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大多数企业都会犯的错:频于管理,却乏于领导

 mentor007 2016-09-03

大多数企业频于管理,而乏于领导。
如果一个企业的经理人员管理行为过多,而领导行为过少,上下级的关系就会很紧张,上级在与不在,下级的表现判若两人。
本文从五个方面区分一下管理与领导。

1. 两个身份。

一位经理人有两个身份:一是管理者,二是领导者。
管理者注重效率,领导者注重效果。
管理者把事情做正确,领导者做正确之事。
管理者发挥作用的基础是职位权力(强制、惩罚、奖赏),领导者发挥作用的基础是个人权力(对下级的关照关爱、个人专长、智慧、人格魅力)。

大多数企业都会犯的错:频于管理,却乏于领导

2. 两个循环。

管理循环:计划—实施—检查—改善;
领导循环:愿景—动员—展开—学习。
管理循环就是指PDCA,闭环管理。
领导循环是通过愿景来感召人、激励人、鼓舞人,使人们能够自动自发,并通过自主学习来推动工作进程。改善 学习,才是高质量完成任务的根本保障。

大多数企业都会犯的错:频于管理,却乏于领导

3. 两种行为。

管理行为:关注计划与预算,组织及配置人员,控制过程并解决问题;
领导行为:确定方向,整合利益相关者,激励和鼓舞下级。
管理行为重在建立秩序,领导行为重在产生变革。

大多数企业都会犯的错:频于管理,却乏于领导

4. 两种认知。

领导认知:外圆内方,领导者的主导行为是激励追随者意愿、培养追随者能力。领导者的变革逻辑是先有感受再推动变革。
管理认知:外方内方,管理者的主导行为是强化职责、执行制度。管理者的变革逻辑是先有理性分析再发动变革。

大多数企业都会犯的错:频于管理,却乏于领导

5. 两种实践。

管理行为,往往产生对立关系。管理行为组织化,是指在处理问题时,要依照企业标准而非个人好恶来做决策,避免下级把矛头对准上级,认为是上级个人有意难为他。
领导行为,往往产生追随关系。领导行为个性化,是指对下级的关心、爱护可以有自己的风格。管理行为都是相似的,而领导行为各有千秋。

大多数企业都会犯的错:频于管理,却乏于领导

清晰界定管理与领导,进而平衡好管理与领导的关系,经理人的工作就会张弛有度、游刃有余。
请惠存下图。

大多数企业都会犯的错:频于管理,却乏于领导

本文作者:南开大熊
更多职场技巧、职场技能视频,请添加微信:Xianmige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