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UC头条:美联储短期加息再次升温 美元或掀第二波升浪

 昵称32559306 2016-09-03

专栏作家吕梓毅撰文指出,近期市场对美联储短期加息讨论再次升温,从最新利率期货数据显示,短期内(年底前)加息机会愈来愈高。那么,随着美联储再次起动加息进程、息口回升的大环境下,美元走势将何去何从?会否最终出现本栏较早前提到的美元第二波升浪呢?这篇文章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美联储主席耶伦在Jackson Hole全球央行年会上的讲话,以至随后副主席费希尔(Stanley Fischer)的“鹰派”补充言论,瞬间令市场对美联储短期内加息的预期再度升温。

从最新利率期货数据显示,在今年余下3次的美联储议息会议上,美联储加息机率从6月底至7月初(即英国脱欧公投结果初期)的0%(即无机会)至约10%低位,反覆回升至近期逾四成及六成高位。

由此观之,若美国随后公布的数据,尤其是周五的就业报告持续强势(见是日〈信图分析〉),美联储稍后再次起动加息进程的机会确实不低。

事实上,虽然费希尔并不认为美联储现时加息步伐滞后(Fed isn't behind the curve),但他亦认同美国已接近全民就业;从目前甚低的失业率及核心个人消费支出平减指数的通胀数据推算,根据泰勒法则(Taylor's Rule),目前联邦基金利率应为3.46厘,较现水平高出近300个基点,创有纪录以来的最大差距(即使利用其他通胀数据,如消费物价指数或核心消费物价指数,货币政策滞后情况依然严重),足见美联储加息步伐确实有Behind the Curve之疑。

经济各阶层杠杆不减反增

从伦姨以往多次“搬龙门”的纪录,货币政策滞后于形势不会令人意外。当然,伦姨“搬龙门”延迟加息步伐,背后原因相信来自以下两个“双高”现象。

其一,高杠杆。金融海啸后,美国多个阶层包括消费、商业和企业等,不但没有落实去杠杆(deleveraging)行动,反而在这7年的异常低息环境下不断增加借贷,令多个经济阶层杠杆水平回升至(甚或高于)金融海啸前高位。

截至今年第一季,美联储、消费、家庭、商业和企业5个经济层面,合并未偿还债务高达54.6万亿(美元.下同),较2008年底多出13.3万亿元(增加32%,按年升约4%),每年增速远高于同期经济增长。故此,若美联储以正常步伐加息,势必对这些阶层带来极大的去杠杆(还债、还息)压力。顺带一提,截至今年第二季,美国财政部的利息开支已攀升至4700多亿元历史新高。

其二,高美元。2008年底金融海啸后,美元汇价强弱,往往与央行量宽进退和力度有密切关系。简言之,美联储推新一轮量宽期间,美元通常会受压;反之,接近或完成量宽措施时,美元普遍走强。

故此,美联储于2014年初开始启动“收水”(tapering)后不久,美元便开展一个明显升浪,直至2015年初(随后美元指数大部分时间在94至100水平高位徘徊至今)。当然,其他主要央行尤其欧洲和日本在期间继续(加码)量宽,亦令美元走高压力甚大。

货币政策滞后形势

那么,为何伦姨对美元走强如此顾忌?强美元除了影响美国企业出口竞争力,进而冲击企业盈利和整体经济表现外,更有可能引发金融市场动荡。读者若有留意去年第二季至今年初,环球金融市场尤其新兴市场风雨飘摇,很大程度与美元强势有密切关系。

总括而言,2014年中至2015年初美元展开第一波升浪后,美元指数曾由80以下的低位飙升至100水平(累升逾25%),触发商品及原材料如石油价格显著下跌,一方面引发物价下行压力;另一方面,由于新兴市场多国有巨额美元借贷,经济也极依赖商品出口,经济势必承受庞大压力,引发资金逃离新兴市场,并出现去年中至今年初金融市场异常动荡的走势。

受高杠杆高美元困扰

从另一个角度看,美联储的货币政策似乎已由data dependent转化为market dependent。

由此可见,美联储顾虑到高杠杆和高美元的两大因素,故此一直“搬龙门”延迟加息进程,直接造成今天美联储货币政策滞后于形势。当然,某程度也令美元汇价至今仍然在大范围内区间“发上发落”。

那么,美联储短期内开展加息行动,会否令美元重展明显的升浪呢?

美元短期料轻微走强

短期而言,本栏相信机会不高,皆因前述的两项顾虑(即高杠杆、高美元因素),依然影响美联储决定往后加息的步伐(即加息步伐将十分缓慢)。故此,美联储短期内的加息行动,只会令美元轻微走强,极其量回升至近100的徘徊区顶位置而已。

不过,从中长期角度看,由于汇价强弱始终与央行量宽力度(印银纸速度)有着密切关系,即使美联储继续放慢加息步伐,但由于欧洲和日本进一步加码量宽的机会依然甚大,在此消彼长情况下,美元最终相信将会出现第二波明显的大升浪(在明年?)。(文章来源:hkej)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