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时代 | 伦敦大火350周年:半城大火烧出现代规划新城

 汉青的马甲 2016-09-08

当地时间2016年9月4日,英国伦敦,一座120米长的17世纪伦敦的模型在泰晤士河上被烧毁,纪念伦敦大火350周年


第一次到“纪念碑”站,是四年前去某投行参加实习。那时大一,刚出站就是伦敦金融城核心地带,人流穿行、特别繁忙,让人分不清东南西北。一个人在街角半旧小咖啡馆坐下,只见到一根高耸入云的纪念柱,纪念柱遥指的天边,夕阳西下、低云若烧,繁华非常。然而让人无论如何也想象不到的是,350年前,这里——这座欧洲最大城市——的五分之四满目疮痍、破烂不堪。谁也想不到,350年前,这个地方正经历着伦敦史上最大的火灾,更让人颇感意外的是,这场伦敦历史上八大灾难之一的巨大火灾竟由一个面包师用的小小的炉子引(后来霍贝托(Robert Hurbert)自称是纵火犯)。而这座纪念柱纪念的正是这场“伦敦大火(The Great Fire)”,西方史上最有名的大火之一。



英国伦敦火灾纪念碑


布丁街的火星

1666年9月2日,是一个原本平静的礼拜日。老伦敦的市中心,经历了十个月的干旱,即将熬过漫长而炎热的夏天。凌晨,市中心窄巷子布丁街(Pudding Lane)的一家面包店发生小火。面包房临近泰晤士河,周围的仓库和商店恰巧堆满了易燃材料。很快,小火就扩散到泰晤士河沿岸。



布丁街(Pudding Lane)


老伦敦是英格兰的贸易中心,泰晤士河上常年往来着各种贸易船只。沿岸库房贮存着大批草木料、焦油、衣物、绳索、白兰地、甚至黑火药——大都易燃甚至助燃。强劲的东风卷来的火星点燃了煤炭、木料、酒精,火势一下子变得一发不可收拾,不断向城区延烧。住在面包房顶楼的一个长工拉响了警报。目击者佩皮斯(Samuel Pepys)在他的日记中写道:“如果你当时素面朝天地站在风里,那么你几乎就会被火星组成的雨点烧焦。”


那时的伦敦内城拥堵,街道上挤满了几乎要触碰的木质房屋。人们夜晚用蜡烛阅读,点明火取暖。小火不罕见,因此大火灾开始时,并未引起人们足够的警惕。等到大家都开始惊惶失措时,已是“持杯收水水已覆,徙薪避火火更燔”的状态。



1666年的伦敦大火,此为亲历大火的荷兰画家描绘的火势最猛的场面


从荷兰画派的一幅描绘伦敦大火的油画上可以清楚地看到逃难的人群。当时人们主要是往泰晤士河边跑。河里到处是满载难民的船只。和所有火灾一样,有冲入火海抢救财产的人,也有留下来用胶桶打水试图灭火的。火苗冲天,夹带着哭喊声和劈啪作响的房屋爆裂声。神职人员文森特(Thomas Vincent)在日记中写道:“我觉得伦敦的希望消逝了!”


伦敦城一片混乱。佩皮斯将自己徒步和在船上的所见所闻汇报给查理世国王的弟弟约克郡公爵。皇室这才意识到了灾难的严重性,开始组织救火。面对大片的火海,用木桶或手摇抽水机救火显然是杯水车薪。当时的伦敦还没有消防站。最早的公立消防站也是在伦敦大火发生的200年以后才成立的。



当地时间2016年9月4日,英国伦敦,一座120米长的17世纪伦敦的模型在泰晤士河上被烧毁,纪念伦敦大火350周年


在伦敦城的东边,士兵和水手们用火药炸毁房屋,空地形成了人工防火通道。这个方法控制了火势也保住了城东的伦敦塔桥。在城西,正当大火即将威胁到皇宫的时候,风势开始减弱,人们终于在星期四晚上将大火扑灭。


大火持续了整整五天五夜,老伦敦城的绝大部分被火舌舔舐。火势最盛时,房屋以每小时一百间的速度被点燃,总共一万三千多幢房屋、近百间区会教堂、三座城门被毁。据估计,人在九十米开外,就无法忍受火焰的温度;在八万米外就可看见火光,甚至有人在牛津也声称遥遥见到红火一片。根据后来发现的陶瓷碎片来看,布丁街的最高火温达到了1700摄氏度,这是个石头都会融化的温度。 在这个温度下,伦敦总计13200座房屋和436英亩土地被烧毁。圣保罗大教堂更是惨遭大火洗礼,作家埃弗林(John Evelyn)写道:“熔化的铅熔物淹没了附近的街道。热浪使得石造物爆炸,连古墓也被炸开,露出了许多木乃伊状的尸首。”

大火中逃亡的人


火灾损失达到一千万英镑,约等于现在的11亿英镑。这还不包括大火对英格兰其他部分贸易的影响。

伦敦人流离失所,八万人无家可归、十万人撤离避难,其中四分之一再也没能够回伦敦安家。



泰晤士河上划船逃离火灾的人群


火后的重生

所谓凡事均有两面,这场大火短痛深重,长远来看,常有专家说并非毫无益处。

大火将直到1665年致死近五分之一的伦敦人口的大鼠疫连根斩断。英国在火灾后也拥有了世界上第一家火灾保险公司。



灾后受伤的人和破败的家园


整个城市经历克里斯多佛·雷恩爵士(Sir Christopher Wren)近50年的重建,圣保罗教堂花了35年重建,走向现代的城市规划。



英国伦敦火灾纪念碑,建于1830年,克里斯托夫·雷恩设计,纪念1666年伦敦大火


今年九月初刚过的周末,是大火350周年的纪念日。伦敦举办了若干活动,包括泰特现代艺术馆门口以焰为花的“火园”艺术展、金融城中的“烤物”美食市场、以及月夜里泰晤士河上燃烧木质伦敦城模型的纪念会。




燃烧旧城模型当晚,大批伦敦人带着啤酒相机,来到车辆禁行的河畔桥边,观看船上的模型被点燃——一时间桥下烟波流动,桥上水泄不通。一丝火星在船头燃起,大概点亮了旧伦敦的布丁街,远远看去是“江船火独明”;不久,火势渐大,木质模型噼剥作响,浓烟混着暗红的火星随风飘来,约半小时后才燃尽。活动结束后人群散去,周日的夜晚又恢复往日的平静。第二天白日升起时,通向金融城的的桥上又将车水马龙,上演城火烧不尽的繁华。


你的城市经历过哪些患难?现在可曾重现辉煌?在文章下面留言评论,跟我们分享一下吧。


本文转自公众号朱洁Juliet(微信号:Juliet_J?ie_Zhu)《伦敦大火:烧不尽繁华城》,部分综合公众号看历史(微信号:EYEONHISTORY)《一场改?变伦敦历史的大火》。


好 文 推 荐


赛场受辱,疆场喋血:抗战中牺牲的中国奥运健儿

80年前,第十一届奥运会在德国柏林举行。中国选手靳贵第、陈镇和、符保卢、王润兰等人参加了这次奥运会。奥运会上他们奋力拼搏,抗战爆发后,他们都义无反顾地投身烽火战场,最后均英勇牺牲。这几位既是奥运选手又是抗战英雄,有着怎样的传奇故事呢?


点击图片进入文章


Q&A | 为什么牙买加的黑人只会短跑,肯尼亚的黑人只会长跑?

当地时间8月14日,在2016年里约奥运会田径男子100米决赛中,牙买加选手博尔特以9秒81的成绩夺得冠军,实现奥运三连冠。此前里约奥运会女子百米大赛冠军汤普森同样也来自牙买加。然而马拉松项目奖牌得主鲜少牙买加选手,这就让人纳闷了:牙买加黑人都只擅长短跑吗?


点击图片进入文章


815日本投降纪念日 | 口服心不服:惊心动魂30天日本投降台前幕后

1945年8月15日12时整,日本广播裕仁天皇《终战诏书》,宣布向同盟国无条件投降。此前一周,主战与主和两派各执一词,主战的少壮派军官甚至发动“起义”,追杀大臣,包围皇宫,搜查天皇录音,几使《终战诏书》不得广播。


点击图片进入文章






国家人文历史
微信:gjrwls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