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东梅 上海市第六人民医院药剂科 六院药师来为您解答关于血脂的种种疑问,诸如检查注意事项、阅读检查报告、饮食注意及调脂用药。 应该多久应进行一次血脂检查? 中国成人血脂异常防治指南(2007版)建议: 血脂检查的重点对象: 1. 已有冠心病、脑血管病或周围动脉粥样硬化病者。 2. 有高血压、糖尿病、肥胖、吸烟者。 3. 有冠心病或动脉粥样硬化病家族史者,尤其是直系亲属中有早发冠心病或其他动脉粥样硬化性疾病者。 4. 有皮肤黄色瘤者。 5. 有家族性高脂血症者。 血脂检查前的注意事项? 1.血脂检查前应避免高脂食物的摄取:血脂中,甘油三酯较为敏感,容易随着体内脂肪含量的提高而显著升高,在化验前3~5天,应尽量避免摄入大量高脂食物,血脂检查前3天内不宜大量饮酒,24小时内应禁酒。以免造成甘油三酯偏高的现象。 2. 保持平常的饮食习惯:部分患者在检查或复查前,特别注意饮食,坚决不食用高脂肪、高热量食物,只吃蔬菜,这种作法也是不正确的,这种改变饮食习惯的行为,即使检查结果显示正常,但不能反映出真时的血脂水平。因此,血脂检查前1~2周要保持正常的生活习惯和饮食习惯,使检查结果尽可能真实的反映出体内血脂状况,进而才可以进行诊断与治疗。 3. 抽血前保持空腹12小时:抽血前一天晚8点以后不进食,可以适量饮水。做到抽血前保持空腹12小时以上,血脂检查才会更准确。 怎么看血脂检查报告? 血脂异常的诊断标准: 临床上血脂的常规检测项目为:血清总胆固醇(TC) 、低密度脂蛋白(LDL-C) 、高密度脂蛋白(HDL-C )和甘油三酯(TG)。我国人群的血脂正常水平见下表。 高血脂症的诊断标准mmol/L (mg/dL) 血脂异常的生活方式治疗包括哪些内容? 由于高脂血症与饮食和生活方式关系密切,所以健康的饮食治疗和积极的生活方式干预是高脂血症治疗的基石。一些轻度或低危的血脂异常患者,通过有效生活方式干预可将其血脂参数控制在理想范围内。即便需用药物治疗,积极有效的生活方式治疗也有助于减少用药剂量。同时,强化生活方式干预不仅有助于降低胆固醇水平,还可对血压、血糖以及整体心血管健康状况产生有益的影响,有效降低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血管疾病(ASCVD,包括冠心病、缺血性卒中以及外周动脉疾病)的发病风险。因此生活方式干预和调整应作为高脂血症管理的重要策略。常见的高脂血症生活方式见下表。 血脂异常患者的食疗: 1. 控制胆固醇的摄入:每日摄入量控制在200毫克以下。 2. 控制脂肪摄入:尤其要限制动物性脂肪,同时适当增加植物油。 3. 不必限制总能量:除非肥胖者,否则总能量和糖类可不必限制,蛋白质的摄入量也不必限制。但应注意,简单糖类,主要是单糖和双糖,可使血清甘油三酯含量增高;而复杂的糖类,则影响不大。动物性蛋白质会增加血胆固醇含量及冠心病发病率,植物性蛋白质则会降低血胆固醇含量,其中豆类制品以及大豆蛋白具有显著降低血胆固醇的作用。一般主张动物性蛋白质不宜超过总蛋白质的50%。 4. 多摄取富含膳食纤维的植物性食物:如芹菜、韭菜、油菜、粗粮等。 调脂药物分类有哪些?各有何特点? 目前我国临床常用的调脂药物主要包括他汀类、贝特类、烟酸类以及胆固醇吸收抑制剂等。在上述各类药物中,他汀类药物具有最充分的临床研究证据,是被临床研究证实可以显著改善患者预后的调脂药物。他汀类药物治疗是血脂异常防治以及ASCVD一级预防与二级预防的基石。主要调脂药物的分类简介见下表。 调脂药物分类简介 调脂药物的选择: 他汀类药物是治疗血脂异常的主要药物,只有当患者甘油三酯(TG)严重升高或患者不能耐受他汀类药物治疗时,才选用贝特类和烟酸类药物进行治疗。另外当患者经过强化生活方式干预以及他汀类药物充分治疗后TG 仍不达标时,可考虑在他汀类药物治疗基础上加用非诺贝特或烟酸缓释剂(联合用药应注意加强不良反应自我监测)。 ■ 中国医药工业信息中心采编 (上海医药特别支持)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