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今年6月,河北省沧州市地税局在全市推行了以纳税人自主申报和税务机关优化服务为基础、以风险管理为导向、以数据管理为核心、以分类分级风险应对为重点、以促进税法遵从为目标的现代化税收征管体系,实现纳税人遵从度、税务机关工作的双向提升。 集中集约办税 打造纳税服务“动车组” 日前,沧州市献县河街蓝天建材厂收到了县地税局发来的一封《E级税收风险提醒函》,提醒企业存在“城建税未申报”这一风险点。企业负责人刘西俊根据风险提醒,及时对纳税情况进行了自查,并补缴了税款。献县地税局办税服务厅税务人员李娜介绍,上述E级税收风险是指针对应对事项环节简单、税收流失金额较少、非纳税人主观意愿造成的税收风险。 据了解,转变征管方式后,沧州市地税局明确办税服务厅负责E级税收风险应对任务,通过发布手机短信提醒、邮寄信函等形式,提醒纳税人自纠整改,上半年共对10254户次纳税人发出9933条E级风险提醒,自行补正税款及滞纳金2872.31万元。同时,该局将办税服务厅打造成纳税人需求的唯一受理机构,设置了咨询服务岗、综合办理岗、基础管理岗,承担涉税咨询、涉税提醒等具有服务属性的30余项基础税收管理事项,真正实现了纳税服务一个窗口对外。 如今,税收管理员一对一“保姆式”服务正在被现代化的“非接触式”服务所取代。沧州市地税局通过税企邮箱、微信、QQ群等远程服务方式,为纳税人推出税收政策分级分类送达,并建立税收政策确定性解答机制,提高了服务效率。纳税人依申请业务全部实现即来即办,税务登记等业务平均办结时间缩短了7分钟~9分钟,平均等候时间减少了30%以上。 重塑岗责体系 锁紧风险管理 “闭合链” 目前,沧州市地税局已经取消了“人盯户”的税收专管员模式,将75个税源管理分局全部转型为风险应对分局,针对特定的风险应对事项,开展团队化作业。 “改革前,全系统税收管理员不足700余人,却要承担对15.58万户纳税人的管理,纵使有‘三头六臂’也管不了、管不好。”沧州市地税局征管科科长孙卫华说。为从源头上提高税收治理能力,该局从“人盯户”的管理模式中解放出来,由管户向管风险转变。改革后,市、县两级税源监控部门运用大数据,依托金税三期税收风险管理平台,牵头开展税收风险数据的采集、识别分析和扎口派发;征收分局、应对分局、专家团队、稽查部门针对不同的风险级别的纳税人,采取风险提醒、纳税评估、调查核实、税务稽查等手段,开展风险应对工作。根据应对情况,采取末位淘汰、工作展示等方式,对税务人员的努力程度进行评价。 为推进扁平化管理,沧州市、县两级机关业务部门负责在职权范围内对风险事项进行识别,并由税源监控部门统一发布,由依职权部署工作转变为依风险发布应对事项。他们还组成税收风险应对专家团队20个,针对重大风险应对事项和疑难案件开展团队化作业。 同时,为了提升风险应对质效,该局在全市推广应用了32个风险应对指引,让风险应对人员能够按图索骥开展工作;出台了《风险管理类档案管理规则》,强化了过程留痕,并针对风险应对结果,定期开展复审工作,增强了应对结果的准确性。 规范税收执法 厘清征纳双方“权与责” “通过改革,强化税收评定阶段纳税人的证明责任,引导纳税人充分行使自主申报权,真正还责于纳税人。”沧州市地税局局长杨聚好说。 在确立纳税人自主申报地位的同时,该局制定了《税收管理责任清单》和《税收执法权力清单》,对289项税收管理责任和36项税收执法权力进行了明确,建立各个岗位人员的操作指南。 同时,他们明确了“无风险不打扰、无任务不应对、无预案不稽查”的原则,规定同一年度对同一纳税人综合性检查不超过一次,并实行“预案+清单”式稽查模式,最大限度地保障了纳税人权益。 征管方式转变提高了税收征管质效。截至今年7月底,沧州市地税系统组织各项税收收入94.5亿元。其中,风险应对税款7.4亿元,占整体税收的7.8%;税收遵从缺口逐渐减小,从纳税申报看,今年1月~6月平均准期申报率达94%,超过了改革前的91%。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