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中医养生历来都深受很多人的偏爱,这里就要讲一些有关于中医联合现代科学的一些养生方法,有没有动心呢?和天天营养的小编一起看看吧。 中医养生之生物钟养生法 生物钟又称为人体生物规律,如果一个人的一切活动都与生物钟运转合拍、吻合,就能够延年益寿,这就叫生物钟养生法。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生物钟,如果强行改变自己的生活规律,就会改变体内激素的分泌量,导致神经紊乱,体内生物钟必然受到影响。因此,我们要尽可能顺应标志着人体内部规律的生物钟。 中医养生之八个最佳时间 1、 最佳起床时间 早晨5到6点是人体生物钟的高潮,体温升高,此时起床会全身轻松,精神爽快。 2、 最佳晒太阳时间 以上午8到10点和下午4到7点最为适宜。此时日光以有益的紫外线A光束为主,可使人体内产生维生素D,从而增强人体免疫力和防止骨质疏松的能力,并且还能减少动脉硬化的发生。 3、 最佳开窗通气时间 以早晨太阳升起时、上午10点、下午3点为佳,因此空气中尘埃少,空气中含氧量最高。 4、 最佳用脑时间 上午8点,大脑具有严谨周密的思考能力,上午10点时精力充沛,下午2点时反应敏捷,晚上8点时记忆力比较强。大脑的推理能力在白天12小时内逐渐减弱。 5、 最佳午休时间 以午后1点为最佳,此时人脑的活动能力自然下降,容易入睡,消除疲劳。 6、 最佳锻炼时间 冬春季的早晨6点到7点不宜锻炼,夏秋季节的早晨5点到6点空气清新,气候凉爽,是锻炼的好时机。平时上午9点和下午4点做做健身操,对健康有益,因为此时鸡肉温度高,粘滞性最小,关节最灵活。 7、 最佳洗澡时间 晚上临睡前洗澡,能使全身肌肉、关节放松、助你安然入睡。 8、 最佳睡眠时间 人体生物钟在晚上10点到11点时会出现一次低潮。因此,最佳的睡眠时间是晚上9点到10点。如果晚上11点还没有入睡,那么过了12点入睡就比较困难了。 中医养生之朝三暮四养生法 早晚养生对老年保健和某些疾病的预防有着重要的作用,现代养生学认为,早晨应该做好三件事情,傍晚应该做好四件事情,为了便于记忆,我们就把这样的养生方法叫做朝三暮四养生法。 朝三:做一套呼吸操,饮一杯温开水,吃一份水果 1、 做一套呼吸操 老年人清晨醒来后,不要急忙起床,应该现在床上做50次逆式呼吸。吸气时,提肛缩阴,收腹扩胸;呼气时,缩胸收腹松肛,悠长自然,一气呵成。既可以吐出一夜积聚的浊气,又可以获得一口清新的氧气,还能因为提肛索引而有效防治前列腺肥大促进尿液通畅。 2、 喝一杯温开水 起床伊始,先喝300ml温开水补充夜间丢失的水分,使得血液稀释,有利于预防血液粘稠和心脑血栓。 3、 吃一份水果 早饭前空腹吃一份水果,约50g的苹果或者柑橘、西红柿一类,有益于补充一天中体内所需的维生素、矿物质和抗癌、抗血管硬化物。 暮四:做1小时运动,喝一杯鲜奶,饮一杯开水,来一杯葡萄酒 1、 运动1小时 清晨是心脑血管疾病比较容易猝发的高峰时期,潜伏者很大的危险,哺乳安排在傍晚做1小时散步等健身运动更安全有益,而且有促进睡眠的作用。 2、 喝一杯鲜奶 鲜牛奶不仅是营养佳品,还有预防中风、补钙和预防胆结石的作用。而牛奶的最佳饮用时间和数量,是睡前喝300到500ml。 3、 饮一杯开水 临睡前喝一杯水,可以预防液力血液因为失水而粘稠,与早晨那杯水预防心脑梗死的作用是相同的。 4、 来一杯葡萄酒 美国和加拿大心血管病专家最佳研究发现,饮用包括葡萄酒在内的各种含酒饮料(含酒精20g),可以在最初20分钟起,使得血小板血栓形成减少57%,而且其抗血栓作用可持续6小时以上。据此研究,老年人睡前饮酒(高血压病人例外),对在夜间和清朝容易多发的心血管疾病有预防作用。 ![]() 结束语:看到这里,小伙伴们应该对中医养生有了比较清晰的认识了吧,更多养生知识和健康知识,都要关注天天营养哦。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