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控制哮喘的八问

 张秀军张楠张博 2016-09-08

控制哮喘的八问

控制不只是在发作时用药,更重要的是在没有喘息等发作时(缓解期)长期使用药物控制气道的慢性炎症。

一、如何有效地控制哮喘?

1. 应该到有条件的医院,找呼吸专科医生就诊,并与医生建立伙伴关系,以便以后随诊及咨询。

2.通知症状及肺功能检测等检查来客观评价哮喘的严重程度。

3.识别、避免和控制哮喘触发因素。

4.建立一个适合个人的(个体化)的哮喘长期治疗药物计划。

5.制定哮喘发作的管理计划。

6.定期到医院检查及随诊。

7.参加自我管理教育,帮助孩子控制哮喘

二、控制哮喘有哪些药物?

哮喘是一种慢性疾病,通常它需要长期的药物治疗。控制哮喘的药物分为两类:

1.快速缓解药物,它们能快速起效,缓解气道收缩如咳嗽、气喘、胸闷等急性表现,这类药物有口服制剂如舒喘灵片、博利康尼片、氨茶碱片、皮质激素等,也有吸入制剂如万托林(喘乐宁)气雾剂、喘康速气雾剂等。这些药只在急性发作时临时使用,相当于“治标”。

2.长期预防药物,能消除气道慢性炎症,预防哮喘的发作,包括吸入型皮质激素如必可酮气雾剂、辅舒酮气雾剂、舒利迭、普米克 气雾剂、普米克都保、信必可等,色甘酸钠,长效β2激动剂、顺尔宁等。这类药物需在医生的指导下长期规律使用才能取得良好的效果,相当于“治本”。 以上药物根据给药方式又可分为全身给药(口服或静脉)及局部给药(吸入),吸入用药能使呼吸道局部获得较高的药物浓度,给药剂量小,既提高了治疗效果,又避免或减轻了全身的副作用,因此哮喘病人应尽量选用局部吸入治疗。

三、抗过敏药物有哪些

为缓解过敏性鼻炎和哮喘的症状,在其治疗中经常需使用抗过敏药物,常用有以下几类:抗组织胺制剂,第一代药物有扑尔敏、非那根、苯海拉明等,容易有嗜睡等副作用;第二代药物有西替利嗪、氯雷他定等;其他药物有酮替芬,白三烯受体拮抗剂(顺尔宁)和皮质激素。

四、如何正确吸入药物?

无论在哮喘发作期还是在缓解期,吸入给药都是最佳的选择。吸入的药物只有达到小的气道及肺才能发挥作用,因此家长应该掌握正确的吸药方法。目前用于吸药的装置及方法有以下几种:1.手按型定量吸入气雾剂连接储雾罐(筒):适用于所有年龄的小儿使用。年幼患儿使用面罩、年长儿使用口含喷头连接储雾罐(筒)一端,另一端连接定量吸入气雾剂。使用时病儿通过储雾罐(筒)呼吸,然后摘下气雾剂盖帽并摇晃3-4次,向储雾罐(筒)内释放一次(按下一次)吸入剂量的药物,病儿缓慢呼吸5-6次即可。常用药物有喘乐宁气雾剂、必可酮气雾剂、辅舒酮气雾剂及普米克气雾剂等。2.干粉吸纳器:有普米克都保、舒利迭、信必可等,适用于四岁以上儿童。使用时根据各种装置的要求先给一次吸入剂量,然后用唇紧含吸嘴,用口缓慢而深吸气,屏气5-10秒钟。3.雾化吸入器:通过空气压缩泵产生的雾化气给药,适用于婴幼儿及严重的急性哮喘发作病人。常用药物有舒喘灵雾化液及普米克令舒等,但需要特殊的雾化吸入器。4.手按型定量吸入气雾剂:需要一定的使用技巧,适用于成年人,如用于儿童时应连接储雾罐(筒)(方法同1)。使用时首先摘下气雾剂盖帽并摇晃3-4次,缓慢平稳地呼气,将气雾剂出口含入口中或刚好放在嘴的前部,在下按给药的同时缓慢而且尽可能深地吸气。屏气10秒钟,吸气。 吸入药物时,如需要给多次剂量,两次应间隔3分钟左右;如同时吸入支气管扩张剂和预防药物,应先吸入支气管扩张剂,二者间隔5分钟左右。为避免吸入药物在口咽部残留,每次吸药后应漱口吐出。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