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满洲族文化复兴,应从“头”抓起

 有风的日子. 2016-09-02


近两年,全国各地满洲族活动不断增多,在国家统一各民族团结和谐的大背景下,满语文以及满洲文化大有复兴的趋势。但是,那些活动、那些打着满洲族文化旅游牌子的地方,你稍加注意,都会发现一个现象——旗袍代替旗装、清宫剧服饰、女子旗头旗鞋是必备、哈达与吉祥结很少出现、地窨子欧鬲柱蒙古包难以寻觅、奶食奶制品成为了别人的代名词、马匹弓箭更是几乎走进历史,也让人痛心疾首。

 

以各大景区、各大满洲族活动以及清宫剧来看,服饰显然是宣传与复兴文化的最直接方式,如何改变说起满洲族人们必想起旗头、旗鞋与清宫剧服饰,显然从服饰与头做起更为便捷。毕竟,应该让人知道,满洲族的丰富的服饰与文化。若不做,那些共有的文化,只能变成其他民族的了。


既然要从“头”做起,就一定要提帽子,而本文也将着重讨论这些帽子,尤其是女子的。




说起帽子,大家或许都知道,旗头这种装饰是在清中后期才出现的,那之前的女子都戴什么呢?毫无疑问,就是坤秋。坤秋帽的地位,即便到了旗头盛行的年代乃至清末民国初年时,地位仍是非常高的。这种头系飘带的帽子,不但美观,也很大气,无论走路还是骑马,都很赏心悦目。而头绑飘带的风格,东北很多民族也都存在。



跳着迎宾舞的赫哲族,帽子即有飘带

黑龙江佳木斯赫哲乡



清末戴着坤秋帽的旗女



清宫剧中难得出现的坤秋帽与旗装



清末头戴坤秋帽的满洲女子



民国初期街上行走的身着旗装头戴坤秋的两位旗女

(与右侧的两位汉女风格迥异)


坤秋帽必须要系飘带吗?随着入主内陆后,答案就变成了否定,当不系飘带时,头的两侧必须要放一些花儿来装饰。



慈禧太后,这个总是以达拉翅造型照片出现的备受争议的人物,也有着头戴坤秋的一面。




那男子的帽子大概是什么样呢?



这种便帽是要有的


这种便帽也有女性戴哟,比如下面“戴便帽的蒙古族女子”







当然,不管什么帽子,当官的人才可以戴上有飘带风格的花翎,而花翎凉帽,在东北(尤其蒙古族聚居区)和蒙古国一直戴到了上个世纪三四十年代。


然而,男子的飘带真的只有以上那样吗?显然,不是。




再放几张蒙古族男性、女性的飘带~



蒙古族男子暖帽加飘带

(其中一种)



蒙古族女性绑飘带的暖帽(其中一种)

蒙古族女性也有的是直接把飘带系到头发上哟



头戴暖帽绑飘带的蒙古族男子



仿真成吉思汗帽子



戴便帽的蒙古族女子



头戴凉帽配飘带的厄鲁特部蒙古族女性



和硕特部女性


而这种把飘带放在两侧与前面的风格,不由得让人想起金代的帽子。



完颜阿古打画像



蒙古族男子冬季暖帽中的一种



蒙古族帽子与头饰



元代蒙古男性发型也具有这种审美风格


由于东北亚、北亚民族与文化的高度同源性,除了服饰外,还有很多种风格的女子帽子与头饰也极为近似。比如:



蒙古族女子



2016年默克尔访问沈阳故宫时,下面端坐的满洲族女子


再比如:



赫哲族(其中一种)



蒙古族



锡伯族



鄂温克族


以下均为东北各民族几乎都有的,为了方便,东北君只放一张图,大家自己对号就好,乖~



这种头巾,几乎也是在每个民族的已婚妇女都有



这种男子凉帽(图片达斡尔族)



这种头饰(图片鄂伦春族)


总之,复兴民族文化,服饰与饮食文化首当其冲,而“头”又恰恰是服饰文化中最主要的一部分。满洲族文化复兴,当严谨,切莫以我自己喜欢怎么穿就怎么穿来搪塞。尊重自己的祖先,才能被别人所尊重。


最后,再来几张坤秋帽~



再附两张清末旗女旗装照~


1906年,大面积的纯色看起来更让人舒服大气

(注意,衣角有吉祥结图案)


她们虽然没有扎腰带,不代表满洲族百姓不扎腰带哟~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