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文魁大脑读书会2016】 薛莲 第57本/100《斯坦福极简经济学》1

 乔易那多 2016-09-03

《斯坦福极简经济学》,阅读第1天

阅读时间:2016年5月17日,20:30-22:00,1.5小时

阅读书本:《斯坦福极简经济学》,作者:【美】蒂莫西·泰勒;湖南人民出版社;P1-P34;

阅读目标:学习经济学的基本原理,以期运用于日常经济问题的解读

阅读方法:精读

阅读感想:

本书的作者蒂莫西·泰勒,是《经济学原理》的作者。功力深厚!可以将复杂的经济学原理讲解得这么透彻!从一开始的简约易懂,到逐渐深入,读来并不太艰难,这里没有什么太花巧的方法,主要是举例,举一些简单易懂的例子。相比《牛奶可乐经济学》之类的作品,我更喜欢这本书的叙述方式,简约而不简单,生动而不失原味,来龙去脉交待得清清楚楚。对于这样的著作,是值得花更多时间去品味、咀嚼的。

很久没有读到这样好的有关经济学的作品了,很多的原理也是时候温故而知新了,花些时间多记一些笔记留待日后翻看。



人财物在三个市场的流转

阅读笔记:

序言

我希望你正在阅读的本书可以传授微观经济学和宏观经济学中有用的知识。

经济学不是一套答案,而是追寻答案的架构。

微观经济学从个人、企业的观点展开研究,宏观经济学则是探讨经济的整体观点。有一个古老但贴切的比喻:宏观经济学就像在看森林,而微观经济学则像看个别的树木

《微观经济学篇》

第一篇,人们卖弄的经济学原理只有50%是正确的

赫伯特·斯汀曾说:“对公共政策作出建议的经济学,大多只用到大学入门课程的程度。

你只需要搞懂经济学家的思考模式就够了。

三个问题:

1、社会应该生产什么?what

2、应该如何生产?how

3、谁来消费所生产的东西?who

这3个问题是每种经济制度乃至每个社会的基础,寻找问题的可能答案时,沿着一条光谱来思考是有帮助的。光谱的一端是政府完全管制:政府机关决定生产什么,如何生产以及谁来消费。在光谱的另一端,你可以想象有一个社会,由个人决定这三个问题的所有答案。当然,在真实世界里,只有极少数的社会处于这两个极端。

经济学不是水晶球:经济学家不是算命师,无法预测可能会影响经济体的消费或生产的每项因素

应该严肃看待“权衡取舍”。

经济学家关心的是统计受到伤害或帮助的所有人,而不只是新闻报道里的几张面孔。

自利是组成社会的有效方式。

经济学始祖亚当·斯密曾说……被一只看不见的手引导……借由追求自身的利益,他频繁地促进了社会利益,比他认真设想促进社会利益还有效。

所有成本都是机会成本。当你做一个选择时,你没有选择的东西就是经济学家所谓的机会成本

真正的成本不是你已经花的钱,而是你放弃的东西。用机会成本来思考,将包含没有用钱来衡量的成本。例如,你是全职大学生,放弃了可以用来做其他事的时间(包括工作赚钱),这个机会成本就是你上大学的成本之一。

没有哪个人可以得到想要的每一样东西,也没有哪个社会可以得到想要的每一样东西,因此取舍是不可避免的。问题在于如何协调决定生产什么、如何生产以及为谁生产。

理解:我的理解是因为不可能完全按己心来获得,所以在制定政策时,必须权衡得失,进行有利自己的取舍。

第二篇,做自己是最适合做的事,就有更好的生产力

我们现今的世界,即使是看起来简单的消费品,也经常通过一个涉及全球的复杂过程来生产。

分工,为生产商品的厂商与国家经济创造了显著的经济利益;

分工,使工人能聚焦于他们最适合做的事;又使企业能充分利用当地资源;分工使企业得以用规模经济来说明大厂相对于小厂可以用较低的平均成本来生产。

分工不只在一家厂商内部发生,也在一个社会甚至国与国之间发生。你可以购买那些内含各种不同知识的商品,然后借由你高度专业的工作来支付这些消费。市场经济就是协调这种经历分工的社会机制。

分工增加企业国家以及全球经济的产量。就跟工人或企业一样,国家也可以发展专业化的技能与专长。

但整体而言,每个国家专精于特定产品乃至特定服务,这样的分工对所有参与者都更有利。

思考:完全实现全球化,当然是越多越好!但是国与国之间也免不了PK?

关于“高度分工的社会”的比喻:

想象一下整个社会生产的所有商品可以收纳在一个仓库里,当你生产出某样东西就把它带到前门入库;当你想买某个东西就绕到后门取货。产生的现象:

1、进入仓库的东西跟离开仓库的东西必须是一样的;

2、生产或储存一个没人要用或没有特别功能的商品,是没有意义的;

3、还有一个要避免发生的情况是很多人在仓库后门等待某个买不到的商品。

在市场经济里,送进仓库及从中取出的商品价值,是由供给与需求决定的。

第三篇,市场均衡点并不表示人们对结果感到满意

根据家庭和厂商这两个群体之间所经过的三个市场--商品、劳动力与资本--中的商品、劳务与付款流程,来描绘整体经济。

理解:即人、财、物分别在三个市场间的流动。

关于交换价值与使用价值两个概念的比喻:

“钻石与水的矛盾”这个说法出自经济学家始祖亚当·斯密,

钻石有很高的交换价值,如果你有一颗钻石要交易,那么你可以换到很多钱,但暂时没有很高的使用价值,既不能吃,也不能修剪你的篱笆,当作镇纸也很难用,基本上就是无聊的奢侈品。相反,水是生活基本必需品之一,有很高的使用价值,但非常便宜。在正常情况下,它的交换价值相对较低。

当经济学家谈到价格时指的就是交换价值。

经济学家注重每样东西的价格(即交换价值),却不在乎其内在的使用价值。

价格是视世界上的供需互动。当经济学家谈到商品的需求时,指的是商品价格与需求量之间的关系。通常来说,当商品价格上涨时,需求量便有下滑的倾向。

“替代效应”,当商品价格越来越高时,人们可能会拿其他商品取而代之。“收入效应”,当商品价格上涨时,你的收入的购买力降低,因此你不能像过去一样,每样东西都买,你会买较少的东西,或是同样的东西少买一点。

重要的是,当经济学家用到“需求”与“需求量”这两个专有名词时,别将这两个名词搞混了。

“需求量”是指在某一特定价格下人们想得到该商品的特定数量;“需求”则是价格与需求量之间的关系,指的是在任何可能的价格或每种价格下,人们想要该商品的数量是多少?从图表来看,需求量是一个点,而需求是一条曲线。

当经济学家谈到需求变动时,是指在同样的总量下,整条需求曲线向上或向下移动。

供给是指商品的供给量与价格之间的关系。当商品价格上涨时,供给量也容易上升,需求曲线向下倾斜,而供给曲线向上倾斜。

供给量是一个点,而供给是一条曲线。

供给增加时,整个供给关系必须移动,以便在每种特定价格下,供应更多的数量。

当供给量上升且需求量下降时,在某个点上,比萨的需求量会等于供给量,这个点就称为“均衡点”。

如果商品的价格高于均衡点,那么该商品的供给量将超出需求量,东西将开始滞销;为了清除库存卖家必须开始降价,直到人们愿意购买。

如果商品价格落在均衡点下方,那么需求量将超出供给量。此时,人们往往排队抢购该商品,供给者发现此现象便会开始提高价格,结果导致需求量下降,供给量开始上升,直到这两种数量再次相等,且价格达到均衡点。

需求或供给的任何改变(记住是整条曲线的改变),都将使均衡点发生位移。

考虑需求,考虑供给;从均衡点出发,思考需求或供给位移时会发生什么,思考新的均衡点会出现什么样的新价格与数量。供给与需求是一个架构,用来讨论市场如何决定价格和数量,以及这些市场价格与数量为什么会改变。

供需模型可以用来描述世界各地、历史上各个不同时代以及从铅笔到比萨的各式各样商品的市场。

第四篇,在任何情况下都必须有所取舍

价格上限造成供不应求:

如果你设定的价格上限低于原本的均衡价,那么,需求量上升,供给量下降,结果就是供不应求;政府可以抑制价格,但是在一个自由社会中,无法迫使卖家进行大量生产,而且各种规避价格上限的方式也不易管理。

价格下限导致供过于求:

无论政治意图为何,供给与需求的力量是不可避免的,设定价格下限会产生后续影响。

如果你设定的价格在均衡点上方,供给者会很乐见,供给量就会变多;然而,需求量会因此变少,结果造成供给过剩。

价格下限与上限在学理上并不是最好的政策工具,却是官方最倾向采取的方案。价格下限与上限看起来像是零成本的政策,因为政府不需要增加支出或减税,事实上价格管制会掩盖成本。

第五篇,增加的生产成本可以转嫁给消费者吗

需求弹性的定义是需求量变动的百分比除以价格变动的百分比。

供给弹性的定义是供给量变动的百分比除以价格变动的百分比。

需求弹性:

1、需求无弹性的商品,弹性小于1。在需求无弹性的情况下,需求量变动的百分比会小于价格变动的百分比;

2、需求有弹性的商品,弹性大于1。根据公式,需求量变动的百分比会大于价格变动的百分比;

3、需求单一弹性的商品弹性等于1。当商品需求量变动的百分比刚好等于价格变动的百分比时,我们说它是单一弹性。

供给弹性:

供给无弹性的商品弹性小于1;供给有弹性的商品弹性大于1;供给单一弹性的商品弹性等于1。

判断原则:

1、若需求无弹性,提高价格会带来更多的营收;若需求有弹性,则否。

2、短期而言,需求与供给常常是无弹性的;长期而言,则是有弹性的。

当需求无弹性时,增加的生产成本往往可以转嫁给消费者;当需求有弹性时增加的成本,就会由生产者承担。

如果你去思考需求与供给在任何特定情况下有无弹性这个基本概念,那么你将可作出有凭有据的预测。



供需曲线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