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七篇章 奉 奉公就是奉公行事,不徇私情。《尚书》中说:“以公灭私,民其允怀。”武则天制定的《臣轨》中说:“人臣之公者,理官事则不营私家,在公门则不言货利,当公法则不阿亲戚。”“奉公”是对官吏作风的较高要求,它一方面与“守法”相关联,另一方面与廉洁不可分。守法,就是要严格自律,不执法犯法;廉洁,就要克制私欲,清白不污。在现代社会,奉公更多地表现为爱护集体事业,以国家和人民的利益为重,守法与廉洁乃是奉公的基本要求。
出处:《尚书·周官》 大意:以公心灭私情,民众才会心悦诚服。 234.大义灭亲。 出处:《左传·隐公四年》 大意:真正的公正廉明者甚至可以不顾亲属的利益。
出处:《左传·僖公九年》 大意:对公家有利的事情,只要知道了就没有不去做的,这就是忠。 236.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 出处:《论语·子路》 大意:统治者如果自身品行端正,即使不发号施令,老百姓也会跟着行动;统治者如果自身品行不端正,即使发号施令,老百姓也不会顺从。 237.上有好者,下必有甚焉者矣。 出处:《孟子·滕文公上》 大意:地位高的人有什么喜好,那么在下面的人肯定会更加喜好。 238.刑过不避大臣,赏善不遗匹夫。 出处:《韩非子·有度》: 大意:惩罚有罪过的人,即使大臣也不能放过;赏赐做好事的人,即使平民百姓也不能漏掉。 239.公生明,偏生暗。 出处:《荀子·不苟》: 大意:公正就政治清明,偏私则政治黑暗。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