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笔记版|黄简讲书法:224横竖的复合笔势:包裹

 田牧 2016-09-01

224横竖的复合笔势:包裹

  1.包裹

  二级课程第十课介绍过传为欧阳询的《三十六法》,提到“包裹”有五种不同的情况:

  ①'园、圃’,外包内;——铁围势

  ②'尚、向’,上包下;——钩裹势

  ③'幽、凶’,下包上;——玉函势

  ④'匮、匡’,左包右;——金匮势?

  ⑤'旬、匈’,右包左。——钩裹势

  这里涉及五个笔势,原本是五个部首,五个字:

  “囗”(wéi):四周环绕。

  “”(jiōng):郊外。

  “”(qiǎn):张口。

  “”(fāng):盛放东西的方形器物,如柜子。

  “勹”(bāo):“包”,裹。

 

  在书法中,这5个部首就是5个笔势,中间是四面包,旁边是三面包,网开一面。

  (1)右包左,上包下

  前面已讲过,右包左是钩裹势,上包下是钩裹化势。

  张怀瓘《玉堂禁经》说:“页,此状上画平勒而仰收,其次暗筑而锋左右,谓之钩裹……”这里“”通“激”,就是快速的意思。“页”字第一横中“平勒而仰收”,“平勒”是“永”字八法第二笔,用尖锋趯,而“仰收”就是向上收笔,这是小圆动作。接下来,“暗筑”是起笔和上一笔粘连,然后快速地左右两竖,这就是谓之钩裹。这“页”字没写完,暂不讲下去。这里用黄色表现的框架,唐人称它为钩裹,上包下。“页”字褚遂良《阴符经》中也有这样的例子,如“宿”字中“白”的框架,第一笔啄不是独立分写的,而是和左边的竖笔连写的,这样写出来的就是上包下的钩裹势。如果单独写一啄,就是另外的笔势了。本来第一笔是横,第二笔是啄,现在这一啄与下面的竖笔连写了。

  

  又如“自”,如果一啄和左竖连写,那框架就是钩裹化势。如果一啄分出来单独写,那笔势的分法就不同了。

  还要注意:钩裹势必须有钩趯,它的化势也都有一个钩,或者趯。“趯”是“永”字八法第四笔,需要先踆锋,写起来比较慢,多用于真书和行书。草书中往往用钩,你看皇象《急就章》“朋”字和索靖《月仪帖》“月”字,外面的框架都是钩裹势,最后都是用钩的。王羲之《初月帖》的“月”字,也明显有钩,跟索靖《月仪帖》的“月”字非常相近。

  

  如果整个笔势没有包括任何钩趯,就不是钩裹势,只是竖笔势。智永《真草千字文》“英”字的中间,就是竖笔势,因为它没有一个钩或趯,所以不是钩裹势。

  (2)下包上:玉函势

  下包上作为书法笔势,叫做玉函势。“函”是放东西的盒子。玉函势是一个专称,如果没有这个专称,那就是竖笔势一开半,抬笔一次。

 

  日本古籍《紫薇字样》对玉函势有个说明,它说“一名回抱向上”,当时有这样的名称。查字典,“”是一个部首,这个三角形跟它是同部首的,音qū。“”也是放东西的器具。《说文解字》说,用柳条编成,用来盛饭。在书法中,可以看为玉函势的一个化势。

 

  褚遂良《阴符经》有四个“阴”字,其中左图三个的最后一个笔势就是玉函化势,简单地说就是玉函。右图是褚遂良《阴符经》第一行第一字“阴”字,下面纸张破损,但从其他三个“阴”字可以推测到它的写法。褚遂良《阴符经》你写熟了,破损地方原来是什么样的,慢慢就可以估计出来了。张旭《郎官石栏记》“矣”字,《阴符经》也有一个“矣”字,破损了,从残迹来推断,应该是这样的,这也是玉函。

 

  只有横竖笔画的字,不容易生动。如果改为斜线条,就比较有姿态。王羲之《东方朔画赞》“阴”字最后的玉函势,三笔都采用了斜线条,看起来就比较活泼。这个写法王羲之也不是凭空想出来,

  早在隶书中已经有这样的安排,如“垂、去”,所以影响到后来,的书法家,如褚遂良、柳公权都有这样的处理。

3)左包右,没有专称。

“匚”字本义就是盛放东西的柜子。它当作一个书法笔势没有专称,为什么呢?以《圣教序》和《书谱》“区”字为例,匚字是拆开写的。行草书中,“匚”字的上面一横和中间三个“口”组合,剩下“匚”字的左竖和下面一横,组合为另一个复合笔势。这样一来,把“匚”字的笔划拆开了,它就不成为一个单独的笔势。在真书中,如褚遂良和柳公权,也是这样处理的。

   

  有时候会先写“匚”字的左边一竖,然后再写右边的笔画,如褚遂良《阴符经》真书“臣”字和米芾的草书“臣”字。其实是把整个字变成了一个四开的竖笔势,“匚”字上下两横也拆开和其他笔画组合。王羲之、智永、欧阳询、褚遂良、柳公权等大书家写“臣”字,都是这样取势的。

  极少有人把“匚”字写完后才写中间笔画,“匚”字在这里就折成了三笔,一个竖,两个横笔,在行书中我们可以更清楚地看到使转。如王羲之《兰亭序》“临”字左边也是“臣”字,竖笔势非常清晰,真书的写法就来之于此。真书最晚产生的,综合了智永《真草千字文》隶书、草书和行书的一些特点。

 

  还有一些其他变化,智永《真草千字文》“匡”字,把上面的一横改成一点,增加了一个斜线条,一改原本全是横竖的呆板状态,效果马上就不同了。

  简言之:“匚”字经常拆开和其他笔画组成笔势。单独写一个“匚”字,是奋笔势一开半,抬笔一次,没有专称。

  (4)外包内:铁围势

  注意这个字不是“口”。在真书中,往往“囗”写得大点,“口”写得小点。“口”是人的嘴巴,“囗”是一块地方。“口”字中间没有其他笔画,所以可一次过写出来。如王羲之这个“口”,竖笔势两开,抬笔。

 

  “囗”字是古字,现在很少单独用了。中间往往还有其他笔画,如“国、囚”等字。所以“囗”字无法一次过写成。“囗”字在书法中称之为铁城势、铁围势、平四角势等等。日本古籍《紫薇字样》说“一名四围包裹”。很明显这个名字来自《三十六法》:“谓如'园、圃’,打圈之类四围包裹也”这句话。所谓“铁城势”,取像于古代的城墙。为了强调四面包围,我想“铁围势”这个名称比较好,古代小说中常有“围得铁桶似的”这句话。戈守智《汉溪书法通解》说:“铁城之法,左竖与一画相连,以配右肩之势。……”他没有讲清楚左竖和下画怎么相连。

  我们现在写铁围势,下面一画是最后写的,跟刚才“匚”字一样,把铁围势拆开了。所以左竖和下横是两笔,是不连贯的。但在草书中,围法不同。智永《真草千字文》草书“”字,一个“囗”用了左右相对的两个弧形。所以在真书中,铁围势实际上分解了。左、上、右三面就是我们前面讲的钩裹化势,留下最后一横,要和中间那些笔划去组合。如果实在不能组合,那就只好单独算一个笔势。

    

  草书就不同,像怀素《自叙帖》这个“固、国”字的写法,先写一竖,连上去然后写一个很大的圈,把其余三面围住。

  通常来说,好像这个“”字,草书中经常是由左右弧形写成“囗”,然后写中间笔画。但行书、真书已经把“囗”字拆散,这个时候最后一横已经和中间的笔画另组笔势,就不能称为“铁围势”了。

 

  但有时候也有例外,敦煌写经残卷有一个作品,其中有两个“鼻”了,中间是“田”。左边这字是通常的写法,右边这字的“田”字用了奋笔势、竖笔势各一开来围。可见古代也有在真书中用类似是草书的方法,围出一个框架,然后写中间的十字。书法取势,比依照笔顺写字宽容度大得多,这就可以造成很多艺术变化。

  这里有个理论问题,《三十六法》说“谓如'园、圃’,打圈之类四围包裹也”。所谓“打圈”,不是真正的圆圈。因为我们知道,书法中写一个圆圈会遇到绞锋问题,所以通常是分为两个半圈,也就是两个内向圈来写的。今草智永《真草千字文》“因”字,这种围法就是用两个内向圈组成包围,但写起来手腕左右来回幅度很大。

 

  王羲之的围法不同,他用一小竖加上大半圈,应该说比智永高明,更适合人的手腕,既写出了包围,手腕来回又比较少,其实跟写钩裹势很相近,各位可以试一下。

  到了真书中,只要稍微拉成直线,钩裹化势就写出来了。这就叫八仙过海,各显神通。神通还是有高低之分的,读帖时配合书空,你就可以比较智永和王羲之技法的不同。谢谢各位。

  本节要点:

  五种包裹:上下左右中。

  钩裹势、钩裹化势、玉函势、铁围势。

  左包右没有专称的原因。

  复习思考:

  皇象《急就章》“匈”字,包括几个笔势?(钩裹势、交争势、玉函势)

  第一个行书“同”字有什么笔势?第二个草书“同”字,你怎样分笔势?(竖笔势+奋笔势;钩裹势+鸡头势)

  

================

【田牧:金匮势?草书“熙、矩”等字,似可。

王羲之 韩道亨 解缙

孙过庭

劲(勁)2 医

巨2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