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幅员辽阔,有着960万平方公里的广阔陆地,更有多种多样的复杂地形地貌,要在这些特殊的地形环境地区执行特殊的空中作战任务,毫无疑问武装直升机在很多时候都是最佳的选择。武装直升机具有较强的垂直起降,优良的近地机动能力等特点,这再合适不过了。 然而,说到中国武装直升机的发展,在上个世纪并非一帆风顺,可谓是一把辛酸史。总的来说有两大拦路虎,两座难翻越的山。第一,发动机(这足以类比我国大部分武器的初期发展状况)是最大的障碍。发动机不行,就连研制普通的民用直升机都举步维艰,第二,火力与防护力差。更别说装载的弹药和武器控制系统了。 当时美苏已逐渐对立起来,冷战拉开了序幕,双方在武器装备方面都如火如荼快速发展着。在当时建国不久,工业基础相当薄弱,国防工业建设也开始进行,相关技术人员都非常稀缺,不仅在直升机研制方面,在任何武器研制方面都刚开始起步。需要补的课太多,而且在当时想学还很难学不到。 很有意思的是,中国在百年之前也提出了直升机(旋翼机)的原理和概念,但是因为现实的残酷性,在那个时代,也只能天马行空地想象了。后来在国民党统治时期,中国也做过对直升机研制的尝试,有位少将名叫朱家仁,在留美归来后,对共轴旋翼机开始潜心研究并造出了实验机型。
中国在20世纪50年代初曾引进苏联米-4多用途直升机,造价低廉,技术性并不强,但对于新中国初步尝试研制直升机方面,却有很大的帮助。很快地在1959年我国以米-4为参照研制出直-5型多用途直升机。
值得一提的是,在美苏冷战时期,双方在武装直升机方面可谓是斗争激烈。比如苏联时期制造的有名的MI-24“雌鹿”、卡-50、卡52共轴旋翼机。以及米系列武装直升机等,这都让人印象深刻。
直到80年代来自法国宇航公司的安装有HOT反坦克导弹的SA342L“小羚羊”直升机出口中国,这才算是拥有了专门用于对地作战的武装直升机。当年这一单买卖也不容易,冲破了重重阻碍才得以为顺利进行的。 之后我国哈尔滨飞机制造公司引进法国的SA-365N型“海豚”直升机,命名为直-9。1980年引进专利生产,1982年完成了首架Z-9直升机的装配。且从1988年起对直-9国产化。至今直-9系列改进型号已经交付了柬埔寨、老挝、马里、巴基斯坦和委内瑞拉等国,除此之外,还有更多的其他型号直-9被销售到一些国家。 1992年,中国开始立项研发专门用于攻击用途的国产武装直升机,被称为陆军“9·5”计划,正是大家如今熟知的直10型武装直升机。 中国又在直9系列直升机的基础上研制的直19型武装侦察直升机。
对于未来武装直升机的发展,针对未来复杂多变的战场环境,中国将会更加注重其高速性、隐身性、操纵智能化和模块化设计等特点,进入世界先进武装直升机发展前列。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