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这是中医著作里最通俗、最全面的小儿养生保健经典,经历了近千年的实践检验

 tcs1976 2016-09-08

I 走近经典 I 是厚朴中医订阅号推出的新栏目,旨在用通俗易懂的语言,讲述古代中医经典中与我们现实生活联系紧密的要点,使更多的人能够亲近经典,正知正念。

本文作者是厚朴一期学生。


前面小编的话:


最近有篇来自美国内科协会年鉴杂志的2013年的文章火在朋友圈,说普通人服用补充维生素或者矿物质补充剂没有益处,相反倒可能有害,也不要指望着服用维生素能预防慢性疾病。貌似补充维生素药片越来越被医学界抵制,而这股风气美国已经流行了近100年。


国内温饱后的这些年,从台湾从欧美流行过来多少科学的健康新观念?眼看它们一回回的被开发出来被追捧上了天又落了地。

反观倒是有不少祖辈传下的老理儿历久弥坚,例如,“若要小儿安、三分饥与寒”,你知道这说法出自哪里吗?出自中医著作里最通俗、最全面的小儿养生保健经典,经历了近千年的实践检验——

里面的内容并不是现代人关注的该吃啥物质的层面,而是从生活和中医生理角度告诉你,让小儿不得病的法和则。


走近经典之《陈氏小儿病源方论》

 

上两篇文章,我们讨论了北宋名医钱乙的名著《小儿药证直诀》,今天我们来看另一部儿科著作,南宋御医陈文中所著的《陈氏小儿病源方论》。


——提供了一整套非常详细的养子生活方式


中医儿科经典中,大多数著作都是谈论疗病的多,谈论生活方式的少,而《陈氏小儿病源方论》,则给大家提供了一整套非常详细的养子方式,单凭这一点,就值得广大不谙医术的民众的高度重视。《陈氏小儿病源方论》共四卷,其中第一卷全部是通俗易懂的小儿养生保健方面的论述,非常值得我们参考。中医有一个非常重要的原则,叫“不治已病治未病”,养生保健的地位应该是在治病之上的。养孩子如果遵循一定的方法和原则,“其子易养也”,这不就是做父母的最大的心愿吗?


《陈氏小儿病源方论》这部书非常奇特,在中医学术界,它默默无闻,甚至今天都很难买到单行本;但是在民间,这部书的一些观点却流传千年,至今仍然传诵于街头巷尾,比如我们熟知的“若要小儿安、三分饥与寒”,以及著名的养子十法等,均出自此书。


——从孕妇开始就有建议


在中医儿科经典中,很多名医都提到家庭贫富对养子的影响,而且,富贵之家通常会出更多问题,这一点,在物质生活极大丰富的今天,尤其应该引起重视。作者在“小儿胎禀”中提到:豪贵之家居于奥室,怀孕妇人饥则辛、酸、咸、辣无所不食,饱则恣意坐卧,不劳力,不运动,所以腹中之日胎受软弱。儿生之后,洗浴绷包,藏于帏帐之内,不见风日,譬如阴地中草木,少有坚实者也。


这段话,前面说的是孕妇在孕期不能太养尊处优,后面说的,是孩子越是窝在家里,越是不容易坚实;越是经常抱到外面玩,越容易茁壮成长。这就是老百姓俗话说的“见风长”。


陈先生的著作如此贴近百姓,我们无从考证是他汲取了民间养子经验,还是民间传承了他的思想,但是这部书对中国人千百年来育儿的意义,是毋庸置疑的。


 ——养胃不是靠吃大枣,而是


在谈到养子调摄时,陈先生这样写道:养子若要无病,在乎摄养调和。吃热吃软吃少则不病,吃冷、吃硬、吃多则生病。忍三分寒,七分饱,频揉肚,少洗澡。


这段话对育儿的指导意义,我本人深有体会,而且我也用这段话影响了身边的很多朋友,惠及他们的孩子。中国人之所以从古到今一直强调养胃,是看到脾胃对人的重要意义。吃热、吃软、吃少则不病,吃冷、吃硬、吃多则生病,这就是最好的养胃方法。而且,不只是孩子,今天个年龄段胃病的发病率都居高不下,对于成人,这样的建议一样能很好地帮助他们养好脾胃。


陈先生提到“频揉肚,少洗澡。” 关于洗澡,其实也是现代人的一个很大的误区。今天的人,洗澡比古人方便太多了,所以给孩子洗澡的频率也大大增加。孰不知,洗澡是一个强烈打开上焦的过程。如果是夏天,天地之气本来就是在开放中,洗澡是顺势而为,没什么问题。但是如果在冬天,过于频繁的洗浴,会打开本来应该封藏的气机,对于尚在生长期的柔弱孩子来说,决不是正确的做法。

 

——我们真的了解乳制品吗?


我们来谈谈乳制品吧,在育儿中,这是一个绕不开的话题。中国人历来养子,都强调及时断奶,古人基本上最多两岁断奶。因为乳汁其性湿寒,如果孩子不是温燥体质,特别容易反受其害。而且即便是两岁以内,伤乳小儿也非常多见,这一点,古今都是如此。养过孩子的都知道,现在孩子吐奶或对乳制品消化不良的情况非常多,那么陈先生对此怎么处理的呢?


我们看这段话:小儿百日晬内,或呕吐乳奶,或粪青色,用年少妇人乳汁一盏,入丁香十枚,去穰陈皮一钱,于瓷器内同煎一二十沸,却去丁香、陈皮,稍热与儿服之。


这段话的意思是,百天之内,孩子吐奶或者大便青色,应该用乳汁加丁香陈皮同煎,给孩子服用。吐奶及绿色大便,说明孩子伤乳,不耐乳汁湿寒之性。陈先生给出的方法,也非常耐人寻味:丁香温中降逆,陈皮温燥行气,可以克制乳汁的湿寒之性,再以乳汁为引,来治疗小儿伤乳。


所谓“物无美恶,过则为灾”,今天的中国人,不分男女老幼,每日食用乳制品者大有人在,但是,我们真的需要乳制品吗?我们真的了解乳制品吗?


中国人是不主张静态机械地补充身体所缺的营养成分的,而是主张养好脾胃,让身体自主选择。而对于很多中国人来说,乳制品未必适合体质特点,所以,了解乳制品,了解自身体质,比盲目听从媒体引导要重要得多。


这里给大家贴一段清代黄元御在《玉楸药解》中对乳汁的论述,大家自己体会一下:


“乳汁味甘,性凉……养育婴儿,滋生气血,全赖夫此……为小儿热吮,极佳,非寻常草木所能及也。一离人身,温气稍减,但存冷汁,其质寒滑滋润,绝无补益……至乳酥、乳酪之类,冷食寒饮,极损中气。惟塞外、西方之民,脾胃温燥,乃相相宜。阳亏土湿,切当远之。”


这段话不仅解释了乳制品的特性,以及为什么西方人适合食用乳制品,还顺便未卜先知地点出了我们今天哺乳方式的一个重大错误:备奶。那么多上班之后用吸奶器给孩子备奶的上班族,真应该好好看看这一段。


——健康的小孩子是啥样?


我们回到《陈氏小儿病源方论》,陈先生对健康易养的小儿,给出了这样一个标准:“小儿面红如桃花色,大粪黄稠,小便清澈,手足和暖,乃表里俱实,其子易养也,不宜服药。”大家可以参考一下,自己的孩子是不是这样的状态。同时,大家也可以观察身边的孩子,看看是不是这样的常理。


 ——养子十法


下面我们看看著名的养子十法,里面有几点,对我们今天的人来说,极有现实意义。


(一)要背暖

肺腧在后背,受凉之后特别容易引起小儿咳、嗽、喘、呕,故宜温暖。


(二)要肚暖

陈先生说:肚无热肚,就是多热的肚子都不算热。胃为水谷之海。冷则物不腐化,《黄帝内经》说:胃热则消谷,所以要肚暖。


(三)要足暖


(四)要头凉

陈先生说:头无凉头,就是多凉的头都不算凉。


(五)要心胸凉

心胸如果热,轻则口干舌燥,腮红面赤,重则啼叫惊掣,所以心胸宜凉。


(六)勿令忽见非常之物

陈先生说:小儿忽见非常之物,或见未识之人,或鸡鸣犬吠,或见牛马等兽,或嬉戏惊触,或闻大声,因而作搐者,缘心气乘虚,则精神中散故也。

这一点要特别拿出来说明一下,小儿的多发病中,惊吓绝对是一个重要的、却经常被忽略的因素。而在中医领域,从古至今都非常重视这一点,因为中医强调“恐伤肾”。今天的世界,产生惊吓的因素比古代多出何止十倍?而且很多人喜欢用新奇玩具吓唬孩子,往往孩子哇哇大哭,大人哈哈大笑,这纯属作孽。

游乐设施也是这样,商家为了赢利,往往光怪陆离无所不用其极,我们应该记住,我们的初衷是为了给孩子带来快乐,而不是满足我们自己的好奇心,我们认为好玩的,孩子未必喜欢,甚至会讨厌、恐惧。


(七)脾胃要温

关于脾胃,已经说的够多了,这里只贴陈先生的一句话,送给经常纵容孩子吃冷饮的父母:温则固养元阳,冷则败伤真气,是以脾土宜温,不可不知也。


(八)儿啼未定勿便饮乳

陈先生说:儿生之后,因悲啼未定,便与乳奶,与冷气蕴搐于腹内,久而不散,伤儿脾胃。轻则呕奶,粪青,重则腹胀肚鸣,气逆涎潮,以致难愈。


其实,不只是初生小儿,大一点的孩子也是这样。我们仔细观察孩子,因为饥饿啼哭,和因为其它原因啼哭,身体状态是全然不同的。因饥饿啼哭,大多是一种目的是索取的哼哼唧唧,而有的啼哭,甚至可能是孩子的一种锻炼方式。孩子在激烈啼哭时,身体状态处于向外开放状态,忽然哺乳,特别容易气逆。

陈先生特意提到“儿啼未定”,不但啼哭时,就连大哭之后的抽动状态也不宜饮食。


(九)勿服轻朱

这是古人去胎毒的方法,现在基本不用了。


(十)宜少洗浴

前面提到少洗澡,这里陈先生再次强调,并且给出了详细的原因:

小儿一周之内,皮毛、肌肉、筋骨、髓脑、五脏六腑、荣卫气血皆未坚固,譬如草木茸芽之状,未经寒暑,娇嫩软弱,今婴孩称为芽儿故也。一周之内,切不可频频洗浴,恐湿热之气郁蒸不散,身生赤游丹毒,俗谓之赤流,片片如胭脂涂染,皆肿而壮热。若毒入腹者,则腹胀硬气,以致杀儿,此因洗浴而得也。


若肌肉宽缓,腠理开泄,包裹失宜,复为风邪所乘,而身生白流,皆肿而壮热也,或增寒壮热,鼻塞脑闷,或上气痰喘,咳嗽吐逆,种种之疾皆因洗浴脱着而得也。为儿父母宜鉴之哉。


这段话的意思,是或者湿热熏蒸,致使邪气内陷,或者腠理开泄,风寒直入,都可能给孩子带来健康方面的严重隐患。


《陈氏小儿病源方论》在养生保健方面提出的论点,一个是比较全面,一个是经过了千年的实践检验,所以对我们养孩子来说,显得弥足珍贵。


由于篇幅不算太长,我们把《陈氏小儿病源方论·卷一》附在今天推送的第二篇里,方便大家查阅。


-------------


那小孩已经得病该咋办?

做为父母,您可得做好准备了:

孩子贪凉冰激淋冷饮吃太多拉肚子了怎么办?

孩子吹空调过冷吹感冒了怎么办?

孩子玩游戏过多太沉浸在虚拟世界心神外越怎么办?

和孩子一起出境亲子游,孩子半夜发烧了怎么办?

来厚朴学门手艺——艾灸

我们常有学员学完回家就给孩子治好感冒。

也不仅仅是照顾孩子。

您自己也可以艾灸祛湿排毒化寒。

常帮老人艾灸,还能帮助延年益寿。

1天入门课(每周一)、3天复合课(每周三四五)。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