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二战中日本经济崩溃之谜 – 铁血网

 乐正晓博 2016-09-02
 1941年秋天的一天晚上,刚就任日本首相不久的东条英机悄悄来到街边,动手翻看垃圾箱。如果东条英机发现谁家倒掉了鱼肉和剩饭,马上就会暴跳如雷予以惩处。“首相检查垃圾箱”一事,曾在日本传为笑谈。东条英机之所以晚上翻看垃圾箱,是为了检查日本民众有没有遵守政府的要求,厉行节俭。狂妄的侵略者之所以要勒紧腰带,就是因为中国实行的持久战对日本经济的影响已经充分显现出来。那么,明治维新以后,日本因何连续发动战争?上世纪20年代,大批日本人跑到中国讨生活,背后有何隐情?日本电视剧《阿信》折射出了怎样的时代困境?日本利用“以战养战”掠夺了多少中国资源?中国军民的抗战又是如何拖垮日本经济的?本期档案揭秘,李涵为您讲述:二战中日本经济崩溃之谜。 近代日本走向侵略道路,开始于19世纪后期明治维新时代。明治初年,日本在世界上还是一个很落后的农业国。经济基础落后、资源缺乏和市场狭小使其发展工业有诸多困难。直至1894年甲午战争开始时,日本政府的年财政收入不足8000万日元(相当于5000多万两白银),数额低于清王朝年财政收入的8000万两白银。日本通过动用财政积蓄、民间捐献和发公债筹到2.3亿日元,进行了八个月的甲午战争,经济便感困窘。当时中国如果利用国大、人多的优势打持久战还可能扭转形势,但清王朝却害怕日军进攻北京,更不敢发动民众,面对进攻加讹诈只能割地赔款。近代对华第一仗轻易获胜,为日本崛起捞到“第一桶金”。通过甲午战争的勒索赔款和占地掠夺,日本扣除战争耗费还净获3亿多日元,相当于国家四年的财政收入,另外还夺取了中国富庶的宝岛――台湾。甲午战争结束时,日本朝野上下一片欢呼。当天皇询问首相伊藤博文财政状况时,回答是各界都“感到无比的富裕”。日本政府以巨额赔款为主要财源,制定了“战后财政十年计划”,使政府财政规模急剧扩大。1895年日本财政支出就翻一番,达到1.5亿日元,至1899年达3.9亿日元,5年间竟猛增5倍! 1904年,日本自认为已积蓄了足够的军力,为夺取中国东北和夺占朝鲜向沙俄开战,被人称为“恶狼挑战大熊”。此时日本的财力其实并不能支撑对俄国这个庞然大物的战争,还要依靠英美借贷。经过一年半的日俄战争,日本花费了17亿日元的战费,其中有8亿元是美英贷款。日本虽然在海战、陆战中都取得胜利,经济却陷入困窘,因此于1905年9月在美国朴斯茅斯港同俄国议和,双方拿中国土地做了交易。在和谈中,日本也想敲诈几亿元的赔偿,不过俄国此时实力仍不弱,其情报机关通过破译日本的密码也知道其急于讲和。沙皇便指令“一个戈比也不给”,日本代表无奈之下只好同意。得知这一消息,当时东京市内几万人上街闹事,还焚烧商店并砸了电车,由此可见当时日本社会上也形成一种思潮,打仗就是要获得赔款,得不到赔款就要疯狂发泄。日俄战争虽然没有勒索到赔款,不过日本夺取了中国旅顺、大连等辽东半岛南部地区和南满铁路,还占领了朝鲜,获利也算巨大。1914年日本借口参加对德国的战争,派兵攻占了原被德国侵占的青岛和胶济线,并占领了太平洋上诸多岛屿。在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日本只在青岛打了一场花费极少的小仗,却占地不少,还获得欧洲国家众多战争订单,国民产值在1914年至1919年间翻了一倍,从此初步进入工业化阶段。由于参加第一次世界大战使日本又发了大财,这导致其上层和社会上许多人将战争看成致富的手段,也酿下了发动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种子。 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后,日本受到华盛顿条约限制,十几年内没有对外采取特别大的军事行动,经济也变得很不景气。1923年突然发生的关东大地震,使日本损失达90亿日元,用了四五年才恢复起受重创的经济。紧接着1929年全球经济危机出现,日本依赖出口的经济又一次受到沉重打击,两年间出口竟下降76%,进口又下降71%,主要工业部门开工率只有50%,工业总产值下降三分之一,农业总产值也下降了40%。此时,日本城市有近一半工人失业,农民生活则更苦,许多人长年吃不饱饭,例如在日本被称为“史诗剧”的电视剧《阿信》,里面便生动描写了当时日本农村的生活,阿信一家吃一顿白米饭就算是改善生活了,平时因粮食不够,只能吃米和瓜菜掺在一起的“萝卜饭”。在这种形势下,日本在世界列强中仍保持着比例最高的军费支出,改善民生的投入很少,结果导致上世纪20年代时有不少人跑到中国来找饭吃,那些在中国城市东游西窜的“东洋浪人”大都是在日本没生活出路的流浪汉。有关日军1928年制造济南大屠杀的相关史料显示,当时济南城内约有3000多名日侨,绝大多数在本国是穷困潦倒者,跑到中国后夜间挤在一起睡大通铺,白天利用中国军警不敢惹他们的便利条件搞走私或做小买卖。甚至有许多日本妓女也偷偷跑到中国讨生活,而日本当局还要向她们征税作为“报国奉献”。 面对经济危机,日本军阀尤其少壮军官主张再次以对外扩张来解决,公开叫嚷要“武力解决满蒙问题”,为“过剩人口寻找出路”。1931年关东军发动“九一八”事变轻易得手,中国最富庶的东北大地落入侵略者之手,日本利用在当地大肆掠夺和开发工矿业,迅速结束了经济危机并迎来大发展。从1932年至1937年,日本国民产值竟增长了1.5倍,创造了20世纪内的最高纪录。侵占中国东北后的几年间,日本国民的生活也有很大改善。1937年工人每月平均工资达到50日元(当时日本同中国的银元基本等值,1日元折合0.3美元),这比当时中国大城市工人的平均工资要高三倍左右,却只相当于美国工人平均工资的八分之一,英、法、德等国的五分之一。这一年日本城市家庭基本普及了收音机,职工基本都有了手表,这是那个年代的中国人不能想象的。此时日本农村经济条件也有所改善,其当局还制定了一个“移民百万户”的计划,就是把500万山区贫苦农民作为“开拓团”迁到中国的东北,这样既可以在那里实行“日本化”,又可以解决国内矛盾。回顾日本对外侵略扩张的历史,可以说从发动甲午战争到卢沟桥战事爆发前属于越打越富,这就促成其极度的扩张性和冒险性,结果物极必反。从经济统计数字看,1937年日本政府的国民产值为200亿日元,财政收入为47亿日元,同年因开始全面侵华战争便花费了33亿日元军费,这等于对中国开战的头半年就把政府全年财政支出花了三分之二。不过这时日本民间毕竟还有一些积蓄,于是政府靠动员民众参加战争储蓄和发行公债,还算勉强支撑了经济正常运转。不过那时日本老百姓生活并不富裕,拿出的积蓄有限。随着战争长期化,政府财政连年入不敷出,国民产值中军费所占的比例也越来越高。例如1939年日本的军费占国民产值19%,到太平洋战争爆发前的1941年就高达28%。这一年政府财政支出的一半以上也用于军事支出。从1938年下半年开始,日本当局提出在华“以战养战”,即就地掠夺解决军资,然而正面战场的国民党军一直在打僵持战,日军后方又燃遍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游击战火焰,其交通线到处遭到破坏,掠夺计划大多不能实现。从1939年起,日本经济开始下滑,掠夺已弥补不了消耗。侵华战争又使日本出口大受影响,1938年贸易额下降了四分之一,这对依赖外来资源的经济自然形成打击。按后来日本经济界计算,1938年日本实际产值达到了太平洋战争前的顶峰,随之便逐年下降,表面上的产值增长主要是军工业增长所致,民用工业已处于停滞下降状态。全面侵华战争只打了大半年,1938年4月28日日本政府便以发布《国民精神总动员基本方针》为开端,开始实施消费品配给。从1939年至1941年,日本进一步压缩民用,集中财力发展军工,当时强调的“非常时期国民生活方式”,还对居民特别提出几点强制要求:禁止人们相互送礼;禁止举行私务宴会;禁止穿奢华服装;禁止乱浪费,提倡国民将余钱用于储蓄。 1941年12月日本对美国发动太平洋战争之前,中国只是其中一个主要的、规模大的战场,就已经导致日本经济生活严重恶化。此时日本政府对居民每日配给的主食大米、大麦只有330克,普通人靠薯类等杂粮补充才避免挨饿,一些人已开始进入营养不良状态。中国实行持久战对日本经济的影响,此刻已充分显现出来。从1943年以后,日本经济日益下滑,又进一步强调“节俭奉公”压缩民用经济。政府还以节省燃料为名,不许在家里洗澡,而只许到澡堂泡大池子。为搜集金属,日本街头的铁质路灯座大都拆除换上木杆,警察还到各户搜罗铁质门把手一类,甚至每家只许留一口锅和一个铁桶。1943年和1944年居民每日口粮配给降至300克,1945年又降低20%,杂粮也难以搞到,黑市的食品价格又奇贵,普通日本人就此尝到了饥饿的滋味。日本当局以法西斯式手段勒紧老百姓裤腰带,民间怨声载道便压倒了欢呼之声。日本本土军民虽在广播中只听到“赫赫战功”,看到的却是“战殁通知书”和归来伤兵越来越多,日子越来越苦。日军的供应也越来越差,海外部队大都奉命“自活”,即自己解决给养。战后据日本老兵回忆中国战场后期的情况:在外打仗的部队因能就地抢掠老百姓还大多能吃饱,后方医院得不到多少供应就只能喝稀粥,药品也没有多少,伤病兵进去大多是等死。据很多人讲,日军医院中的死亡数已超过战场阵亡数,导致部队中的轻伤兵和病号大都不愿住院而硬要跟着行动,这样靠战友照顾还能有东西吃。据中国的抗战老兵回忆,抗战初期,战场上的日军尸体脚上还有牛皮鞋,背囊中还会有中国兵少见的糖果、肉罐头、咸鱼干、压缩饼干和“战力面包”等。到了抗战末期,战场上的鬼子尸体脚上穿的就是破胶鞋,背囊中只有就地抢来的干粮。日本进行持久的侵华战争又走向太平洋战争,不得不一再扩编军队,人力的损耗也日益严重。战时日本农业生产还主要靠手工劳动,工业自动化水平也低,生产同量的工业品和粮食需要大量人手。日本人力资源虽不算少,战争开始后却感到兵源不足,主要是原因是对关键性岗位的技术人员不能征用,战场上损失也越来越大。1943年,日军总数增加到380万人,因不能征召技术工人,所以这一年就开始强征仅17岁的中学生。1945年初,日本为“本土决战”进行总动员,征兵年限进一步放宽至16岁到45岁,身高要求降到1.46米。1945年春天日军总数达到716万人,陆军扩充至169个师团,却充斥着少年、大龄及身体不合格者。到了战争末期,日本军部不但进行了彻头彻尾的动员,还将没有服役的全体国民都当成了战斗人员,包括从15至60岁的男人和17至45岁的女人共2800万人都编入“国民义勇战斗队”。日本军部公然提出“一亿总玉碎”的口号,表示“决战”失败就要本土的7000万日本人和殖民统治下的3000万朝鲜人、中国台湾人一起去死。看到这一丧心病狂又愚蠢透顶的口号,就连被称为“阴谋将军”、臭名昭著的田中隆吉少将都讥讽军部首脑说,查世界历史,从未有战至最后一人的民族。物力和人力的巨大消灭,使日本在战争后期已经达到了国家破产的地步。1944年日本军费达到了全国国民收入的98.5%,从字面统计看等于把全国的收入都拿来打仗,若真是如此,政府官员和老百姓都只能喝西北风了!进入1945年,日本政府军费支出预算超过800亿日元,已多于国民产值1倍。事实上,任何政府都不可能付出这么大比例的军费开支,因为毕竟国内还要维持军工和最低限度的生活,解决的办法只能靠举债或滥发钞票。进入1944年以后,日本政府发行的公债已经没有什么人购买,因为民众剩余的积蓄要用于到黑市采购紧缺物资。于是,日本当局除在占领区大肆掠夺,又采取通货膨胀解决财政支出,如1944年国内通货膨胀率已达125%以上,在占领区更是发行毫无信用的“军用票”。战时日本职工工资又处于冻结状态,1944年的购买力只相当三年前的40%。进入1945年,日本通货膨胀率更急剧增长,更严重的问题是民众拿钱也买不到东西,生活用品的配给又严重不足,过去人称“金票”的日元进入狂贬期。日本投降后,美国占领军规定的汇率是300日元兑换1美元,贬值到战前的1/100,政府却只按原币值归还公债,多数日本人一时几乎都成为赤贫,深深的尝到了侵略战争的苦果。日本战败前夕,其国内大多数工厂因原料供应中断而停工,产量达不到正常需求的40%。管财政的官员称,如果再熬一个冬天,“国内只会剩下两种人——死人和濒死的人。‘一亿总玉碎’真要实现了!”天皇也清楚这一状况,在后来《终战诏书》中公开承认“若继续战争,势必造成我民族之毁灭。”靠战争掠夺起家的日本最终被打败,是国际反法西斯联盟共同努力的结果,不过纵观其走向衰落的节点,恰恰始自于在中国战场上陷入持久战的泥潭。历史证明,中国这样的弱国对抗强敌,以坚持抗战拖住对手,把敌人最后拖得灯枯油尽,是高明的战略。中国的持久抗战同国际反法西斯盟国的作战相互配合,使不可一世的日本侵略者最终无力再打下去,只能接受投降。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