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G20杭州峰会昨天正式闭幕。在这场“西湖盛宴”中,“西湖元素、杭州特色、江南韵味、中国气派、世界大国”布置基调无处不在,其中融入了中国传统文化的G20国宴餐具更是为G20峰会增添了一抹独特的亮色,国宴瓷运用瓷器这一中国元素、中国语言与世界对话。 据悉,这套G20国宴餐具需要经过81道工序,采用富有深刻传统文化审美元素的“青绿山水”工笔带写意的笔触创作,布局含蓄谨严,意境清新。无论是来源于西湖荷花、莲蓬的瓷器造型,酷似雨滴的壶盖提揪,还是融入桥元素的骨瓷摆件等,整套餐瓷体现出“西湖元素、杭州特色、江南韵味、中国气派、世界大国”的G20国宴布置基调。 “月出惊山鸟”之对杯 看到这对茶杯上的灵动活现的鸟儿吗?还有茶杯身上金粉点点的桂花?她的创意就源于唐代王维写于云溪别墅的《鸟鸣涧》,此地与杭州咫尺之遥。 鸟鸣涧 (唐)王维 人闲桂花落,夜静春山空。 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 “几回疏雨滴圆荷”之壶 这套壶充分体现了“几回疏雨滴圆荷”的意境,发现壶的顶盖提揪似水滴、而壶身似荷叶吗? 浣溪沙 (宋)晏殊 小阁重帘有燕过。晚花红片落庭莎。 曲阑干影入凉波。一霎好风生翠幕, 几回疏雨滴圆荷。酒醒人散得愁多。 “人与花心各自香”之茶杯 木犀,又称木樨,就是桂花。茶杯盖子上的一支桂花,似乎给茶汤增加了无穷的韵味。 木犀 (宋)朱淑真 弹压西风擅众芳,十分秋色为伊忙。 一支淡贮书窗下,人与花心各自香。 ![]() “青山隐隐水迢迢”之汤盅 这首诗写的虽然是扬州,但杭州和扬州,气质上当有许多相通之处,难怪杭州有西湖,扬州有瘦西湖。 寄扬州韩绰判官 (唐)杜牧 青山隐隐水迢迢,秋尽江南草未凋。 二十四桥明月夜,玉人何处教吹箫? ![]() “淡妆浓抹总相宜”之菜盘 这套国宴瓷器在淡妆和浓抹两种风格中,选择了淡妆。用莲子青为底色,空间留白很多,让人想象无穷。 饮湖上初晴后雨 (宋)苏轼 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 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 ![]() “绿杨阴里白沙堤”之月光果盘 这是国宴瓷中的一个较大的器皿,也是唯一用了西湖全景的场合。在青山绿水中突出了杨柳,当然一如既往的还有桥和桂花。 钱塘湖春行 (唐)白居易 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 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 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 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 ![]() “最好长桥明月夜”之高足冷碟 很多人说,这组瓷器最有动感,桥上四个冷碟,恰似半轮明月,从天边缓缓升起,慢慢运行到天际的那一头。翡翠色的桥梁,又像屏风,浓缩了整个苍穹。 (宋)陆游 城南天镜三百里,缭以重重翡翠屏。 最好长桥明月夜,寄船策蹇上兰亭。 ![]() “最忆是杭州”之尊顶盖 西湖、白堤、三潭印月,还有值得细细寻找的桂花。那提揪上的三潭印月,可是工匠精神的代表。上下两层共开了11个通透的小窗,要知道这是在软乎乎的泥坯上面打出来的,成功率极低。 忆江南 (唐)白居易 江南忆,最忆是杭州。 山寺月中寻桂子,郡亭枕上看潮头。 何日更重游? ![]() ![]() 桥、桂花是这套国宴瓷出现的最多的景致,西湖多桥,此次G20峰会的标志就是桥,桥体现了国际会议重在沟通的宗旨,桥梁也寓意着G20峰会已成为全球经济增长之桥、国际社会合作之桥、面向未来的共赢之桥。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