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足关节初学习(八)

 万宝全书 2016-09-07

足弓:足的跗骨、跖骨及其连结的韧带,形成凸向上方的弓,称为足弓。足弓可分为纵弓与横弓。

1、纵弓:又分为内侧纵弓和外侧纵弓。

内侧纵弓:由跟骨、距骨、舟骨、三个楔骨、第一至第三跖骨及籽骨构成。于直立姿势站立时,有前后两个负重点,前支点为第一至第三跖骨头;后支点位于跟骨结节下面。内侧纵弓主要由胫骨前肌、胫骨后肌、拇[1]长屈肌、趾长屈肌、足底小肌肉、跖腱膜、及跟舟足底韧带等结构维持。此足弓的曲度较大,而且弹性较强,固有缓和震荡作用。

外侧纵弓:由跟骨、骰骨及第四、五跖骨构成。维持外侧纵弓的结构主要有腓骨长肌、腓骨短肌、小趾肌群、足底长韧带及跟骰足底韧带等。此弓曲度较小,弹性较弱,主要与维持身体的直立姿势有关。

内侧纵弓的高径男性平均为47.27mm;女性为40.80mm;外侧纵弓的高径男性为22.68mm;女性为21.02mm;

2、横弓:由各跖骨的后部和跗骨的前部构成,其宽度男性为6.6-9.8cm;女性为6.3-8.8cm。横弓主要由腓骨长肌和拇收肌的横头等结构维持。

足弓具有弹性作用,可缓冲行走时对身体所产生的震荡。同时还有保护足底的血管和神经避免受压迫的作用。若维持足弓的组织过度劳损、先天性软组织发育不良或骨折脱位等,均可导致足弓塌陷,形成扁平足;若维持足弓的组织过度紧张、挛缩,则会形成足弓过高。

[1]文中的拇为足第一趾。

长春中医药大学 王宇臣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