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简·奥斯汀的真实故事和传记《倔强的心》

 INIGLOO 2016-09-07

当代英国女作家维拉里·迈尔女士,撰写了《倔强的心》这部奥斯汀传记。传记以大量的史料,展现了一个更真实更全面的英国经典女作家。《倔强的心》一发表,马上引起很大的反响。




奥斯汀是一个出身清贫、地位卑微并只到过伦敦两次的乡村女作家。她的作品所涉及的面绝非宏伟:内容无非是五六户中产阶级或绅士人家一些生活侧面,几对青年男女的感情纠葛或婚姻嫁娶。但她却凭着有限的素材,狭窄的空间和简单的主题,在短短的一生中写下了六部精彩的小说。而且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些小说越来越显示它们的魅力和生命力,已成为不朽之作。这不能不说是个奇迹。奥斯汀的作品奥妙究竟在什么地方呢?


读奥斯汀的小说,读者可以充分领略作者那宛如蜻蜓翅膀似的敏锐观察力、紫外线似的透彻力以及象牙雕刻般的细腻。这些作品重点刻画了女人的爱、年轻人的烦恼与欢乐、男人和女人感情与理智的冲突;尖锐又不乏善意地讥讽了当时中产阶级一些人的虚荣、虚伪、肤浅、悭吝,以及人们的愚蠢和错误所带来的悲哀与懊悔。她的小说,故事情节谈不上跌宕起伏,但丝丝入扣,不断泛漾着“茶杯里的风波”;充满了趣味横生的对话,书中人物也相貌各异,性格鲜明。这一切,充分反映了女作家的才华、睿智、机警、幽默与风雅。


奥斯汀作品的另一个意义还在于,直到18世纪末叶,小说在英国文学中只占极其次要的地位,甚至不被视为文学。严肃的男性文人,只写诗歌、剧本或者散文;甚至连阅读小说也被看成是下等手艺人和女人们的消遣方式。而且,以往的小说受浪漫主义影响,大多描写鬼魅和超自然的生灵,故事情节恐怖而又光怪陆离。正是瓦尔特·斯格特(WalterScott)勋爵和简·奥斯汀开辟了英国现实主义小说的先河。他们的作品开始以现实中的人为主角,真实描写了当时活生生的社会。奥斯汀的作品尤其侧重凡人琐事。


毫不奇怪,近百年来人们对奥斯汀这位女作家及其作品的兴趣与日俱增。有关她的传记可谓林林总总。仅从1985年到1995年十年间,有影响的传记就有十余种。文人们对这位世人喜爱而又神秘的女作家,从不同的角度进行挖掘与分析,力争得到有关她的新的素材和发现;人们对她的生平进行种种推测、释译,甚至异想天开。对奥斯汀的看法也褒贬不一。褒者把她描绘成天使般的女性,安详地坐在客厅里,给每一个人以厚爱;贬者认为,她是个肤浅的女作家,作品的社会意义不大;其家庭成员甚至有吸毒和乱伦之嫌。


基本事实也许是众所周知的。奥斯汀于1775年出生在英国汉普郡。其父亲是个有才学受人尊敬的牧师和掌管一个教区财产和税收的教区长;母亲是个有良好家庭背景能文善字的女性。父母共生六男两女八个孩子,简排行老七。六个兄弟中有的在海军服役,有的做了牧师,一个哥哥从亲戚那里继承了一大笔财产,成了远近闻名的绅士财主。尽管当时的英国社会对女孩主要强调宗教和道德教育,简和她姐姐卡桑德拉却从小受到良好的家庭教育熏陶:读书、写诗、绘画、音乐、舞蹈等。应该说,简有个温馨的家:父母知书达理,兄弟姐妹相亲相爱,互相帮助。因未婚夫早逝而终生未嫁的姐姐卡桑德拉,更是简终生的伴侣、朋友和精神上的依托。在英国宁静的乡村,一家人过着简朴却是田园般的生活。从事各种家务活是他们生活的中心,探亲访友、参加舞会、写诗作赋是他们的消遣。父亲去世后,全家搬到另一个郡,靠父亲留下的微薄的遗产和兄弟的帮助,简、她的姐姐和她们的母亲才得以维持生活。只是到了女作家生前最后几年,她的作品才得以发表并挣得一些稿费。简死于1817年,享年41岁。死后全部遗产是她的150英镑稿费,全部留给了姐姐。


迈尔女士的《倔强的心》,当然也涉及到了有关奥斯汀的这些基本事实。但是她对奥斯汀做了独到的挖掘与展示。她通过大量的事实——奥斯汀与亲友的通信以及亲友后来的回忆录——为这部传记提出一个全新的主题,也即奥斯汀死前给她侄女信中的一句话:“独身女子对贫困时时有一种可怕的畏惧——这也是人们赞成婚姻最有力的理由。”


是的,奥斯汀尽管有相亲相爱的父母和兄弟姐妹,但她一生中最大的苦恼就是经济上的拮据。这种拮据,当然和下层社会饥寒交迫的绝对贫困,在形式和意义上都是不同的。但对于极端聪慧、才华横溢、心比天高的简来说,这给她的生活投下巨大的阴影。父亲在世时尽管有一份令人尊敬的职业,却从来没有多少财产,而且为养活十口之家和供男孩子读书而常常欠债。两个女孩成了少女之后,要常常参加各种舞会,当时是中产阶级社会(更不用说上层社会)的一种时尚与标志。母亲是贵族的后代,其老曾祖父是位勋爵,曾是女王伊丽莎白一世时期的伦敦市长。这样的家庭背景,如后代不融入高雅社会,是要被人看不起和耻笑的。简的父母只雇得起一个厨子,没有女仆为他们洗衣缝衣,也几乎买不起衣服。姐俩的舞裙和袜子是自己一针针缝制而成,“更多是借来的,一件外衣,修修补补,要穿两三年”。出门要有马车,但简的父亲没有马车,她只好搭乘别人的车来完成这一切活动。


父亲死后,简、母亲和姐姐靠父亲每年150镑遗产生活。几个兄弟,因各自都有自己的家庭和一大堆孩子,也不能支援她们很多。三十多岁的简“常常为没钱买茶叶和糖而发愁”。倒是哥哥爱德华常常接济她们,为她们租一所很大的房子。但自尊心很强的简始终有寄人篱下的感觉。


迈尔女士指出,当时的女人,要想有钱,出路有两条,“或者得到一笔遗产,或者嫁给有钱的丈夫”。第一条可能性是很大的。因为十八九世纪的英国是个高出生率高死亡率的国家。一对夫妻生七八个甚至十几个孩子非常普遍。但由于死亡率高,因此一个有钱的人死前子女全无,突然想起早已没什么联系、远的或近的侄子侄女,并把遗产留给他或她,这种事情也是司空见惯的。奥斯汀家庭远近亲戚很多,可是到了三十多岁,用迈尔的话说,“无论是简,还是卡桑德拉,都似乎没有在任何亲戚的记忆中留下什么印象”,也就没得到什么遗产来改变自己的命运了。剩下一条出路是嫁个有钱的丈夫。才貌双全的奥斯汀的婚姻和爱情生活始终是后人关心和推测的焦点。她终生未嫁。但她有没有恋爱过?有没有过追随者?有没有倾慕过任何男子?为什么终生不婚?这一系列的问题给奥斯汀迷们留下了自由的遐想空间,也给她的传记作者们开辟了广阔的挖掘领域。




奥斯汀时代的英国,尽管男女可以自由恋爱,但正如迈尔在书中写到:选择正确的伴侣是至关重要的。因为在当时,婚姻几乎不可以解除。英国议会法律规定,上层社会可以离婚,丈夫可以休不忠的妻子,而妻子无权提出与不忠或暴戾的丈夫离婚。然而,对于不能从事任何职业自谋生路的女子来说,“危险的婚姻也被视为比独身好”。从而,绝大多数女人选择了为生活、为钱、为财产而结婚(marriageofconvenience)。


而这正是奥斯汀所竭力反对的。年轻时的简,才智过人,也不乏魅力,很像《傲慢与偏见》中的伊丽莎白。她曾向别人透露,“勤奋的牧师,勇敢的海员,或有责任心的庄园主是她理想的意中人”。据迈尔考证,简的追随者曾经不少,包括海员、有钱的绅士、庄园主的儿子以及她姐姐未婚夫的弟弟。可惜在这些追随者或求婚的男子中,有的英年早逝,有的不是比她太大就是太小,有的相貌丑陋,有的虽出身高贵但却是无钱财的“精神贵族”。而像小说中的达西或贝内特先生那样年轻富有、高雅智慧、风流倜傥的男人实在太少太少了。即使有也轮不到寒酸的简姐俩头上。而简对婚姻又实在太理性化。她与姐姐是典型的高不成低不就的女性。到了27岁,简又有了一个追求者比格·威瑟先生,一个身材高大,极为富有,心地也算善良的乡村财主。“但举止粗俗,在聪明才智方面无法与简相比”。“奥斯汀深知自己已是个老姑娘,这是她最后的机会”,但她还是拒绝了最后一个求婚者。


迈尔给她的奥斯汀传记取名为《倔强的心》,这是因为奥斯汀有颗与当时女性不同的倔强的心,这颗心不允许她接受没有爱情的婚姻,这颗心使她拒绝为钱财而结婚,这颗心使她无法改变自己的信条:“婚姻只能为爱情而成。”


无理想伴侣,奥斯汀被迫选择独身并为此付出代价。她终生拮据,“是个穷亲戚”。当然,根据迈尔女士的判断,受到良好教育而无家资的女子还有两条出路:做家庭教师或开店铺作老板娘……但这两条出路既与奥斯汀的家庭背景不相称,也是高雅的简·奥斯汀所不齿的。她只好安于清贫,每天写诗作赋,或与家人猜猜谜语,讲讲笑话,消磨那漫长无聊的日夜春秋。再就是观察他人,审视人生。这一切却在客观上造就了一位杰出的女作家。对于这一点,迈尔女士的评论很富有真知灼见:简·奥斯汀始终没有依附一个丈夫,对此,我们有理由表示自私的感谢。因为即使她嫁给一个有钱的丈夫,随着家口日益增多,她将几乎不可能专心。要是她嫁给一个不能继承遗产的次子或牧师,她将同样受到贫困的缠绕而无法写作……她没有子女,但她把自己的作品看成自己的孩子,并成了后人钟爱的文学作品。


奥斯汀的六部小说,五部是关于年轻人男婚女嫁以及他们的感情纠葛,而且都写得入木三分,可见爱情婚姻在她的头脑中占有多么重要的地位。她渴望爱情却得不到,只好在书中求得实现与满足,在生活中则给爱情以苦涩的对待。据迈尔女士考证,奥斯汀和其他女人一样,喜欢嚼舌头,谈论东家长西家短;对别人美满婚姻她带着“酸葡萄”感情进行挑剔;对于别人不幸的婚姻,“她甚至有点幸灾乐祸”;对不如她的女人居然还能第二次嫁有钱的丈夫“吃第二个樱桃而她自己却摆脱不了困境,她显然感到命运的不公平”。此外,当时的夫妻普遍都养育一大堆孩子,奥斯汀对此显然感到厌恶,在信中她多次使用被认为极不雅观的词语“怀孕”(pregnancy);针对一些妇女无休止的生育,她不无讽刺地建议,“办法很简单,采用夫妻分房的制度。”


《倔强的心》还告诉我们,长期以来,奥斯汀被美化了,尤其被家人美化了。奥斯汀死后,她的信件全部被姐姐卡桑德拉检验过。不利于奥斯汀形象的,或者被烧毁,或者不准泄漏于世。卡桑德拉为妹妹所作的并被世人采用的肖像,显然要比简本人美。但迈尔还是察觉到,“那双美丽的大眼睛里透露着不满和失望,那双欲笑的双唇,太薄,显得尖刻。”


迈尔的传记,让人们了解到,除了为后人留下了六部盖世之作外,奥斯汀还有另一面:


她绝非出生贵族,而是一生清贫,直到临死的前几年才靠出版作品获得微薄的收入。她易怒,有时达到尖刻的地步。她并非永远谈吐优雅或沉默含蓄。有时她的话语如此之无遮掩,她的亲戚不得不删改或销毁她的一些信件。她的幽默有时是黑色的甚至是恶意的,并常常开令人震惊的玩笑。她喜欢谈论人家的丑闻。作为一个单身女子,她是被社会所忽略的。低下的社会地位决定了她的人生态度并反映在她的作品里。




人,都是复杂的并具有多面性。通过披露奥斯汀——一个人、一个女人、一个女作家——的弱点,迈尔女士的传记使英国18世纪这位杰出的女作家变得更真实更可信更完整了。一个像她那样出身的单身女子,在性格上必然具有这种女人的不足之处甚至阴暗面。这并不会削弱人们对她的热爱与崇敬。而且从她的作品中读者可以发现,对人的善意与爱仍是她思想的主要方面。在《倔强的心》中,迈尔还为这位非凡的女作家的一些遭遇而鸣不平,指出,奥斯汀的代表作《傲慢与偏见》从完成到出版间隔了16年;她的大部分作品是作家死后才发表的,而且稿费微薄。1818年,奥斯汀死后的第二年,尽管她的小说已声名远扬,然而,有权无偿获得任何书籍和出版物的剑桥大学图书馆,却把贝多芬的作品和奥斯汀的小说一概纳入拒绝收藏之列。直到19世纪70年代全英国也只有奥斯汀全集一种版本。迈尔感叹道:“在奥斯汀在世时,她的心血之作所得到的回报如此微薄,如此吝啬。”使迈尔女士感到欣慰的是,当今,奥斯汀的著作,已成为世界文学经典,1930年代,奥斯汀的一封信已价值1000英镑;到了1980年代,一位收藏家,“仅为拥有奥斯汀手迹的一张纸片就付出了900英镑。”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