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家庭医生签约负责制的思路

 你是不一样 2016-09-04

家庭医生签约负责制的思路

 

本轮新医改以来,家庭医生签约负责制一直是一个焦点,据说签约后家庭医生会负责任地督促患者锻炼身体,甚至有保险公司为患者办理健身卡的美好故事,前景似乎很美好。

 

所见的论述均讲两个相互制约的方面,一是家庭医生负责控制医疗费,二是患者方有权选择与哪一个家庭医生签约。

我们来分析一下这种“相互制约”。家庭医生负责控制医疗费,医疗费越低其收入越高,其权力大得很,可以决定患了疾病的人是否可以得到“好的治疗”(向上级转诊)。虽然患者有权选择家庭医生,但各个家庭医生利益一致,很容易串通,形成“价格联盟”,划分“势力范围”,天下“乌鸦”一般“黑”,患者到哪都一样。而且个患者能够选择签约(最少一年吧)的家庭医生只能是邻近的几个,第三,每年集中签约,使买方选择次数”与“卖方改变机会数”之比太小。这样,形不成“市场选择”,基本只是“单方制约”,形不成“相互制约”,费用一定可以控制下来,但受害的是患了疾病的人。

试想,如果允许格力、海尔、海信、美的、志高等名牌肆意合力抬高空调价格,纵然还有众多小品牌,也必然是消费者的夏季噩梦。

 

靠居民选择签约不行,还需要靠政府考评。家庭医生不仅要控制费用,还要保障居民健康,不仅要有前者的考评,也应该有后者的考评,这就涉及到居民健康的量化分数问题。一般来讲,健康促进措施的效果是长期之后显效的,似乎难以以此对当前的家庭医生进行工作考评,但,对疾病高危人群的健康促进措施的显效也许不需要太长的时间,而且疾病治疗效果大部分是短期显现的,从这个角度讲也许还是能够以居民健康指数变化考评家庭医生的。

那就应该这么做:系统化地制定人体所有部分的稳态健康量化指标,如:从指到肢的肌力损伤积分;心功能等级积分;冠脉病变等级积分;心律失常等级积分;脊柱功能损伤积分;皮肤瘢痕及其他异常积分;骨骼(从头到脚)损伤积分;骨骼肌损伤积分;口(包括牙齿、牙床、颊、腭、唇…)损害积分;鼻子损伤积分;肺功能异常等级积分;…………这是一个繁杂的工程,但在当前信息技术条件下,也许是可行的。按照损伤在功能和心理上对人的影响制定分值,最后得出每一个居民的“稳态健康分值”,根据每年居民健康分值的变化,来对家庭医生进行考评。

这样,“费用”和“效果”双向考评,才是公正的。

 

即时这样能够实施成功,还有一个问题,家庭医生做“控制费用”和“保障健康”工作,需要对临床各个专科的知识都相当程度的掌握,不然,就不知道医院医生的措施对还是错,就和当前的患者家属负责一样,不能“以脚投票”来有效地监督医院医生,“大处方”、“大检查”、“大手术”,仍不能纠正。现实是,即使是医院医生,对于非自己专科的疾病诊疗知识,对于诊疗措施的选择、实施,也是“隔行如隔山”。所以,家庭医生负责为患者选择医院医生,和患者家属负责没有太大区别,几乎不能够起到监督医院医生的作用。一听说是“医生”,就认为他对医疗知识(各科的)都了解,能够负起责任,是陈旧的老农思想。

“路”还可以再往前走,临床医疗有“多知识、浅理论、重操作”的特点,这么说来临床医疗知识应该是易学的。之所以临床医生学习非常艰苦,各级医生水平差别很大,一个重要的原因是没有“简、明、全、诚”的临床医疗知识教育。我们的医学教材讲了太多的深层理论研究,而对于临床措施需要的知识点,并没有讲明、讲全;我们的带教医生老师,能够滔滔不绝地讲很多话,而对于临床措施需要的知识点,却不愿涉及。在政府主导下,这个问题是可以解决的。但这个问题解决了,有普通阅读能力的人学习临床医疗知识与家庭医生没有太大的差别,而且为评价医院医生的诊疗而学,大多只需挑选自己所患疾病的若干“点或片”知识即可,又何必要家庭医生呢?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