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浏阳一老师坚守乡村小学39年 扛起孩子读书梦

 昵称179287 2016-09-09

  原标题:浏阳一老师坚守乡村小学39年 一人扛起孩子读书梦


红网浏阳讯 一座大山,一所学校,一个老师,39年的坚守。

每周一的早上八点,伴随着初升的太阳,湖南省浏阳市澄潭江镇龙家小学的操场上,总是准时传来国歌的声音。这是老师缪昌联,带着年纪大小不一的四十多个学生,在举行升旗仪式。

龙家小学在偏远的浏阳大山里。这里山峦叠嶂,交通闭塞,生活艰苦,老师不愿来也留不住。1977年,缪昌联自愿请缨来此任教,一呆就是39年。

一座大山,坚守39年无怨无悔

1977年8月,高中毕业的缪昌联回到自己家乡,成了一名民办教师。

因离家远,缪昌联一年四季都是带中饭到学校吃。当时学校条件差,无法加热。严冬腊月,中午一碗冷饭下肚,冷得直打寒颤。

20世纪90年代,山区小学办学条件极其欠缺。学校老师想走的,一个个都走了。有人劝缪昌联也走,他摇摇头,留了下来。

2001年下期,“优化教学资源”,龙家小学只留下三个年级和他一个老师。从那时起,一个人支撑着一所学校。

就这样,寒来暑往,一晃就是三十九个年头。

一所学校,事无巨细必亲躬

一个人的学校,日子并不精彩,工作比任何人都更多更杂。

2005年学校安装远程教育设备,缪昌联一个人对付不过来,他动员妻子帮忙。

没有花坛,总觉得环境不够。2010年到2012年两年间,缪昌联自己动手找材料,砌花坛;星期天,骑上摩托车,往返300多里,用纤维袋从外地运回花木,几次三番终于将学校花坛栽满了。

夏天,教室里没有吊扇,缪昌联将自己评了先进得来的奖金买回吊扇,为学生驱暑赶热。陈杰芝同学因脚受伤,不能来校上课,缪昌联老师每天晚上来回跑数里山路,为他补习功课。

2008年冰灾,住在山坡上的李雪梅、缪家强因坡陡路滑不能来校上课,缪昌联将两个孩子接来学校,上完课又送回家里。

为了不让孩子因贫困而辍学,他还不惜拿出自己的工资资助贫困学生。学生缪淑珍,父亲因病去世,三个孩子全靠她母亲一人抚养。缪昌联总是及时地为缪淑珍垫付学费,使她顺利完成学业。

如今,龙家小学鲜花绽开,四季芬芳,而数十年里,这里没一个学生辍学。

一个梦想,将学生送出大山

“我最大的愿望就是想把孩子送出大山。”几十年来,就是这个梦想,缪昌联老师一直在大山坚守。

为了实现这个梦想,他经常跑浏阳、去长沙,学校先后投入150万元,积极改善学校办学条件,短短的五年时间,在缪昌联的努力下,学校的图书室建起来了,学校的水泥坪砌了,学校的电脑室装起来了,网络联校后,在大山的孩子也能享受到和城里孩子一样的教育资源。

为了不让孩子们因为深居山乡而“吃亏”,他除做好学校的常规工作外,还将大部分的休息时间都用在了自学和钻研业务上,上网、看视频、练琴、练书法、练简笔画等,努力使自己成为名副其实的全科老师,孩子们在家门口就能享受到较全面的教育。

在他的帮助下,山里的孩子一个个走出了大山,带着梦想、带着希望,走向了外面的世界。

付出总有收获。缪昌联先后被评为浏阳市优秀教师、浏阳市劳动模范、长沙市魅力教师、湖南最可爱的乡村教师、湖南省师德楷模、全国师德标兵。

山中岁月长,对于缪昌联而言,39年其实很短。(通讯员 张桂红 石自行)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