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全文 (共2页) 给诸位同仁分享下,自己经常分不清的,满珍贵的哦~~~阵发性室性心动过速与伴有室内差异性传导的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的鉴别 1.室上性心动过速伴有室内差异性传导时,其QRS波群多呈右束支传导阻滞图形,电轴在0~+1000之间,V1呈三相(即rSR′或rSr′型),且开始为一r波;起源于左室的室性心动过速,其QRS虽亦可呈右束支传导阻滞图形,但V1多呈双相(即qR、RS或QR型),且常有一小q波。室性心动过速的QRS波群多呈左束支传导阻滞,其电轴多在-1500。 2.如在连续快速畸形的QRS波群上发现有缓慢而节律规则的窦性P波混入其中,则提示为室性心动过速。又如偶见心室夺获和室性融合波者,亦有利于室性心动过速的诊断。 3.如在心动过速终止后的第一个窦性心搏,其PR间期有延长,则说明房室交界区已被一个室性异位激动部分穿透(逆向以隐匿性传导),故提示为室性心动过速。 4.按摩颈动脉窦(以右侧较敏感),可能终止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而不能终止阵发性室性心动过速。按摩颈动脉窦时应注意:在老年人容易发生脑血管意外,甚至心搏停止,且不宜两侧颈动脉同时压迫。 5.采用以下方法可以显示P(或P′)波,有利于鉴别诊断: ①将胸前导联的胸前探查电极置于“心房导联”点,即右侧每三肋间隙靠近胸骨边缘处,作心电图描绘。 ②采取“S5导联”,即将心电图Ⅰ导联的右手电极板置于胸骨柄,将左手电极板置于右侧第五肋间隙靠近胸骨边缘处,作心电图描绘。 ③加做食道内或右房内心电图。 6.结合临床其他表现来鉴别诊断: ①室上性心动过速常见于无器质性心脏病的人,且多有反复发作的既往史;而室性心动过速多见于器质性心脏病的患者以及洋地黄、奎尼丁中毒等时。 ②室上性心动过速时,心尖第一心音增强且固定不变;而室性心动过速时,心尖第一心音强弱不等。 QRS心动过速----室速、室上速伴差传及预激合并房颤的鉴别 ① 宽QRS心动过速首先考虑室速 ② Brugada标准: A是否V1-V6QRS波主波均向下?若是,诊断室速 B是否V4-V6QRS波主波均向下?若是,诊断室速 C胸前导联的RS间期(R波起点到S波最低点)是否>100ms?若是,诊断室速 D是否存在房室分离或者室房传导阻滞?若是,诊断室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