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德化青花的断代

 自华居 2016-09-02


德化青花的断代

好古

约在明正德、嘉靖时期开始,德化窑开始烧制青花瓷。到清初时,德化青花瓷得到了快速的发展,已成为从烧制白瓷为主转变为以烧制青花瓷为主的一个重要窑口。据统计,在乾隆年间烧制青花瓷的德化窑址已达277个之多。

德化青花瓷与景德镇青花有着密切的联系,青花纹饰深受景德镇青花的影响,这主要是师资来源于江西景德镇。他们带来了很好的枝术和一部分原料,促使了德化窑的发展。

德化青花瓷以其构图简洁舒展、笔法豪放,瓷质莹润,青花色泽典雅。纹饰运笔婉转自如,充满生机而赢得了海内外的喜欢和赞誉 。

德化青花瓷器的品种甚多,有碗、盘、杯、碟、瓶、炉、觚、罇等等,其胎体 坚白细腻,釉色或幽清淡雅,或明快浓艳。青花纹饰题材异常丰富,既有山水人物,又有花卉鸟兽、草木鱼虫等等;布局得体,构图简洁,运笔自然奔放,无繁缛 堆砌之俗气,富有浓厚的生活气息,反映了民间窑业的朴素品质。

观察德化窑青花瓷器,会看到一些共同的现象。

一是纹饰一成不变。在纹饰上,早期的纹饰题材画风?与晚期世代沿用,没有变化,只有好差之分,缺乏时代特色。

二是在器型上。各种园器、琢器的造型没有明显的变化和发展。

第三是在工艺上。工艺制作流程和方法沿用传统。

这些情况,明显地给德化青花的断代带来了一定的困难。笔者目前还未见有关于德化青花瓷断代的明确标准。

造成这种情况的主要原因:

1.德化地处福建中部崇山峻岭之中,是典型的民窑。交通不便等因素缺乏交流和研究。

2.所出的青花瓷器很少有纪年款。多数是吉语款、私家款。最常见的是商号名称款。如 “宝兴”、 “顺兴”、“瑞兴”、 “万利”、“胜玉”、“美玉”、“珠玉”、“合吉”等;亦有以画代款识的,如小兔、秋 叶、双鱼、火焰等。

3.窑场繁多,同时期的各窑产品在质量上有所差别。

4.在商号款上的识别上,由于窑户子继父业,世代相承,同时又存在着多家合烧一窑的情况。所以也很难说是某一款识是某年某代的产品。

这些都是德化青花没有清晰断代标准的几个原因。

但是也可从器型、胎釉、纹饰、工艺水平等可以看出大致年代。比如早期的器型造型美观,后期则显粗笨。早期的工艺讲究,后期的较为粗糙。早期的纹饰画面生动,比例适当,后期的则比例失调,画面僵硬等。

根括德化青花瓷的这些特殊情况,笔者以为,在德化青花断代方面,除了有确切时间记载的和有充分的参照物可以确定年代的外,不妨采取模糊断代的方法来进行区分。如用 “明晚期”或者 “清早期”“清中期”“清末”“清代”这些名称。而不必如鉴定景德镇瓷器一样细分到各朝各代。这种方法在一部分德化白瓷的分代中也见使用。

德化青花瓷由于原料等原因,与景德镇青花相比,在器壁上要厚实些,胎体更透光些,声音更清亮些,青花中也常带有“蚯蚓走泥痕”的深色瘀斑。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