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笔·记 如果不给你任何参考,你如何理解坚持与自制力? 笔记君问过一些朋友,大多数的人或许会这样说: 一个人看起来更好的控制他的行动与情绪; 可能可以更好的执行他的工作,更稳定完成他的目标; 另外这个人能够抑制住自身那些负面和消极的欲望,情绪,和行为,在负面的环境里耐得住寂寞,不随波逐流; 总之,这些词应该是一个好词。 或许,今天我们应该换一个角度来看这些词。 笔记君承认上面这些解释可以概括出一些状态,请注意,这里是概括,也就是我们对那些具有坚持与自制力的人做一个状态总结,似乎符合以上这些状态的人可以称之为拥有了自制力。 问题来了,这样的自制力可以被学习和训练么? 当你竭力克制自己的欲望或者强迫自己去做毫无兴趣的事务时,你觉得体会到了自制力的存在么?你只会感到无助和厌恶,你甚至会怀疑这种克制与强迫本身是不是一种罪过。 这不是真正的自制力,或者我们对自制力的理解本身出了问题:自制力不需要让人痛苦或者需要付出什么艰苦卓绝的努力才能实现,如果一个人看起来非常努力并且克服本身的本然去做,那么这种自制力属于假性自制力。 举一个简单的例子: 当博客兴起的时候,许多人会去开一个博客,然后坚持去做这件事,但不久之后就会发现,一些人依然在写,还有一些已经不见了;而在依然在写的一部分人中,有人是愉悦自然地写,另一些或许是克制自己不愿写的欲望,坚持在写,请注意,后一种其实就是假性自制力,也许也符合上面描述的那几种状态,但归根到底是不愿意了,最终还是离开。 同样的道理,在公众号出现的时候,也会形成一股风潮,但慢慢沉淀下来,和博客是一样的光景。 其他的事情上。道理也是差不多的。 真正的自制力是一种内心价值观的认同,是一种思维,也是一种习惯。最重要的是,这种力是不费吹灰之力,自然而然的存在。 喜欢喝酒的人从来不认为喝酒需要自制力;喜欢打牌的人也不会思考打牌需要自制力么;同样,舞友,歌友都是如此,他们自身的价值认同就是最好的自制力。 也许,现在你有一点点清楚:一个专注看书的人,一个投入唱歌的人,一个安静写作的人,具有共同的属性,专注于当下这件事,而在做这件事的时候并没有传说的坚持再坚持、克服诱惑,没有那么多困难,仅仅是专注于当下,这就是自制力的本质。 如果一件事让你很痛苦的去做,毫无疑问不会有好的结果,即使你会被外界看起来多么有自制力,而其实你离那种快乐愉悦的享受非常遥远。 感到愉悦的自制力才是真的;如果你整天哀声叹气的貌似坚持,得到的只会是不快乐,这样的自制力不要也罢。 世界很大,努力寻找属于自己经过权衡,值得去做的事,并且获得内心的愉悦,而且对他人稍稍有些益处,最底线是无害,那么,在别人眼里你是在自制,而你却是在享受这样做的快乐。 觉得苦的坚持与自制,都可以尽快放弃,这就是今天笔记的重点句。 你一定有值得享受的坚持与自制在不远处等着你,不信,你去尝试一下!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