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人生就是一场幻灭

 mrsh 2016-09-10


  今天是教师节,在刚刚观赏了郭德纲与曹云金师徒反目、师徒互掐的口水大战之后,我们真的不知道能为这个节日说些什么?“一日为师,终生为父”当然是封建糟粕,不过师徒闹到如此地步总是让人齿冷、令人心寒。一个巴掌拍不响,父慈子孝、君仁臣忠,权利和义务从来应该是对等的,不能只苛求一方面。 中秋节快到了,大才子苏轼的佳句“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脍炙人口、响彻云霄,让我们觉得人生多美好、真情多可贵。可又有几人知道,大约四年后他又在中秋之夜写下了“世事一场大梦,人生几度凉秋”、“中秋谁与共孤光,把盏凄然北望”的凄苦诗句呢?

  前段子王宝强和马蓉的婚变刷屏了,看来有钱真不是万能的,多么豪华的婚礼、多么耀眼的钻戒、多么煽情的表白,也打造不成一场百年好合的人生传奇。

  这样的事情太多了,既不讲情、又不讲法,似乎只有一个利字。从这些事件中,我们读出了幻灭,对人情、人性、人生的幻灭。似乎什么都不可信、什么都不可持、什么都不可依。黄昏下的乌鸦是绕树三匝何枝可依,我们幻灭的心灵是彷徨四顾何人可依。

  于是,我们怎么都不称心、不如意、不爽快。我们牢骚满腹、怨气冲天。所有的人都让我们信不过,所有的事都让我们看不惯。坏人让我们愤慨天,好事让我们心生怀疑。我们抱怨这个、指责那个,怨天尤人、指天骂地,以为我们不幸生在了一个幻灭的时代,不幸遭遇了一个幻灭的人生。


  真的是这样吗?确实是如此吗?

  我只能遗憾的告诉大家,答案是肯定的。这无疑是让人无语的、使人崩溃的,那么,面对幻灭的心灵,我们还能做点什么?

  我要告诉大家的是,我们无须被这样一个答案压垮,为这样一个答案崩溃。我们应该再往深处想想,再往远处看看,应该会找到另一个答案、看到另一种风景。

  我们都读过巴尔扎克的《欧也妮·葛朗台》,或是听说过他的《高老头》,但我们也许不知道他最好的、最值得一读的小说却是《幻灭》。翻开这部小说,我们会发现幻灭早就存在,从来就有。

  幻灭就是幻象的破灭。所有的时代都是幻灭的,幻灭是人生的常态,是人类的宿命。但幻灭之后不一定就是沉溺、沉落、沉沦,也可能是真实、踏实、朴实。


  理想主义和现实主义,不仅是文学作品中的两个流派,更是人生的两个基调。要想在幻灭之后不跌入沉溺、沉落、沉沦的泥潭,踏上真实、踏实、朴实的彼岸,我们需要调和好这两个基调。

  我们常有的是一种伪理想化的倾向和偏好,总喜欢把一些不太漂亮的真相打扮得花枝招展,然后再扒开花枝招展找到累累疤痕。比如教师,不过是一个正常的职业,和我们一样靠劳动挣钱、凭本事吃饭,并无天生的高尚之处。而我们却非得弄出一个人造的节日,为一群凡夫俗子披上金光闪闪的袈裟。然后我们再扒开他们的袈裟,让他们露出瘦骨嶙峋的肉体凡胎。也许这就是现在流行的虐心,也许虐心就是人的一种变形需求和变态享受。

  不是世道变了,不是风俗转了,不是人心坏了,而是我们的心总是生出幻象,又总是趋向幻灭。世道从来就是幻想,风俗从来就是流俗,人心从来就是难测,从古到今、从无例外。

  我们既没有理想又不够现实,我们只会靠着幻象来掩饰自己的懦弱,指望幻象来填充自己的空虚,任凭幻象来戏弄自己的愚蠢。

  不要把人生想得太好,就不会心生幻象。不要把人生想得太糟,就不会心生幻灭。关键在我们自己,在我们自己的心灵。

  想把天边的彩云当被子盖,可不得幻灭吗?癞蛤蟆想吃天鹅肉,可不得幻灭吗?

  屌丝的资质想逆袭上位,可不得幻灭吗?

  既没有好运,又缺乏天赋,还不愿吃苦,却天天期盼着过好日子,可不得幻灭吗?

  其实幻象是上苍赐予人类的特权,是幻象让人生不那么单调、不那么乏味。


  其实我们的人生完全是用一个接一个的幻灭组成,幻灭之后我们依然活着、生活涛声依旧。

  俄罗斯诗人莱蒙托夫说:我们爱人间怎能不胜于爱天堂?天堂的幸福对于我们是多么渺茫。

  法国文学家罗曼·罗兰说:世界上只有一种真正的英雄主义,就是认清了生活的真相之后还依然热爱生活。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