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君合同袍丨《中国律师纪事》之律师收入、律界达人

 华峰哥223 2016-09-09


《中国律师纪事》之律师收入


师职业被社会上认为是高收入群体大概有二十年了。现在许多年轻人选择当律师固然有对法律的热爱,有对律师执业的向往,但毫无疑问也有认为律师收入较高的原因。律师现在是一个典型的自由职业者。国家、政府不会给律师发一分钱的工资,律师收入的高低,取决于律师创收的多少。而律师的创收也不是全部都是律师的收入,律师还要在创收中支付税收、管理费、房租、辅助人员工资,综合办公成本后,才能成为律师的个人收入。律师业恢复之初,律师和其他公职人员一样,拿的都是基本工资,80年代初期律师的基本工资都是每月几十元的水平,90年代初是每月几百元的水平。最多加上每月几元,几十元的办案补贴,到了80年代末,律师开始有提成收入。比如中国法律事务中心就实行了一种律师职级和创收,收入挂钩的方式:一级律师创收四万,二级律师创收三万,三级律师创收两万,四级律师创收一万,则律师公职的基本待遇保持不变。超出部分,事务所和律师实行五五开。因为实施这一改革措施,当年中国法律事务中心海南办事处的几位律师首先受益,成为中国法律事务中心律师中羡慕的“万元户律师”。


律师收入从公职人员的旱涝保收到一切“靠天”吃饭,决定性的变化在于律师事务所的改制。律师从国家公职人员转变为社会法律工作者后,律师收入都要通过承办案件和项目从当事人处收取了。从当年的合作人到现在的合伙人,律师的收入确实有了很大的增长。律师中的合伙人从当年的“律师万元户”,许多已经过了年收入百万,甚至千万。


律师作为一个自由职业者,每个律师内心上都希望能够在收入上自由独立。但年轻律师刚开始执业,无经验,无客户,如果收入上完全靠自己则只能喝西北风。同时,对于一些执业多年的律师而言,经验丰富,客户多,业务忙不过来,需要助理帮助,于是就产生了师徒式的关系。年轻律师通过给老律师作助理,获得一份报酬。在90年代初,国外大型律所在国内开设办事处。他们统一规范的受薪数额让刚刚处于民营化的律所负责人们感到震撼和压力。中国民营律所开始对律师实行授薪制,君合律师事务所应该是第一家律所。现在中国大型的律师事务所,受薪制已经是律师一种正常的收入模式。授薪律师的收入大致在年薪五万左右到四五十万左右。律师授薪的年限一般在五—八年。其后授薪律师会成为合伙人、停止授薪,享受合伙人提成和分红。


但是,中国大多数的律师都处于提成制的状态。律师在事务所执业,收取当事人的费用后,和律师事务所约定一个提成比例,一般在60%--80%之间。许多年轻律师由于执业时间短,业务经验缺,客户少,通过提成的方式收入是较低的,在2013—14年间,据统计,全国律师的平均创收为人民币20万元。而律师业作为一个成熟的行业,二八现象非常明显。


在律师收入方面一直有个误区。很多年来,律师都被视为高收入群体,实则不然,原因是社会上总把律师事务所合伙人的收入和企业的经营层比,认为律师合伙人的收入高于一般企业经营层。实质是律师合伙人是老板和创业者,其收入应当和民营企业老板和董事长比。而律师中的授薪律师和一般企业经营者相比,授薪律师的收入就不高了。


《中国律师纪事》之律界达人


师群体是典型的知识精英群体,他们在从事纷繁复杂,脑力激荡的法律工作之余,也有丰富的业余生活爱好,有的律师的业余爱好已经到了专业的水平,这些律师被业内称为“律界达人”。他们为律师这个严谨、乏味、斗智、耗脑的行业增添了一抹亮丽的色彩。


律界达人马建军律师是君合律师事务所上海分所的合伙人,是著名的劳动法专家。他走南闯北,见多识广,在繁忙的工作之余,他不是在异国他乡的那些热点地区,就是在去异国他乡的途中。尼泊尔毛共的营地,斯里兰卡猛虎组织的营地,以色列的巴勒斯坦难民营,阿富汗基地组织控制区的街头,南美亚马逊森林的腹地,阿拉斯加荒原。。。数十年来,他就这么在世界各地飘荡,毫无疑问成为当今中国人中看世界的达人,未来他会出版他的世界之旅印象,以他丰富的阅历和老辣的笔触,告诉大家他眼中世界的真相。


中国现在已经成为一个车轮上的国家,在全球最拥堵的前20个城市中,中国的城市就占有数席,但当大家都将车堵在城里的时候,有的人已经将车当作他实现征服自然的伙伴,将车开到了大漠、高山,荒原。越野驾驶的乐趣,让他们享受到了作为一个男人在法庭上,在跑道上,在床上都无法享受到的征服的快感。他们是越野达人。


当律师驾车驶向大漠荒原去消耗他们剩余的荷尔蒙的时候,在魔都的一群女律师都迷恋上了舞台、戏妆。国粹京剧的唱念作打,把他们从法庭上的铁娘子,转身变成了舞台上的女优伶。一颦一笑,一招一式迷倒无数的粉丝,耗费了多少菲林。


当我们还在感慨西方人在体育锻炼方面的习惯有多好,不经意中,中国各地的马拉松已经火得不得了,报名都是分分钟秒杀。在转战全国、世界的马拉松爱好者中,有一些律师的爱好者,他们在奔跑中享受着运动带给他们的乐趣和活力。


上海联合律师事务所的江宪律师,君合律师事务所的巩军律师,他们的摄影作品,他们的摄影的爬山涉水,风餐露宿都到了发烧的程度。


律界达人们的精彩人生,不仅丰富了自己,也丰富了律师群体的生活,成为律师界的一道亮丽的风景。


君合法律评论

微信号:JUNHE_LegalUpdates

联系君合:junheweixin@junhe.com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