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域外动态】看国外高等教育何以复兴?

 文武不全 2016-09-07

在过往的三年中,我曾联合亚利桑那州立大学和乔治城大学两所高校的校长,对高等教育新一代领袖进行了评鉴,同时为他们应对未来十年领导学术机构所能遇到的挑战提供帮助。

不同于高等教育界其他的管理培训项目, 创新型高等教育领导研究院(the Academy for InnovativeHigher Education Leadership)的宗旨正式基于这种新观点,并为提升高校进行拓展创新。

在八个月的时间里,该项目的研究员包括了副校长、院长、以及重点公立大学和私立大学的副教务长,他们共同聚焦四大关键话题:变革领导, 数字化时代的教与学,外部挑战以及财政的可持续性。在这一过程中,他们也在学习和运用“设计思维”这一原则,从而重新构想高等教育的未来以及提出与他们所身处的大学校园息息相关的企划。

这两位富有远见的校长所提倡议正值高等教育领导方面的关键时刻。大学校长年龄结构一般在60岁以上。此外,由教务长升迁为校长可能在未来并不会那么普遍。据美国教育委员会调查显示,在任的教务长中只有30%想成为校长。

在亚利桑那州乔治敦学院的前三年我发现未来的领导者不仅是趋向年轻化同时也是多样化的。我也从该学院的教职人员包括曾经和现任的校长,其他行业的领袖,学者、研究人员身上学到,为了重新使高等教育成为国家优先发展的对象,解决当前最严峻的问题,我们需要把精力集中在三个方面:

1首先,得承认对高等教育来说这是一个全新的时代

在高等教育史上,高校经历过两个漫长和连续扩张的时期。第一个时期,是从1968年到1990年,见证了冷战,婴儿潮的一代迎来前所未有的教育支出和入学人数的增长。第二个时期,从1991年到2010年,技术改变着教学,学习和研究以及对学生学位需求的增长。

由于现今许多高校的校长认为身处高校发展的黄金时代,他们经常认为当前的财务危机与公众对于学历的“含金量”的不安都只是暂时的。

但事实并非如他们所想。

当前,高等教育正处于第三个时代。州和联邦政府缩减支出,滞后上大学家庭的个人收入,并增加成果问责,尤其认为大学的作用是为毕业生找工作做准备。

这并不意味着高等教育最好的日子还在后面,下个时代需要新的领袖来书写。就在上周,Santa Ono卸任辛辛那提大学校长后出任哥伦比亚大学校长,他指出大学更像一座城市,而不是一家公司;大学随时间而在变化着。

2高等教育界需要有领袖指引道路

对于美国应该产生怎样的高等教育体系一直缺乏共识。虽然“创新”这个词对亚利桑那州和乔治城学院来说是题中应有之意,但究竟意味着什么还是存在着分歧。

我们迫切需要一些振奋人心的口号,类似于二战后《退伍军人权利法》,19世纪50年代末的空间竞赛,或1965年现代金融援助项目引入第一《高等教育法案》。缺乏共识可以追溯到几十年前,致使缺乏公众对高等教育的支持,尤其是公立院校。

与简单地积累学分相比,让学生完成学位取得或证书更是一个值得追求的目标。但在大多数专家看来,推动更多的人进入大学并不代表就是成功的高等教育系统,真正需要的是为了今后学生的发展使系统更加灵活。

3新的财政模式势在必行

当前高校的财政模式并不是可持续的。对于公立大学来说,州一级的财务支出正在紧缩。在将近一半的州,学生需要支付大部分的教育费用。而私立大学依赖学费,一年级新生的平均贴现率最近达到了创纪录的47%。

与此同时,一些大学官员发现高校内部预算很难与战略计划同步。前任首席财务官RickStaisloff 表示,资金不断从盈利部分流向亏损的部分,但为什么要这样做却往往缺少现实的对话。

尽管高等教育进入了一个全新的时代,但仍然用老旧的方法选举和培养我们的校长:成为伟大的学者, 在几乎没有筹划的情况下让他们负责运作数亿美元甚至数十亿美元的预算,这也就难怪有些人的政绩也只是昙花一现。因此,是时候了让我们重新思考如何产生高校的领导者,重塑新世纪的高等教育。

 

本文作者:Jeffrey Selingo,亚利桑那州立大学(Arizona State University)实习教授,佐治亚理工大学21世纪大学中心(Georgia Tech's Center for 21st Century Universities)访问学者。

编译

编译:Jeremy,里瑟琦智库研究助理。来源:https://www.linkedin.com/pulse/how-we-can-make-higher-education-great-again-jeff-selingo?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