趋势。奶粉暴利时代的结束只是时间问题,不会有悬念。不仅如此,实体门店房租压力和人工等成本等逐年增加,婴童店若想在行业大洗牌的情况下屹立不倒,就必须寻找新的利润增长点。


婴幼儿辅食行业面临着巨大发展机会。有公司曾对国内外的婴幼儿辅食市场做过专题调研,在欧美日等发达国家婴儿辅食消费量与婴儿奶粉消费量为1:1,港澳台市场婴儿辅食消费量与婴儿奶粉消费量为1:4,而中国市场婴儿辅食消费量与婴儿奶粉消费量仅为1:7。众所周知,国内婴儿食品市场基本上是在复制欧美日及港台等发达市场的发展趋势,5-10年基本上会与其接近。随着国家计生政策的调整、消费能力的增强、科学育婴知识的普及饮食结构的丰富化,相信今后较长时期内婴幼儿辅食市场会有非常大的增长空间。

来源:搜狐母婴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