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G20国宴瓷,件件源于一首诗!

 hyd129 2016-09-06

半年以前,上海江东书院与玛戈隆特骨瓷创始人赵春阳,一起策划G20国宴瓷。大家一致主张,要让中国传统文化融入其中,运用瓷器这一中国元素、中国语言与世界对话。G20此次在杭州举办,杭州是中国人最喜欢的城市,那里有看不尽的湖光山色。在杭州,在江南,在中国,更有无数美妙动人的辞章。这些都巧妙地融入了国宴瓷,且听我们一一道来。


八、“月出惊山鸟”之对杯




鸟鸣涧

(唐)王维


人闲桂花落,夜静春山空。

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


看到这对茶杯上的灵动活现的鸟儿吗?还有茶杯身上金粉点点的桂花?她的创意就源于唐代著名诗人王维《鸟鸣涧》。这首诗写于云溪别墅,在今绍兴县东南五云溪,即若耶溪,与杭州咫尺之遥。


七、“几回疏雨滴圆荷”之壶




浣溪沙

(宋)晏殊


小阁重帘有燕过,晚花红片落庭莎。

曲阑干影入凉波。


一霎好风生翠幕,几回疏雨滴圆荷

酒醒人散得愁多。


看过《红楼梦》的人估计都记得,林黛玉说最喜欢李商隐的“留得残荷听雨声”。诗是好诗,但用在重要宴庆场合,显然不合适,所以我们用了“几回疏雨滴圆荷”的意境,发现壶的顶盖提揪似水滴、而壶身似荷叶吗?


六、“人与花心各自香”之茶杯




木犀

(宋)朱淑真


弹压西风擅众芳,十分秋色为伊忙。

一支淡贮书窗下,人与花心各自香。


木犀,又称木樨,就是桂花。茶杯盖子上的一支桂花,似乎给茶汤增加了无穷的韵味。“折桂”还有高考考中的意思,唐代大诗人白居易写过,“桂折一枝先许我,杨穿三叶尽惊人”。百花之中,不但高雅,而且富贵,恐怕只有桂花了。


五、“青山隐隐水迢迢”之汤盅




寄扬州韩绰判官

(唐)杜牧


青山隐隐水迢迢,秋尽江南草未凋。

二十四桥明月夜,玉人何处教吹箫?


这首诗写是虽然是扬州,但杭州和扬州,气质上当有许多相通之处,难怪杭州有西湖,扬州有瘦西湖。看到这个汤盅上的桥和青山隐隐、白水迢迢了吗?白水,用留白来体现,比有些瓷器傻乎乎的写实照片,要美许多,意境也空灵很多。


四、“淡妆浓抹总相宜”之菜盘



饮湖上初晴后雨

(宋)苏轼


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

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


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话是这么说,但在我心目中,淡妆,而不是浓抹,更适合于西湖。就像我们心目中的西施应该淡雅一样。这套国宴瓷器在淡妆和浓抹两种风格中,我们选择了淡妆。用莲子青为底色,空间留白很多,让人想象无穷。


三、“绿杨阴里白沙堤”之月光果盘




钱塘湖春行

(唐)白居易


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

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

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

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


这是国宴瓷中的一个较大的器皿,也是唯一用了西湖全景的场合。在青山绿水中突出了杨柳,当然一如既往的还有桥和桂花。在用西湖景色的时候,我们拒绝了照片式的实景,求古朴不求现代,求韵味不求写实。


二、“最好长桥明月夜”之高足冷碟




夏秋之交小舟早夜往来湖中绝句

(宋)陆游


城南天镜三百里,缭以重重翡翠屏。

最好长桥明月夜,寄船策蹇上兰亭。


很多人说,这组瓷器最有动感,桥上四个冷碟,恰似半轮明月,从天边缓缓升起,慢慢运行到天际的那一头。断桥,名断而实连,承载了时光的变化。翡翠色的桥梁,又像屏风,浓缩了整个苍穹。


一、“最忆是杭州”之尊顶盖




忆江南

(唐)白居易


江南忆,

最忆是杭州。

山寺月中寻桂子,

郡亭枕上看潮头。

何日更重游?


杭州有西湖,有白堤,有三潭印月,还有值得细细寻找的桂花。看到这些景致了吗?那提揪上的三潭印月,可是工匠精神的代表。提揪高5.5厘米,直径1.5厘米,上下两层共开了11个通透的小窗,上面的小窗直径仅3毫米,要知道这是在软乎乎的泥坯上面打出来的啊!高温烧制还会损坏和变形,所以成功率极低。


水滴,荷叶,竹枝……是这套国宴瓷出现得最多的景致,当然最最多的还是桥和桂花。西湖多桥,此次G20的标志就是桥,桥体现了国际会议重在沟通的宗旨。



至于桂子,寓意金秋季节,“ 桂子月中落, 天香云外飘”、“山寺月中寻桂子”,杭州自古就是赏桂圣地。当然我不会告诉你,女儿名字也叫桂子,就来源于这首词。下面这个酒壶,桂花图案很显眼,是吧?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