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吃,是人生最高的艺术丨生活家

 冬竹123 2016-09-01






吃货不是口舌的俘虏,而是用思维为美食加冕。


在大多数人的眼中,吃,似乎终归是个烟火平生的话题,真正卓越的人是不会把自己的时间浪费在饮食问题上的。


有趣的是,事实恰恰与人们的观点背道而驰。看看那些知识渊博、品格卓越的人们是如何说的吧!




约翰逊说:“我很重视我的肚子,在我看来,一个人如果连自己的肚子都忽略,自然也会忽略其他的事情。”
  
伍尔夫说:“人如果吃不好,就不能好好思考,好好爱,好好休息。”

陆文夫说:“饮食是一种文化,而且是一种大文化。所谓大文化是因为饮食和地理、历史、物产、习俗和社会科学、自然科学的各个方面都有关联。”

钱钟书则以其一贯的俏皮说道:“烹饪是文化在日常生活里最亲切的表现,西洋各国的语文里文艺鉴赏力和口味是同一个字(taste),并非偶然。”

而张大千更是斩钉截铁地宣言:“吃是人生最高艺术!”



  
中国有着五千年的灿烂文明,饮食文化由古至今从未间断过。八大菜系蕴含着浓厚的人文风情,百味珍馐彰显着丰硕的文化成果。

从我国最早的饮食专书《食珍录》,到善烹肉食的《食经》、主攻素食的《山家清供》,从记载唐代烧尾食单的《清异录》,到收录各种面食的《本心斋食谱》,从阐述食物性味与补益作用的《饮膳正要》,到记述水乡饮食特色的《云林堂饮食制度集》,从载录袁枚四十年美食实践的《随园食单》,到父子两代合著的《醒园录》,饮食之道一直在文人的笔下传承,成为墨客无法割舍的情怀。



  
白居易在《食笋》中慨叹:“每日逐加餐,佳食不思肉。”陆游在《洞庭春色》中倾吐:“人间定无可意,怎换得玉脍丝莼。”张爱玲也曾将“鲥鱼多刺”与“海棠无香”、“红楼梦未完”并列为人生三大憾事。

而孙中山先生在其《建国方略》一书中也说:“我中国近代文明进化,事事皆落人之后,惟饮食一道之进步,至今尚为各国所不及。”想来也甚为有趣。




除了中国人,世界上最懂得吃的、最有资格谈论吃的,应该就是法国人了。法国作为举世皆知的世界三大烹饪王国之一,自然十分讲究饮食。法国人把烹饪誉为“文明的无名先锋”,认为“一顿晚餐比一首诗价值更高”。
  

法国的气候温和,土地肥沃,物产丰富,法国人的祖先高卢人天生喜欢豪饮,胃口极佳。这些都给烹饪的发展提供了十分有利的基础。而法国饮食之所以在全世界享有那么高的声誉,还得从路易十四说起。




路易十四是个讲究饮食的法皇,他执政时,曾别出心裁地发起过烹饪比赛。一位贵妃的厨师甚至因技艺超群而获得了奖章,厨师的地位因此被大大提高了。而后的路易十五、路易十六又都被称为“饕餮之徒”,皇室和贵族也均以品尝美酒佳肴为乐事,以至于名厨辈出,菜式也风味各异,花样百出。

直到今天,世界各地的大餐厅的菜单和菜谱,仍以法文名称为准。可见法国饮食文化的影响之深远。




法国人爱吃,会吃,将美食视为绝高的艺术,他们不仅仅追求口味,还特别注重进餐时的情调,甚至将饮食赋予哲学的意义。



作者:(法)大仲马,法国19世纪浪漫主义作家,著有《亨利第三及其宫廷》、《三个火枪手》等,本文摘录于《好吃的哲学2》,极致君对文章稍作了编辑和配图。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