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缘起极甚深、明亦甚深。所以,尽力、尽缘、尽心。

 timtxu 2016-09-09

缘起极甚深、明亦甚深。所以,尽力、尽缘、尽心。


佛陀如实正见生死轮回之因,体会生死轮回寂灭的状态成正觉,度越了怀疑,不再退转,所以为比丘说贤圣,出世,空相应,缘起随顺法。我们所有经验的这些生命现象都是缘生法,与缘起法相应,它在发生的当下就已经改变了,而且是空性。依这样的认知跟修学,明见缘起法与空相应,所以舍断无明,离断痴求欲,入流,成为四双八士,贤圣出世,是这样来的。生死轮回的解脱是这样修的,觉悟之后他就这样讲,怎么样能够成就四双八士,与空相应,明见缘起法。

「如是说法,而彼比丘犹有疑惑、犹豫,先不得得想、不获获想、不证证想,今闻法已,心生忧苦、悔恨、蒙没、障碍,所以者何?」(杂阿含293经)

当他这样说的时候,有些比丘有疑惑、犹豫,以为跟他之前想的不一样,之前不得以为得,不获以为获,不证以为证,现在听佛陀为他开演甚深的缘起法之后,反而进入迷惑当中,然后心生忧苦,悔恨,蒙没,障碍住了。

所以为什么在修行上面,修佛法的人那么多,学佛教的人那么多,但是真正见法入流的却寥若星辰,其实就是这个原因。因为没有真正下功夫,用心对于所谓的缘起法作禅观,也就是对于自己生命当中的起心动念,情意觉受,它的因缘跟它的业报,没有在做真诚的反省跟观察;没有做这样的观察,也没有因缘观的这种智见,所以其实很难见法,因为你见不到缘起,你怎么体证缘起的灭?所以叫做「先知法住,后知涅盘。」

你一定要自己能够先明见,自己心知肚明,就是这个样子在生死轮回的,那个根本原因你看到了,就是无明我见痴求欲,苦集,见那个「集谛」,所以你才有办法知道「灭谛」啊!其实你在见到集谛的当下,就能够见到灭谛,无明破,我见暂时不起,痴求欲暂时不起,安住在清净的明觉当中,灭,无明灭,欲贪息灭,诸法息灭,才会悟进去。

所以如果没有真心而全然的,对自己这种微细的心行跟起心动念做深彻的禅观跟探索,其实逼不到这个灭,意思是,你看不到无明,见不到根本无明,所以为什么我们在禅修的时候是那个样子在教,是一个层面一个层面教的——从六触入处要让你发现「六触入处」怎么运作?进一步你会观察「爱」会怎么生起?然后再去观察「我见」怎么生起?你要真的去看到「我见」怎么生起才会看到「无明」。

无明不是想的,它是一种发生,在六触入处不正思惟的时候就会发生无明。什么叫做在六触入处不正思惟的时候起无明?你要看得到,这个要观察出来,就是你要如实知见,你就会知道这个就是无明的状态,这个就是「无明」,这个就是「我见」,这个就是「痴求欲」,这个就是「爱」,这个就是「有」,就是不断的要有续下去……这些都会清清楚楚,所以叫做如实知见缘起法,先知法住,就知道说有这些就是生死轮回,这个都不用求神问卜的,你自己就会清清楚楚,你如果真正见到会想要断这种东西。

所以比丘开始没有真正知道,但他以为他知道,所以当佛陀那样说明的时候,他的心陷入一种蒙没,障碍当中,佛陀继续说:「所以者何?」为什么?

「此甚深处,所谓缘起;倍复甚深难见,所谓一切取离、爱尽、无欲、寂灭、涅槃。」(待续)


***净光法师禅修开示***

2015.07.12 台中一日禅

文字整理:明明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