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范仲淹归葬洛阳万安山前尘旧事

 漫步月球路 2016-09-03

阅读提示:范仲淹(989年8月29日-1052年5月20日),字希文,北宋著名的政治家、思想家、军事家和文学家。他入仕为官40年,足迹遍布大半个中国,“在州县为能吏,在边境为能将,在朝廷为良相”,他的文采与政治本领同样出众,有名篇《岳阳楼记》传世。公元1052 年(皇四年)5月20日病逝于徐州,终年64岁。是年12月葬于洛阳万安山南麓,谥号文正,世称范文正公。

 

【探索历史 还原真相】

  范仲淹归葬洛阳万安山的前尘旧事

                 文/赵乐

“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北宋政治家、文学家范仲淹《岳阳楼记》中的这句传世名言,可谓妇孺皆知,但知道范仲淹墓地在洛阳伊川的人却寥若晨星。范仲淹祖籍陕西彬县,定居于江苏吴县(今苏州市),范氏祖茔也在苏州天平山,他的曾祖范梦龄、祖父范赞时、父亲范墉,都葬在那里。公元1052年5月他在徐州去世后,为何不葬在苏州?生前从未在洛阳做过官的他,为何将家族墓地选在伊川?这其中隐藏了哪些少为人知的前尘旧事呢?


探访万安山南麓范仲淹墓园

休假期间,回桑梓洛阳,又一次驱车到万安山南麓探访了范仲淹的墓园。

范园广场上有一尊高大的范仲淹雕像,范文正公身着相帽朝服,右手持卷,栩栩如生,遥望着远方,有着无尽的威严。从雕像后面的碑文上得知,这是2002年一个叫范振国的范氏后裔,出资20多万元建造的,是迄今为止中国境内最大的一尊范仲淹雕像。

正值初伏,燥热天气,整个墓园除守墓的两户人家外,很少有人到此游览,显得格外寂静。

进入大门,沿通道而行,园内松柏翠绿,石碑林立,石羊、石马有序排列,神态各异,显得越发庄严肃穆,远远望去几分阴郁,几分深沉,似乎还隐藏了很多难以诉说的范仲淹“魂归”的凄凉往事。

 墓园坐北朝南,北靠万安山,东临九龙山,西眺龙门山,南临曲水河,应了民间“头枕万安山,脚蹬曲水河”之说,是一块颇为讲究的“风水宝地”;墓园分前兆域后兆域,前兆域为范仲淹及其母亲秦国太夫人、长子监溥公范纯佑墓,后兆域为次子范纯仁、三子范纯礼、四子范纯粹及后代之墓;墓园的西边还有唐代尚书裴遵庆及其祖茔,东边有唐相姚崇、张说、宋璟墓地,再往东,吕店乡梁沟尚有魏文帝曹丕陵。这一带均属嵩山东延万安山脉,隶属洛阳市管辖。

“范坟分前后两域,前域有仨坟头,后域有17个坟头。范仲淹的4个儿子、7个孙子(孙子辈12人)、两个重孙(重孙共计30人)及部分眷属附葬于此。”从1992年起,就在这里专职守墓的范钦诚老人介绍,园子对面的许营村,姓范的有两千多人,都是历朝历代为范仲淹护院守坟的范氏后裔。

本地人称范氏家族墓地为“范坟”,2002年大规模修建后才改叫范园。范钦忠、范钦诚两家,每月拿有200元的政府补贴,守护着历尽千年沧桑的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范仲淹墓园。

“我们守护祖先墓园已经500百多年了,从没中断过,一辈一辈传到现在。”2013年11月,守墓人范钦忠老人病逝后,女儿范玉峰接替父亲成了又一代守墓人。范玉峰说,在此尽守墓之责的同时,“我还有保护好园内设施任务,不能丢失和损坏国家文物。”

说到范家坟,游览过苏州的人都知道,在天平山东南麓,也有一处江苏省文物保护单位——范坟,这是范仲淹17代世孙范允临所建,安葬着范仲淹的曾祖父、祖父、父亲三代人。由于范仲淹功勋卓著,朝廷并分别追封他们为徐国公、唐国公、周国公,赠予太师衔,号称“三太师”,世称太师坟。天平山俗称范坟山,又名赐山。不过,范仲淹去世后并未葬在苏州太平山,要问范仲淹为何选择洛阳万安山作为最后归宿,那是因为他的母亲谢氏葬在这里,再追问他母亲为何不进祖茔却葬在这里,那还得从他的家世说起。

范仲淹与苏州范氏家族间的纠葛

《范文正公陵园大事记》有记录,公元1031年,范文正公母亲秦国太谢太夫人首葬洛阳市伊川县彭婆镇徐营村北万安山南麓,其后四子一侄八孙三曾孙一孙媳三曾孙媳也先后安葬于此。

范仲淹出身官宦之家,先祖范履冰当过唐朝武则天时期的宰相,唐末五代时,范氏因战乱迁到苏州。四世祖范隋任丽水(今浙江省丽水市)县丞(县衙副职,九品官),是范氏家族第一代迁吴(周代诸侯国名)者。范隋在苏州安家之后,其后代便一直在苏州生活。范仲淹的曾祖范梦龄、祖父范赞、父亲范墉世居苏州,故范仲淹应为苏州人。

五代十国时期,父亲范墉随吴越王钱俶归大宋王朝后,先后担任成德军、武信军、武宁军节度掌书记,这是一个掌管文书档案的小吏职位。

天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用此来描述范仲淹的童年恰如其分。范家虽然世代为官,但范仲淹的命运却颇为坎坷。《范文正公年谱》记载,范仲淹出生后的第二年,父亲范墉就不幸因病去世,母亲谢氏带着范仲淹将范墉灵柩安葬于苏州老家天平山范氏祖茔后,暂住附近的咒钵庵内,为其守灵。因苏州范氏家族不接纳范仲淹母子,弃之不管,孤儿寡母无依无靠,过着有家不能归孤苦伶仃的日子。

无可奈何之下,范仲淹的母亲改嫁给了时任平江府(今苏州吴县)推官的朱文翰,范仲淹也更名为朱说(音悦),随继父为官生涯漂泊在外。

两年后,范仲淹和母亲跟随朱文翰辞官回到了山东老家。山东《邹平县志》记载:“四岁,随继父北归长山县河南村。”此后范仲淹在山东淄州长山县读书,后又到河南商丘应天书院就读。经过多年寒窗苦读,范仲淹成为一个精通儒家经典、又擅长诗文的年轻人。

翻阅相关文献发现,范仲淹一生在苏州呆过的时间不超过三年。第一次是父亲范墉病逝,随母亲和两个哥哥将父亲的灵柩运回苏州,小住了一段时间;第二次到苏州是在40多年之后,45岁的范仲淹做了半年的苏州知州。天圣四年(1026),修复捍海堰的工程正在紧张施工,范仲淹的母亲去世,他只好离开工地,回家守孝。

缘于此,范仲淹对苏州的感情非常有限。尽管范仲淹对苏州的范氏家族也做过一些好事(比如兴建了范氏义庄,今苏州范庄前景范中学),但他跟苏州及苏州的亲属始终有一些隔阂。范仲淹去世前奉命从青州调任颍州,途径徐州时病重不治,临终时并没有遗嘱葬在苏州,而是选择了位于洛阳以南的伊川,与母亲葬在一起。

“范仲淹做了大官以后,就把苏州的范姓家族召集起来,开了一个大会,将范姓分了16房,并排了辈分。范仲淹的后裔有7个房系,其中他的4个亲儿子占了4个房系,父母早亡认范仲淹为从父的范纯诚占了3个房系,从此以后范家就开始续起了家谱,而且一直续到现在。”聊到范氏家族这个话题,范仲淹的后裔范武汉就从范姓的支系说了起来。


 范仲淹复归范氏家族缘何遭拒

范仲淹是在朱文翰家长大的,这是毋庸置疑的事实。“朱说”的名字用了24年之久,从时间上计算,顶着朱姓在山东一带生活的时间,应该是他一生中最长的时间。

由于范仲淹是母亲改嫁时从范家带过去的,不是朱文翰的亲生子,因此在朱家实际上是处于一种寄人篱下的境地,只是他起初并不清楚自己的这一情况。后来,在跟朱家兄弟一次争执中,才得知了自己家世的隐秘。他惊谔地发现,自己原是苏州范家之根,这些年来一直靠继父的关照度日。这件事使范仲淹深受刺激和震撼,愧愤之下,决心脱离朱家,自立门户,待将来卓然立业,再接回母亲养老。《家录》记载:“朱氏兄弟浪费不节,数劝止之,朱兄弟不乐,曰:‘我自用朱氏钱,何予汝事?’公闻此疑骇,有告者曰:‘公乃姑苏范氏子也,太夫人携公适朱氏’。公感愤自立,决欲自树立门户,佩琴剑径趋南都(商丘)。谢夫人亟使人追之,既及,公语之故,期十年登第来迎亲”。范仲淹不顾朱家和母亲的阻拦,流着眼泪,毅然决然的离家到商丘应天书院读书。

北宋的应天府,是指北宋的陪都南京应天府,辖区在今天的河南省商丘市,下辖宁陵、虞城等七县。

功夫不负有心人,公元1015年,范仲淹考中进士,被任命到现在安徽省广德县一带当了个审理案件的九品小官。他把母亲接到身边,赡养侍奉。这个时期,范仲淹作出了他人生中一次重要决定,他带着母亲,一起回到苏州,要求重归范氏家族,却遭到家族的拒绝和讥讽。

“族人有难之者,公坚请云,止欲归本姓,他无所觊,始许焉。”遭到家族拒绝原因是多方面的。范氏家族中部分人认为他既然随改嫁的母亲去了他乡就不能复姓,也有个别人恐怕他复姓归宗后会分得范氏家产。本想恢复范姓,光耀家祖,想不到遭到一阵炮轰与无情的讥嘲,可见范仲淹一支与苏州范氏族人间的裂痕已经不是一点点。

回归范姓的事一直拖了两年,到了1017年,朱说升任亳州节度推官,这年他29岁,决意复姓更名。对此,他多次向苏州族人和亲属反复讲明自己乃范氏后代,只为复姓,决不牵扯财产和其他任何事务。作出“只求复姓,别无他寄”的承诺后,经过几次协商,范氏族人方才同意他恢复范姓。

不久,范仲淹上书朝廷提出了复姓改名的请求。他在给朝廷的《奏请归宗复姓表》中引用了范蠡、范睢的故事,说“名非霸越,乘舟偶效于陶朱;志在投秦,入境遂称于张禄”。表达了范仲淹博大的胸怀。

天禧元年,宋进士朱说经朝廷准奏,正式更名为范仲淹,字希文。

北宋天圣二年(1024年)在江苏泰州任职间,范仲淹和已故参知政事李昌龄侄女结成良缘,他与李氏共同生活了13年,生下纯佑、纯仁、纯礼三个孩子,婚后李氏和范母仍住老家应天府(今河南商丘),实现了他“自立门户”之夙愿。直至母亲去世,范仲淹丁忧三年也在宁陵家中。

诸多史籍上记载范仲淹“家计于宁陵”,范仲淹的书信中自己也言及“宁陵家计”。范仲淹晚年的时候,他的弟子们知道他已萌退志,曾劝他到洛阳建造宅院以备养老,他却说:“人有道义之乐,形骸可外,况居室乎?”认为自己在应天府已经有家,没必要再安家。由此可以肯定范仲淹在商丘宁陵这个家,才是他一生唯一的家。

不过,对朱氏家族,范仲淹是怀有深厚感情的。宋仁宗皇佑三年,范仲淹赴青州做官途中,他专程绕道山东长山县,长山父老迎接于城西15里处。范仲淹轻车简从,下车参拜故乡父老乡亲,并赋《留别乡人》一首。原《长山县志》和《范仲淹传》也记载,范仲淹“性至孝,虽改姓还吴,仍念朱氏顾育恩,乞以南郊封典,赠朱氏父子太常博士,朱氏子弟以荫得官者三人……”“在孝妇河南置义田四顷三十六亩以赡朱族。”

范仲淹与长山朱氏一直有书信往来,《范文正公全集》尺牍卷与朱氏的15封信中可以看出范仲淹与朱氏兄弟子侄的深厚情谊和亲密关系。信中提到了“秀才三哥”、“朱侄秀才”、“五娘儿”等并表示关切,同时再三叮嘱侄子们要“温习文字,清心洁行,以自树立。生平之称,当见大节,不必窃论曲直,取小名招大悔矣。”解开范仲淹为母亲选择墓地的谜团

在“视死如生”的古代中国,人的死亡不仅仅是个体生命的终结,而且也会引来极为繁杂的礼仪制度方面的社会矛盾。

众所周知的原因,范仲淹母亲谢夫人百年后的归宿,显然成为他和苏州范氏家族间解不开的一个结。宋仁宗天圣四年,范仲淹回到南京(今商丘市宁陵)家中料理母亲后事,葬埋母亲成了最棘手的事儿。

起初,范仲淹的母亲谢氏在丈夫范墉死后,迫于生计,带着尚在襁褓中的他“再适长山朱氏”,在宋代礼教严明的社会背景下,说她是范墉的夫人吧,她已改嫁了朱家;说她是朱家的媳妇吧,她儿子已经复了范姓。范家祖茔是进不去了,即便朱家祖茔让进,这对“性至孝”的范仲淹来说,也让他无法接受,因为这样他就没有了陪葬母亲墓前的可能,所以说,这就注定了他母亲既不能归葬范氏祖茔,也不能归葬朱家祖莹的两难处境。

范仲淹到底该将母亲安葬于哪里?根据当时的情况,范仲淹葬母的地点有几种可能:一是妻子李氏家族在应天府的职田;二是自己置办的永城庄田;三是自己在宁陵的职田。

商丘市范仲淹研究会秘书长赵杰撰文称,按照范仲淹的做人原则,第一种选择不可能,因为在应天有他自己的职田、庄田,不会将母亲葬于别人的田里;第二种可能性也不大,当时其庄田只是收取地租的地方,并无“家计”;而在宁陵,不但有其职田、家宅,且妻子儿女、同母异父朱氏兄弟都居住在这里。据此,对于刚入仕途不久的范仲淹,将母亲葬在商丘宁陵,即在情理之中。

“范仲淹夫人李氏的老家在今天的商丘,范母去世后就先葬在那里。范仲淹守制时,在应天府书院讲学,其间,他曾到登封的嵩阳书院当过‘客座教授’。应天府书院和嵩阳书院都是北宋时期的四大书院之一,而当时的范仲淹已经是有名气的政治家和文学家了。又一次,他从商丘到登封路过伊川时,拜谒了姚崇墓,受到姚崇启发,第一次产生了将母亲移葬此地的想法。公元1031年,范仲淹从姚崇墓的一侧买地半亩,将母亲从应天府迁葬到了这里,为了不使母亲孤独,特亲书父亲范墉的墓志铭一同葬入母亲坟中。”范仲淹的第28代孙、80多岁高龄的范章老人在伊川县伊龙国际大酒店的“范仲淹归宿解读”,确实让笔者对伊川范氏墓地有了进一步的了解。

此外,唐朝名相姚崇墓就在范仲淹墓园东边三四百米的地方,姚氏后裔于2010年为墓冢圈起了围墙,并修建了纪念祠堂。姚崇和范仲淹有着相似的人生经历,姚崇祖籍河南陕县,其父去世后,母亲改嫁到一个姓黄的人家,后来姚崇当了宰相,曾问母亲:“将来百年以后是否与父亲合葬一处。”其母回答说:“人若有灵,纵隔千里也能相知,人若无灵,即便埋在一起也是枉然。”明白母亲的心思后,姚崇就将母亲葬在了洛阳万安山下。

范仲淹为什么不将母亲与父亲一起葬在苏州或者葬在山东长山?而是先葬商丘宁陵,后又迁葬洛阳伊川呢?笔者认为在安葬母亲问题上,或许范仲淹根本不曾有过选择苏州的念头。正是因为那里“风俗太薄”,才使他对“少长北地”有着浓厚的情感,时常流露在诗文、言谈之中。其实这是一种艰难而无奈的选择,其中交织着范仲淹悲苦的身世与那个时代极为复杂的社会伦理关系和宗法制度,也揭示了我国古代传统文化的复杂内涵。

“扯儿背孙”安葬模式的由来

走到范氏飨堂前,堂内悬挂的 “以道自任”匾额,为1901年光绪皇帝由西安返京路过洛阳时御笔所题。可惜的是,1992年元月20日夜晚,飨堂不慎遭遇火灾,毁于一旦。如今的“范文正公祠”是2002年在飨堂原址上重建的。

飨堂北面依次是范仲淹母亲谢夫人、范仲淹、其长子范纯佑的墓冢。随范玉峰女士及范氏家族的几个后裔绕着范仲淹的墓冢走了一圈,清风拂面,翠柏苍绿郁郁青青,我不禁为范仲淹耿直品德及一生遭到多次谪贬的坎坷命运感慨万千,心绪久久不能平静。

范仲淹墓园与传统葬式不一样。按传统丧葬礼仪,儿孙应在祖辈的下方,而范园的布局却是儿孙在上方。前来拜谒范仲淹墓园的人,无不对前兆域三代人的坟墓排列感到奇怪:范仲淹在前,母亲在中间偏东,长子纯佑在后部偏西紧靠着奶奶。这种排列与一般的坟墓排列有很大不同。范仲淹29代后裔范钦诚对此有独到的见解。他说,这种葬式为“携儿背孙”,意思是自己要“扯儿背孙”,让三代人永远不分开。

 “这是因为范仲淹工作太忙,他的母亲则由他的长子范纯佑陪伴,为此范纯佑还辞去一切官职专门照料奶奶。母亲曾对范仲淹说,养儿是为了防老,可你却没有时间照看我,都是纯佑照料我的,我很感激他,我老了后埋葬时要把纯佑放在我的上位,你放在我的下位。”守墓的范钦忠老人生前曾和我说,他是范仲淹的第29代孙,“钦”字辈,许营村三分之二的人都姓“范”,他们是范仲淹二儿子范纯仁的后代。这个村当时是范仲淹的第14代孙举家从江苏吴县迁来专门为范仲淹守墓的。

 晚年的范仲淹仍然处在贬官的命运里没有改变。皇佑四年(公元1052年),范仲淹64岁时,得到皇帝的准许后,辞去山东青州知州职务,到颖州(安徽阜阳)任职。范仲淹从青州出发到颖州阜阳赴任,途经徐州时,病情突然加重,于 5月20日在徐州病逝。

在《欧阳文忠公文集》封佚简中,欧阳修提到范仲淹临终前的遗言:“范公平生磊落,其终也昏迷,盖病之然。如公所示,其心未必不分明也。只是治命与母坟同域,此理似未安,如何?虽不可移,亦须思虑,后事皆托明公矣。”范仲淹临终遗言要求与母亲同坟域而葬,在以往的文献中虽没有记载,但欧阳修也不至于虚构事实。范仲淹临终前想到母亲,希望去世后仍能陪伴在母亲身边,正是他孤儿失怙,与母亲相依为命的感情归依,是最真实的情感流露。从这段鲜为人知的经历中可以知道文正公后来既没葬在苏州也没有葬在山东的原故。

范仲淹没有选择葬在苏州,而是选择了中原洛阳,其实还有另一个原因就是范仲淹的先祖是汉代的清诏史汝南范滂,他的十代祖范履冰在唐武则天时曾任宰相。除此之外,范仲淹生前曾几次向朝廷建议从开封迁都洛阳,他认为洛阳与开封相比,据险可守,更适合作为国都。虽然他的建议最终未被采纳,但他对洛阳始终情有独钟,也是他把归葬地选择洛阳一个重要源由。皇帝赐葬的几个传说版本

没有到范仲淹墓园探访前就听说这块墓地是皇帝赐给范家的。

2013年秋季,笔者从和赵沟、许营村的几位老乡交谈中晓得,“皇帝赐葬”的传说有以下几个版本。一种版本是:这里本来是大宋皇帝看中的陵园,后来发现前面的河叫曲水河,不吉利,就赐给了范仲淹。还有一种版本更离奇,说皇帝的女儿嫁给了范仲淹的儿子,一天,她哭着对父亲说,你把我嫁给了范家,他们家穷得连块墓地都没有,皇帝当然知道女儿的意图,就把这块墓地赐给了范家。另外一种版本也与宋朝皇帝有关。据说皇帝一般都有多处供选的陵地,当然最终选择的只有一处。范园所处位置早先是宋朝皇陵的选择地之一,后来皇帝看中了巩义的宋陵,这里就一直闲着,正好范仲淹向皇帝提出了选择墓地的要求,皇帝就把这块风水宝地让给了他的爱卿范仲淹。据考证,大宋皇室同范家根本就没有这份姻缘,也没有皇帝赐葬的史料记载,但老百姓似乎不在乎这些,他们说的有鼻子有眼,好像亲身经历的一样。

“1052年5月20日,范仲淹病死在徐州,其子护帷还洛,当年12月份被当时的皇帝赐葬在其母亲身旁。这是有据可查的。”范仲淹归葬万安山后,长子纯佑、次子纯仁(任过宰相)、三子纯礼和四子纯粹及九孙、六曾孙也葬在他母亲的周围。靖康之乱后,范氏家族后裔纷纷南迁,从此附葬中断。


北宋灭亡后,范仲淹的孙子辈以及曾孙辈在战乱中回归苏州,之后在南方四处发展。由于后代南迁,万安山的范家祖坟历数百年乏人祭祀,荒草野藤,一片榛莽。明孝宗弘治四年(1491年),河南都察院右御史徐恪拜谒范仲淹墓,看到这里荒草萋萋、满园颓废、一派荒凉,连个守护墓园的人都没有,于是就给孝宗皇帝打报告。其后,明孝宗立即下达104号圣旨,命令苏州范仲淹的嫡孙来洛阳守墓。真有104号圣旨?范章老人很认真地说:“听起来104号圣旨像笑话,这可是千真万确的事!范氏宗谱上清清楚楚地写着呢。”最先来这儿守墓的是范仲淹的第16世孙范文成(又成),可他来这儿不到一年,因为不习惯北方的贫苦生活,带着家眷又返回了苏州。没有人守墓怎么能成?后来只好用抓阄的办法决定谁来这里守墓,结果第14世孙范昌期抓到了。范昌期来到此地后,就落户在墓园南面许营村,官府在墓园周围划出了不用缴纳皇粮的8顷祭田,每年春秋各祭祀一次。1938年之后,祭田被废,从此范氏后人改为每年清明节祭祀一次,沿袭至今。

隐匿在“神道碑”背后的秘密

范园内的七八通石碑是保存较为完整的艺术珍品,其中尤以范仲淹的神道碑,具有较高的研究价值和文物价值。

神道碑,指的是旧时立于墓道前记载死者生平事迹的石碑。多记录死者生平年月,所作贡献等。神道即墓道,碑,指的是立在墓道上的碑。

范园的神道碑,位于范仲淹墓冢前面20米处的飨堂西侧,全称“资政殿学士户部侍郎文正范公神道碑铭”,碑文着重记述了范仲淹的生平事迹。我走到用玻璃封闭起来的碑亭前,看得见碑额为龙首,正中系宋仁宗皇帝亲篆的“褒贤之碑”四个字。据史书记载,当年宋仁宗听说范仲淹病逝的消息后,非常难过,命令辍朝一日,以示哀悼,并追封范仲淹为兵部尚书,而且为神道碑题额。对范仲淹的“盖棺”之论,则由大文豪欧阳修撰写。

透过碑楼玻璃尽可能靠近这块穿越千年时光的神道碑,渴望它能带我走进历史深处,去寻访大宋王朝的神秘往事,可除了分辨出为数不多并不连贯的汉字符号外,一无所获,石碑上字迹漫漶,凭视力已难以辩认。

一段碑文两代恩仇。“这碑上的碑文和史书上的记载不一样,比书上少了20多个字。”范玉峰女士说,她从小就听父亲讲过不少关于老祖宗和这墓地的故事,但神道碑少字的事儿还真有点稀奇。有个来拜谒范仲淹墓的北京大学教授告诉她父亲,欧阳修写的这篇碑文上漏掉的那20多个字,说的是范仲淹与当朝的宰相吕夷简不合的事儿。

碑文真的有两个版本吗?是谁把碑文改了?范仲淹和当朝的宰相吕夷简究竟有多大的怨恨?返回北京后,我查阅了有关宋史资料得知,更动碑文内容不是别人,正是范仲淹之子范纯仁。他认为其父与碑文中所提到的“吕公”至死未尝解仇,对于欧阳修原文中所撰写的“欢然相得,戮力平贼,天下之士皆以此多二公”言语不能接受,就删去这一段文字。而欧阳修则对于范纯仁擅改碑文耿耿于怀,引为憾事。

上文所提到的“吕公”,实为当时与范仲淹、欧阳修等同朝为官且权势更大的宰相吕夷简。当时的朋党之争,一派即以吕夷简为首,另一派则以范仲淹为首。而范仲淹一派时势所然,始终处于下风。范仲淹屡遭贬谪,其中有两次都与吕夷简有关。第一次是因为郭皇后误伤仁宗皇帝之颈,被废掉皇后事件。以范仲淹为首的朝臣们出于道义,不同意下诏废除皇后,向皇帝进谏不成,就与其时的首辅吕夷简争辩,得罪了他。据《宋史·范仲淹传》记载,范仲淹等大臣于次日晨到待漏院准备向吕夷简进言,得到的却是被贬出京的诏书。仅为这么点事儿,范仲淹被贬“知睦州,岁余徙苏州……寻徙明州”。

范仲淹第二次被贬,也是因为他不满于吕夷简培植党羽,任用亲信,企图把持朝政的阴谋,向仁宗皇帝上书《百官图》,指其次第曰:“如此为序迁,如此为不次,如此则公,如此则私。况进退近臣,不宜全委之宰相。”加上范仲淹建议迁都洛阳之事,又与吕夷简发生激烈争执,吕夷简指范仲淹及其支持者为“朋党”,北宋时期的“朋党之争”即由此开始。结果是两败俱伤,吕夷简遭罢职在家,范仲淹被贬知饶州、再贬润州,又贬知越州。意想不到,吕夷简不久便官复原职,仍然做他的宰相,打理朝政。范仲淹却不停的在外任职转徙,漂泊不定。落到这般境地,无论是范仲淹还是他的家人还是他的支持者,能不与吕夷简结仇吗?

“欧阳修说范仲淹和吕夷简言归于好也不是没有一点依据,历史记载,当年范仲淹挂帅平定西夏,临行前先去拜见了吕夷简,而且公开说过:我和吕公之争都是为了国事,个人之间没有过节儿。另一方面,西征前,宋仁宗给范仲淹加官一级,吕夷简曾奏请皇上说,加官一级还小,应该再加一级。至于说两个人心里究竟是怎么想的,那就不好说了,但欧阳修这么写至少不能说是失实吧。”范章老先生的分析也在情理之中。

不可否认,欧阳修撰写这篇碑文时,的确非常难办。那时,吕夷简在朝中势力很大,不可冒犯,写范仲淹的一生,要涉及很多历史事件和人物,而涉及的人物当时很多都还在世。既要尊重事实,又要保全自己,欧阳修因而用了两年时间才完成碑文。相比之下,那篇流芳百世的《醉翁亭记》估计要比写范仲淹这篇轻松得多。

据后人评价,神道碑文“叙事精简,词语精练,过渡自然,详略得当。描写之生动、评论之中肯、说明之详尽、抒情之热烈,莫不浑然天成。”


尚无定论的范仲淹出生地

“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江上往来人,但爱鲈鱼美”,范仲淹为后人留下了众多千古传诵的名句和美文。然而,在他去世之后的数百年时间里,这位宋代大文豪究竟出生在何地,却成为后人争论不休的一个待解谜题。

范仲淹生于何时何地?据《宋史》记载:“范仲淹,字希文,唐宰相范履冰之后。其先分州人也,后徙江南,遂为苏州吴县人。”《范文正公年谱》记为“端拱二年八月癸酉二日丁丑以辛丑时生”,欧阳修为其所撰写的《资政殿学士户部侍郎文正范公神道碑铭》和富弼为其所撰《墓志铭》,对范仲淹的出生地也都语焉不详,不知何故。

在史学界曾流行两种说法:一是范仲淹生于苏州吴县,祖籍在今天陕西的彬县,理由是《范文正公年谱》有记载,范仲淹四代祖因战乱滞留南方,后定居吴县(今江苏苏州);二是出生徐州,理由则是依据范仲淹的父亲“范墉终于徐州节度掌书记任上。”其两个哥哥出生于此地,从而推断出也他生于徐州。

已故的《人民日报》总编辑范敬宜(1931—2010)在“《岳阳楼记》我心中的灯”一文里曾写到:我的祖籍是范仲淹的出生地苏州,《岳阳楼记》是家庭启蒙教育的重要课文,因此“童而习之”,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并深爱其文笔之优美。

然而,从上世纪90年代至今,又有了范仲淹出生在河北正定的说法。宋史研究学者方健曾在《文汇报》(1994年7月17日)上发表文章称:范仲淹出生在宋代河北路真定府(今河北省正定县)。并在《范仲淹评传》一书中写“范仲淹生平及其思想概论”时开门见山:“范仲淹,字希文,苏州人。宋太宗端拱二年八月二十九日(公元989年10月1日)诞生在真定府(今河北正定),其父范墉时为北道重镇成德军节度掌书记。”

此外,河北省正定县学者也列举了四条证据来论述范仲淹就出生于正定。其一,范仲淹在为其胞兄范仲温所撰写的《范府君(仲温)墓志铭》中有“考讳某,归皇朝,历真定府、武信军掌书记。”叙述,证实范墉曾在真定府当过小官;其二,范仲淹在给他哥哥信中说:“我本北人,北人淳厚。”;其三,范仲淹曾自述:“某生于唐虞(唐虞,当时泛指河北,传说宋有尧山,离真定府很近。)”;其四,曾和范仲淹共同镇守西夏的大将韩琦,曾在真定府为官的时候,他便致信韩琦:“真定名藩,生身在彼。自识别以来,却未得一到,谅多胜赏也。”范仲淹自报家门,在给好友的信中表达了自己对生身之地的怀念之情。

有河北媒体报道,范仲淹的母亲是正定本地人,范仲淹在正定出生后,在正定待的时间很短。范仲淹的父亲范墉是苏州人,在真定(今正定)任职时,妻子去世,留下两个年幼的孩子。范墉后娶真定县高平村的大户人家谢家女子为妻,并在高平村谢家居住,属于入赘。范仲淹就是范墉与谢氏所生。

“宋太宗端拱二年(989年)八月二日(9月5日),范仲淹生于真定常山(今河北省正定县),在百日时随家人去徐州。父亲范墉,端拱初年(988 年)赴徐州任武宁军节度掌书记(徐州军事长官的秘书),990年病逝。”正定县学者武威振整理的《范仲淹:晚归的正定人》,详细介绍了范仲淹的魂归过程和范仲淹的十大故事、十大功绩,已在《石家庄社会科学》杂志上全文刊登。如今,范仲淹已编入《燕赵廉吏》书中,并写进了《正定县志》。

 当今,“正定是范仲淹的出生地”一说,更得到了洛阳范仲淹思想文化研究会秘书长、范仲淹第28代后人范章老先生及家族的认可。“范仲淹生于正定,是我们家族公认的事实,不仅洛阳范氏宗亲承认,老家的范氏家族也对此认可。”河北南宫人、范仲淹嫡传第35代世孙、世界范氏宗亲联谊会常务副秘书长范祥科说得更具体:“我们祖辈流传,范仲淹出生于正定县高平村……”

 也有学者对“范仲淹出生正定说”持反对意见。认为宋太宗端拱元年(988年)范墉就到了武宁军任上(今江苏徐州),次年。也就是989年,怎么会在正定生下范仲淹呢?

编辑本段文字时,笔者特意百度搜索“范仲淹出生地”一词,出现的“范仲淹生于武宁军(治所徐州,另说是河北真定府)和“范仲淹正定出生”的词条甚多。

范园前兆域的坟墓是假的?

范仲淹在徐州病重期间,仁宗皇帝派人问候并赐药。按宋朝的规定,大臣临终前要留下章表,内容多是向皇帝提出对自己对家人的请求,于卒后上奏。而范仲淹在遗表中,先是谈了自己生平志愿,接着谈了自己做人的原则和忧国忧民的忠心;最后他请求皇帝要“上承天心,下徇人欲,彰慎刑赏,而使之必当;精审号令,而期于必行。尊崇贤良,裁抑侥幸,制民于未乱,纳民于大中。”这份600多字的遗表,除了谈论国家大事、治国之道外,只字未提个人和家庭的事。

范仲淹去世后,经过急送遗表、朝廷赐封等一系列程序之后,同年12月初,由范纯佑夫妇、范纯仁夫妇、范纯礼夫妇、張氏夫人及范纯粹姐弟等人将范仲淹与李夫人安葬在母亲谢观音墓南侧。

不过,近年来也有人质疑范前兆域三个坟墓的真实性,并且列出种种迹象,来证明范仲淹墓是后人伪造的,而真正的范仲淹墓在现在范园靠北500米的地方,和范园后兆域呈现东西向排列。  

倘若范仲淹墓是假的,那么这假坟墓是何人造的?何时造的?又为何造假呢?

有个范氏后裔在网上撰文称,经过调查论证,改变坟墓位置的时间应该在清朝雍正年间。他说,在1656年之前,范园内的所有坟墓位置是原始的、真实的,原来各个坟墓沒有墓碑,后来改变坟墓位置是添置墓碑引起的。说是17278(清朝雍正五年),河南知府张汉修茸万安山范氏家族墓地,刻制了宋参知政事范文正公墓碑、宋范文正公母秦国太夫人墓碑、宋范文正公长子监簿公墓碑、宋范文正公三子恭献公墓碑、宋范文正公四子朝散大夫侍郎公墓碑、明故南昌教授范昌期公墓碑。

传说,这些碑在山上刻好后,当时是用马车来运送的,每一辆马车上装一通石碑往墓地里送。由于当年雨水较大,导致墓地里土地松软,那时的交通工具又是没有轴承的木轮带铁錮的窄轮重车,这些载着沉重的墓碑的车辆还没有到达各自的预定位置,就都陷入松软泥地里,无奈只得将沉重的石碑就地卸下。时间久之官府不再过问,也没派人来将碑正位竖起,那时又没有吊车等起重机械设备,负责施工的人员,为应付差事,就地将碑扶起,在每一个碑后面堆起土丘成坟,之后将真正坟墓平掉就成了现在的状况。

另外,新安千唐志斋博物馆又征集到范仲淹继妻张氏墓志铭,其坟墓在范园东600米处。墓志记载这个妻子原是范家佣人,后被范家扶正,生有儿子范纯粹。有资料披露:1092927那天,范仲淹的续妻、范纯粹之生母张氏夫人去世葬入范园文正公墓东侧30步立穴。缘于张氏的墓志铭被发现,以及多座范氏先祖的墓被盗掘,从出土的墓志铭及位置来看,现在的范仲淹墓与当时的范仲淹墓的距离和方向并不吻合。

2010年到2016年,我曾多次在范园周围区域考查过,发现田地里盗墓的探洞甚多,屡次三番地发现新的探洞和碎砖瓦砾。不过,直至落笔之时,我还没有掌握强有力的文字和实物链,来佐证前兆域墓冢有假。有些事情我们不能只凭道听途说就妄下结论。

 范氏后裔伐树告状真相追踪

从范园前兆域走到后兆域,坟园里的几百棵树木都是碗口粗细,没有粗大的树木,我有点纳闷,自宋代建坟至今近千年了,范仲淹墓园的树咋都长不大呢?

陪我一起拜谒范园的范章老先生视乎看出了我的疑惑,边走边说:“范氏家谱上记载,明朝的时候这里栽了1000多棵松树和柏树,原来园内的柏树非常高大,墓园连同周围的田地收益作为供奉范氏祖先的支出费用,直到民国二十七年(1938年),当地政府要收墓园周围田地的税,范氏后裔不同意,决定到国民党中央政府去告状。为了筹集路费,家族的人就把墓园中的大树全伐了,只剩下前域东南角两株两抱多粗的柏树。”范章老人叹了口气接着说,历朝历代留下的规矩,墓地周围划出的一片田不用缴税,收获所得全部用来祭祀,所以当年的范氏家族决定告状,结果,“被家族推荐去打官司的人拿着卖树的钱住到洛阳抽大烟、买房子,置办小老婆……把告状事儿没放心上, 树都砍完了,状也没告赢。”

又听范钦诚说,过去这里满园都是合抱粗的松柏树,一棵挨一棵,有1000多棵,不管春夏秋冬,这里总是郁郁苍苍,雾霭缭绕,遮天蔽日。“现在看到的树,都是1938年伐树的当年又重新种的。”留下的两棵大柏树也在1958年大跃进时被砍掉。1960年许营村架电线又在坟园里伐掉15棵柏树当电线杆子用。

《范氏宗谱》上记载:“自文正公仕宗,先后四十年历中州而西夏。最因母氏谢夫人卒于任,遂卜葬之万安山,厥后文正公及诸子附焉。”范园最初非常大,由于历史原因多次毁坏并重修。元至正年(公元1347年)、明成化十三年(公元1477年)、明弘治四年(公元1491年)、清顺治十三年(公元1656)、清顺治十七年(公元1660)都进行过大规模重修。

新中国成立后,1963年范仲淹墓园被列为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06年5月25日,范仲淹墓园作为宋代古墓葬,被国务院批准列入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名单。

走出范园,站在一高处眺望,只见紧靠墓园左边有一条没有水流的深土沟自北而南蜿蜒而去, 墓园北面昔日郁郁葱葱的山体因私挖滥采变得满目疮痍,可以想象,当年范仲淹之所以在此选墓地,与背靠青山,水流源长是分不开的。星移斗转,历尽沧桑,河水已经没了,山也不青了……但范仲淹的墓还在,墓前的碑还在,欧阳修的碑文还在,“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还在,追古抚今,勉励着后人。

   编后:笔者曾多次探访范仲淹家族墓园,赴苏州天平山实地考证,采访多位范氏后裔,拜访专家学者,此文是汇集诸多资料撰写的,修订于2016年7月16日。微信号:NEWS986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