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嘉祥武氏祠汉画像石图片

 忽看世界转繁华 2016-09-07

嘉祥武氏祠汉画像石

嘉祥武氏祠汉画像石

◇清苦老财

 

嘉祥武氏祠汉画像石

我们这是第一批国家文保,跟故宫和长城是一个级别的!”

我抱怨票价的声音还没落,旁边洗车的老哥就高声地冲着我说。工作人员慢条斯理地递给我门票,也帮腔:联合国说咱这个跟埃及金字塔的价值一样。

 

其实,我知道嘉祥武氏祠汉画像石的地位,几乎任何一本中国美术史的书都会提到它。况且,比起那些动辄百元门票的假古迹来说,50元门票对于这个货真价实的汉画像石博物馆来说,还是情有可原的。我也不是存心要抱怨票价,而是寻找话头跟人聊聊,尤其是在人少的地方。事实上,工作人员很热情,后来介绍了不少关于博物馆的情况,还转让了一本早已绝版的内部出版《嘉祥汉画像石选》。

 

嘉祥武氏祠,是东汉晚期官绅武氏家族墓地上的石砌祠堂,以其满布精美石刻画像而闻名于世。早在北宋时期就有人开始注意并研究它,欧阳修的《集古录》和赵明诚的《金石录》都有记载。

我手头上的几本中国美术史的书籍中,以李霖灿的《中国美术史讲座》对武梁祠汉画着墨最多,李是台北故宫的研究员,他的研究是基于汉画拓片进行的。再加之宋、金、清各代都有研究,一度我以为武氏祠汉画的原石早已纷失了呢。原来它还好好地保存在嘉祥县纸坊镇武翟山下。

 

武氏祠,是武梁祠和另外两座石室的合称。现在,包括武氏墓地神道上石阙1对、石狮1对,和石碑两块、祠堂石刻构件四组40余石。并在此基础上建设了武氏祠汉画像石博物馆。

 

嘉祥武氏祠汉画像石

 

嘉祥武氏祠汉画像石



嘉祥武氏祠汉画像石

嘉祥武氏祠汉画像石

嘉祥武氏祠汉画像石

嘉祥武氏祠汉画像石

嘉祥武氏祠汉画像石

嘉祥武氏祠汉画像石

对武梁祠的研究结果是,已经完成了祠堂的配置复原,现场展示了配置复原图版。画像石仍然以橱窗陈列的形式展出。据说,清乾隆时期,曾有人把画像石砌于壁间,外绕石垣,围双阙于内,题门额曰“武氏祠堂”。我倒觉得这种复原祠堂的展出形式更好一些,也不枉原址展出的初衷旨趣。玻璃橱窗展示的另一弊端是反光太严重了,照相不好办,仔细观赏也受影响。

 

嘉祥武氏祠汉画像石


嘉祥武氏祠汉画像石

嘉祥武氏祠汉画像石

△上图,历史故事“赵襄子舍食救灵辄”。

 

《左传·宣公二年》记载了这样的故事:赵盾到首阳山打猎,住在翳桑。他看见有个叫灵辄的人饿倒了,便去问他的病情。灵辄说:“我已经三天没吃东西了。”赵盾给他东西吃,他留下了一半。赵盾问为什么,灵辄说:“我给别人当奴仆三年了,不知道家中老母是否活着。离家近了,请让我把留下的食物送给她。”赵盾让他把食物吃完,另外给他准备了一篮饭和肉,放在口袋里给他。后来灵辄做了晋灵公的武士,他在搏杀中把武器倒过来抵挡晋灵公手下的人,使赵盾得以脱险。赵盾问他为什么这样做,他回答说:“我就是在翳桑的饿汉。”赵盾再问他的姓名和住处,他没有回答就退走了。赵盾自己也逃亡了。


嘉祥武氏祠汉画像石

 

嘉祥武氏祠汉画像石

△上图,最著名的荆轲刺秦。摆放在一个角落里的高处,欣赏起来颇有难度。 

 

嘉祥武氏祠汉画像石

嘉祥武氏祠汉画像石



嘉祥武氏祠汉画像石


嘉祥武氏祠汉画像石
△上图,这个可能是祠堂内的供案。武氏祠的汉画像石的技法多少减地浅浮雕和阴线刻,这个供案采用了凹雕技法。

 

纸坊镇盛产天青石,除了武翟山村的武氏祠,还有其他几个村子发现了汉画像石,其中镇敬老院发现了23块汉画像石。这些陆续发现的汉画像石,有一些就迁移到了武氏祠汉画像石博物馆。这些画像石中不乏精品。比如,有一块“孔子见老子”的画像石,堪称最壮观的“孔子见老子”图,老子、项橐、孔子,及孔子的弟子,下层车马出行图,全石共刻人物30人。老子、孔子、颜回等人物有题记,项橐推一独轮车。再比如,一块我国发现最早的隋碑,号称天下第一隋碑。


嘉祥武氏祠汉画像石
△上图,这个九头人面兽,有的资料称之为“开明兽”。在汉画像石中常见。《山海经·海内西经》说巨大的昆仑有九道门,守门的就是开明兽。


嘉祥武氏祠汉画像石

嘉祥武氏祠汉画像石
△上图,泗水捞鼎图。传说秦始皇东巡后,路过徐州彭城的泗水,见到水中露出一周鼎,大喜,随命其随从下水捞鼎。即将要把鼎打捞上来时,鼎内一龙头伸出,咬断了系鼎的绳索,鼎复沉入水下,再也无法找到。这也是常见题材,每块画像石表现手法都不一样


嘉祥武氏祠汉画像石

嘉祥武氏祠汉画像石

嘉祥武氏祠汉画像石

嘉祥武氏祠汉画像石

△上图,天下第一隋碑

 

可喜也可惜的是,汉画像石太多了,多到堆得廊檐下、山墙根到处都是。当某些地方把一块乾隆年的石碑,里面一个玻璃罩子,外面一个石头亭子,过度保护起来的时候,这些两千年前的艺术作品就这样随意地堆放在院子里,怎不让人痛惜。

 

嘉祥武氏祠汉画像石

嘉祥武氏祠汉画像石

嘉祥武氏祠汉画像石


如今,石刻工艺在纸坊镇也是一个相当蓬勃发展的事业。纸坊镇周边的村村镇镇到处可见石材加工厂,各种石雕摆满了道路两旁。但愿它们健康地、可持续地发展下去。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