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健康】半夜冲向急诊室…你都经历过什么?(附'家庭急救技能')

 昵称34196647 2016-09-07


半夜发烧,你会:
吃退烧药接着睡?
直奔医院挂急诊?
急性过敏,你会:
吃抗敏药看情况?
直奔医院挂急诊?
突然头痛、胃痛、肚子痛……你会:
对症吃药忍一忍?
直奔医院挂急诊?
人吃五谷杂粮,难免一病。哪些病痛会让你第一时间奔去看急诊?到了急诊室,该注意点啥?面对突发的不适,能不能在家采取急救措施?本期,上海交通大学附属第六人民医院急诊部主任王韬作客名医面对面,和大家聊聊急诊、急救的那些事儿。
王韬,上海市第六人民医院急诊部主任,骨科学硕导,擅长急性创伤的修复和四肢骨折的手术治疗。上海市科普作家协会医疗健康专委会主任委员,全媒体医学科普品牌“大医小护”主编。累计发表第一作者论文70余篇,最高sci影响因子45分,发表在世界权威医学期刊《柳叶刀》。获国家专利11项,主编著作3部。2015年获上海市“星光计划”一等奖、“科技创新之星”称号。2016年获上海发明选拔赛金奖、上海医学科技奖。
1、发生以下情况,赶紧看急诊!
发热
患急性发热性疾病,体温一般在38度(腋下)以上应及时去急诊;如全身有其他症状,即使体温不到38度也可去急诊处理。
出血
吐血、便血、血尿、咳血、鼻子或口腔大量出血等症状都应去急诊。
突发疼痛
常见的有头痛、胸痛、腹痛、咽喉痛、眼痛、剧烈牙痛等。
突发感觉异常
如全身或半身麻木、口角歪斜、身体活动障碍(半身不遂,偏瘫)、不能言语、四肢冰冷、全身冷汗等。
大小便变化
若超过24小时没有小便、小便次数多且排尿有疼痛感、小便颜色异常;大便次数每日超过3次,而且不成形,都应及时就医。
意外
急性外伤、烧伤、急性中毒、意外事故(如电击、溺水、自缢等);有喘息、呼吸困难、意识丧失、抽搐、面色苍白、极其虚弱等症状也应及时就诊。

2、错过了门诊,就看急诊?
许多上班族平时挤不出时间排队看门诊,就想看急诊代替。这其实是个误区。急诊主要应对突发疾病的应急处理,比如高血压急诊,血压过高可以临时用药物压制,但血压的调控仍需靠门诊监测。再比如糖尿病病人,看急诊可通过静脉用常规胰岛素快速控制血糖,但日常血糖的控制调整还需门诊各种药物配合。急诊药房主要准备的是急救使用药品,大部分门诊用药急诊药房没有储备。如果门诊病人都到急诊就诊,那么真正的急诊病人可能就无法得到有效救治,有限的急诊资源还是应该留给最需要的病人。

3、感冒发烧,输液一定好得快?
这又是一个常见的误区。很多人一感冒发烧,就想到打吊针,以为这样好得快,其实输液也有可能造成很多威胁。
输液时注射液往往会残留很多肉眼看不见的玻璃碎屑和橡胶微粒,他们沉积在各种重要脏器小血管内,容易引起很多种疾病。
输液有可能对心、肾、肝等脏器造成较大的负担。输液过多过快甚至有可能引发急性心衰。
输液过多,往往伴随着抗生素的滥用,这会使身体的免疫力下降,细菌抗药性增强,后果严重。
所以看病时应明确一个原则,就是一般能通过口服药治疗好的疾病,尽量不要随便补液。

4、带娃看急诊,该注意点啥?
好多家长都把带娃看病比喻成打仗,带孩子看急诊更是如此。医院里病菌较多,孩子抵抗力较弱,医院待久了就有可能遭受病菌的侵袭。
提醒爸爸妈妈们,带孩子去医院要特别注意以下四点:
给孩子戴口罩;
回家后立即洗手;
尽量避免与其他小朋友过多接触;
不要在医院里给孩子喂食。
看完病尽快离开医院,减少孩子在细菌环境中的暴露时间。

5、看病忘带医保卡是不是只能自费?
着急忙慌看急诊,忘带医保卡了怎么办?不用慌张,可以先自费看病,保存好发票,然后到户口所在地的街道社保中心按规定比例报销。如果医保卡丢失了,补办一张即可。
情况特别危急、属于抢救范围的病人,如果忘带医保卡且携带的现金也不足,医院会先开通绿色通道,给予办理“欠费”手续,时限为24小时,结账后仍然可以凭发票到户口所在地的社保中心按规定比例报销。提醒大家平时尽量把医保卡放在家中固定的地方,以备不时之需。

6、为什么家属不能随意进出抢救室?
上一问提到了抢救。那就说说家属不便进出抢救室的原因。
容易造成交叉感染;
家属情绪比较容易激动,有时他们的主观臆断会干扰到医生的客观救治;
抢救室过度拥挤,可能会阻塞绿色通道,延误患者的抢救,甚至造成意外伤害事故;
所谓“关心则乱”,安静的环境和平稳的情绪更利于病人康复。
家属焦急的心情可以理解,关键时刻配合医生的指示,其实也是在助力抢救。

7、急性过敏能采取哪些急救措施?
急性过敏有各种表现,最常见的皮肤过敏可表现为各种皮疹,也有过敏性鼻炎遇到过敏原可能连打几个甚至几十个喷嚏,严重的过敏可能引起喉头水肿甚至威胁生命,所以急性过敏有自觉症状时建议立即就诊。
有过敏体质病人家中可常备抗过敏药物,如扑尔敏,强的松等。平时尽量不要接触可能导致过敏的物品。

8、你家的急救箱里应该有这些↓
药品篇
除了抗敏药物,家中的药箱还应该常备哪些药品?常用应急药品包括外用药和内服药两种。外用药大致可配置:紫药水、红药水、碘酒、烫伤膏、止痒清凉油、伤湿止痛膏等。内服药大致可配置:抗过敏药、退热片、保心丸、止痛片、止泻药、抗生素和防晕车药品等。

用品篇
一些消毒好的纱布、绷带、胶布、创口贴、脱脂棉也要选购一些备用;体温计是常用的量具,必须准备;医用的镊子和剪子也要相应地配齐,在使用时用火或酒精消毒。

药盒上的otc代表什么?

Otc代表非处方药,疗效稳定也相对安全,可以直接从药店购买,适用于我们可以自行判断的轻微疾病,主要包括:感冒药、止咳药、镇痛药和助消化药等。
使用otc药物要注意以下几点:
用法用量严格按照说明书规定,切勿盲目自作主张加大剂量;
如果出现不良反应应立即停药,前往医院就诊; 
对于病因不明、病情不清的情况还是要先请医生诊治,再对症用药。
有网友问烫伤怎么处理?专家表示,局部烫伤应立即用冷水充分冷却,直至痛热感消失;对于和皮肤粘合在一起的衣物,也是先冷却再脱。烫伤部位亦可遮盖干净的毛巾,再用冰袋或冰毛巾冷敷。如果已经起泡,切勿刺破,用干净的纱布进行包扎。水泡已经破损的,要暴露创面,保持干爽。当烫伤面积较大或在眼部、脸部、与运动有关的关节,马上送医治疗。

鱼刺卡喉怎么办?气管进异物怎么急救?被宠物咬伤怎么破?划伤割伤怎么处理?下周六是“世界急救日”,更多家庭急救法,戳下图一次看全了↓↓↓

更多【名医面对面】精彩内容点击下方链接查看
新华医院儿科内主任鲍一笑访谈——小儿感冒咳嗽
龙华医院周英豪主任访谈——中医养生
复旦大学附属眼耳鼻喉科医院王武庆主任谈——耳朵的保健
上海市中医医院许良主任和瑞金医院马建芳副主任访谈——睡眠问题
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蔡三军主任访谈——关注“大便”,远离大肠癌
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内镜中心周平红主任访谈——哪些情况需要去做胃镜
☆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龙华医院儿科主任姜之炎、肺病科主任张惠勇、皮肤科主任李咏梅和风湿病科主任茅建春访谈——哪些疾病适合冬病夏治
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外科副主任、微创外科及减重与代谢外科主任姚琪远访谈——向肥胖宣战
复旦大学附属眼耳鼻喉科医院副院长徐格致访谈——飞蚊症、黄斑变性,小心潜在眼疾

上海市中医医院推拿科主任纪清访谈——脊椎健康吗?“鞋后跟”告诉你!

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龙华医院脾胃病科主任林江风湿科主任医师顾军花访谈——“梅雨病”来袭,你的脾胃、关节还好么?

上海交通大学附属第六人民医院骨科主任医师徐建广——“葛优躺”舒服又搞笑?你想过腰的感受吗?

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肝外科主任医师樊嘉——名医教你养肝护肝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主任医师赵晓菁——聊聊养肺那些事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九人民医院主任医师朱亚琴——一起捍卫口腔健康!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主任医师吕安康——体检报告的正确打开方式!

本栏目支持:市卫生计生委、上海交通大学附属第六人民医院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