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你肯定想不到,最值得尊敬的教师居然是……

 麦迪木木 2020-10-17

韩愈《师说》有云:师者 传道授业解惑者也;孔子也说:三人行必有我师,教师在中国人心目中的地位可见一斑,可就在教师这一群体里,有一群教师,他们扎根山区,挥洒青春,坚守信仰,只为大山的孩子。

承德隆化县教师寇凤林:点亮大山深处的希望之光


寇凤林,59岁,山区教师岗位坚守了40载,他把“根”扎在了山区,坚守在三尺讲台,把情倾注给了大山里的孩子。

点亮山里娃的希望——山区教师许生学的坚守


年过半百的山区教师,两名学生,在海拔1400多米的大山上组成了一个“袖珍小学”。位于太行山深处的山西省平顺县芣兰岩乡三岔口小学,唯一的老师许生学1980年参加工作,1982年开始在这里教书,一教就是30多年。 30多年来,许生学教过的许多孩子走出了大山,其中不少还考上了大学。近年来,村里青壮年陆续外出打工,把孩子们带到了山下的寄宿制学校求学。目前,三岔口小学只剩下一年级的2名学生。“也许有一天三岔口小学会成为历史。”许生学说:“但只要这里还有一个孩子,我就会一直好好教下去。”

夫妻教师35年坚守山区村小 铺就山里娃的求学路

从张兴琼家到学校,要翻过三四道山梁,走50分钟。从18岁当代课老师起,她已在这条路上走了35年。27年前,廖占富也来到这所小学当代课老师。1992年,为了山里的孩子们,两人在村民的撮合下结婚了,火天岗村小学成了“夫妻小学”。6年前,廖占富公考成公办教师,被调往山那头的另一所乡村小学。从此两人隔山相望,各自承担起一所学校的全部教学任务。每当感到孤单的时候,他们会站在教室外的柳树下,远眺苍茫的大巴山。山的那一端,是他们彼此思念的亲人。

两个山头,两所小学,之间是两个多小时的山路,夫妻二人一人守住一所小学,隔山相望,一周见一面,他们用自己的分离和坚守,守住了大巴山深处孩子的未来。

山村教师坚守教学一线36载 身患癌症仍守三尺讲台


1979年师范毕业后,韦代福怀着“做一名光荣的人民教师”的梦想,走上了教学岗位,从此,就一直扎根在边远山区农村小学教师工作的第一线。“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36年来,这位朴实的乡村教师,用自己的行动诠释了这句话的真谛,即便身患癌症,只要还能站在讲台上,他觉得就是最幸福的。他没有豪言壮语,也没有惊天动地的事迹,只有对山区教育事业的一颗奉献之心,用爱心、智慧、心血,滋润渴望知识的农村孩子们的心田,用实际行动践行一名教师的崇高理想。

平凡而伟大的山区教师 23年扎根大山


宋文良,男,43岁,上马镇文昌小学校教师、教务主任。1992年8月参加工作至今,23年来,为了让大山中的孩子享受到完整、幸福、优质的教育生活,一直坚守在泸州市纳溪区最边远的文昌岩区小学,工作勤勤恳恳,为人师表,爱岗敬业,无私奉献。

江西袖珍学校曝光师生共3人 老师扎根山区37年


江西省广丰区嵩峰石岩小学是一个仅有一位老师和两名学生的“袖珍学校”。学生都是家离学校较远、寄宿学校的留守儿童。身为校长和老师的祝云汉,同时也充当了父亲和保姆的角色。

年近花甲的祝云汉自20岁那年开始任教以来,一直默默无闻地扎根在偏远山区教育,一干就是37年。在他的教学生涯中,虽然没有过多的荣誉,但每当听到孩子们的朗朗读书声、听到自己教过的山里孩子考上大学时,心中感到无比欣慰和自豪。

龙岩教师陈育红,坚守大山38年,被誉为最美“师声”


龙岩教师陈育红,坚守大山38年,被誉为最美“师声”。20岁时,他将风华正茂付给大山,把孤独冷清留给自己;30岁时,他将声如洪钟付给三尺讲台,把沧桑嘶哑留给自己;40岁时,他将身强体壮付给孩子,把伤痕累累留给自己;50岁时,他将财富荣耀付给教育,将平淡清苦留给自己……他是一个驻守偏远山区38年的乡村教师。这个大山里的园丁,平凡得就像学校后面那一岭岭沉默坚韧的石头,却用一生的心血,从山石中培养英才无数。

残疾乡村老师拄双拐爬山岭 驻守山区教学30余年


拄着拐杖教学,在李祖清任教的30多年,野猪殿的孩子几乎都是他的学生,从这个灌阳县最偏远的山区走出了高中生、大学生、研究生。他的学生中,有进城在小学、中学、大学任教的教师,有商人、工程技术人员,更多的则是活跃在野猪殿各个岗位上的劳动者。

也许他们不够风采也不够靓丽,但他们为了山区孩子默默耕耘的那份精神,足以感动我们。

他们就是鲁迅先生笔下“我们从古以来,就有埋头苦干的人,有拼命硬干的人,有为民请命的人,有舍身求法的人,……虽是等于为帝王将相作家谱的所谓"正史",也往往掩不住他们的光耀,这就是中国的脊梁。”,让我们为这个社会还拥有这样的老师叫好,让我们在教师节这一天,对他们以及天下千千万万为学生奉献的老师道一声,“老师,您辛苦了!祝您教师节快乐!”

“年代回忆”向您征稿啦!如果你有特殊的生活记忆、你有另类的回忆、你有特别的感悟,赶紧和niandaihuiyi@qq.com分享吧!我们将定时进行发布,期待您与大家分享您的记忆!

“人生稍纵即逝,留下的只有不变的记忆;每一个人的回忆,都是时代的印象”!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