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传统美术课最大失败是千篇一律,AP则成功于个性化深度表达

 长沙7喜 2016-09-12



看点 你还认为学画画只是为了培养一个业余爱好吗?看看AP美术课是怎么拓展艺术表达的边界吧。画画从根本上来说是一种思维表达的工具,能激发学生的个性化深度表达与对外部世界的广度探索。为此,外滩君专访了上海中学AP美术老师罗陵君,一起通过他的眼睛来重新发现美术教育的最大魅力吧。


文 | 严柳晴    编辑 | 闻琛



罗陵君美术作品


他是个美术老师,也是个画家。2004年,他从上海大学美术学院油画系毕业,希望从事与美术有关的工作。于是到上海中学教书,一边继续创作。


亲戚朋友听说他成了上中老师,两眼闪闪发光,“像只500瓦电灯泡”,罗陵君说。得知他是教美术,那一双眼睛,一下子变成节能灯了。


在很长一段时间里,绝大多数中国家长觉得,如果数理化是一盘烤鸭,美术这门课程,只不过是烤鸭旁边点缀的龙虾片。他当然明白这种“世态炎凉”。

 

罗陵君到上海中学工作后,一开始教本部美术班,兼任国际部兴趣教师,教版画。直到2010年,一个偶然契机,罗陵君到上中的国际部担任AP美术教师,他老老实实向外教讨教,假期里学校又安排他到美国考察学习。这一次经历,使他眼界大开:原来美术还能这么教。龙虾片也能炒一盘菜。没想到吧?

 

在大多数人的印象中,学美术,离不开素描、色彩。国内大部分美术院校的学生,都有这种想法。要画出最棒的美术作品,头脑里跳出的第一个词,就是“栩栩如生”。至于创作出有广度、深度的画作。许多人认为这是小部分艺术家的事。


但是,在AP美术课程中,最重要的不光是素描色彩,需要的是思维能力、社会观察、自我观照、丰富的艺术想象力!


丰富体现在哪里?深度和广度。


训练广度——在AP美术课程中,学生花费大约1年的时间,用于训练基础。速写、素描、色彩能以不同形式,从景物、风景、肖像、人物等方面进行训练。鼓励学生多尝试,运用不同材料,展现多元技巧。


训练深度——学生制定一个主题,设计一整套作品。所有作品都统一到一个题材中。作品之间有统一、连贯性。

 

在创作阶段,老师不再是一个传授的角色,而是学生们的创作伙伴。在教学时间里,老师花费大量时间,和学生交流想法。作为一位AP老师,在他头脑中,每个学生的思维脉络、技法成长,就像一部滚动播放、无限展开的小电影。

 

中学生在画作中展现的思维深度,使人惊叹。比如,一位名叫Lawrence的同学,专注科幻题材。从一个机器人的命运来展开主题:它开始建造、获得生命、用充电代替吃饭、跑得比火车还快。但也有现实问题:它会崩坏、报废……



Lawrence 机器人作品

 

也有人关注自身。这位同学更像是一个小心理学家。关注“自我”与“他人”的错杂关系。戴上面具,还是表现真实一面?



Stephanie作品

 

罗陵君说,这一门课程,也打开了自己的创作思路。他从小生活在上海,创作了许多上海题材。最近一套作品,描绘了多层次的城市:把传统、西方元素、现代工业化,交合在一块。自己有了思考,画面才会“活”起来。

  

国际课程 Q & A




B= 外滩教育   L= 罗陵君

━━━━━━


B: 从传统美术老师转到国际部教AP课程,是不是有一个适应过程?


L: 当然。这是一门系统完整的课程,有考试、评价体系。好在我们学校既有本部又有国际部,学校提供了一个很好的平台,我在教研组的老师与外教的帮助下,逐步熟悉这个体系,也取得了美国大学委员会(College Board)教授AP课程的资格。


教AP美术这几年,我收获非常大。我平时带两套课程,一套是国际部,一套是本部(公办美术教学体系)高中美术课程。对本部课程的同学,课程主要是艺术欣赏。如今上过AP课程,对本部课程的教学帮助很大:因为,在AP美术课程班,与同学每日切磋,我对艺术创作的理解更深一层了。

 

B: AP美术课程如何评估学生进步?


L: 美国大学委员有一套科学的评估体系。我最近编写了一本《AP美术课程与美术教学》,在书里详细介绍分析了:作品3分、4分、5分的同学,各自在绘画技巧、呈现、思维深度上有什么差别。2016年AP全球大考,美术drawing这一项,共有1万9千多人考试,只有14%的人得了5分,20%的人得了4分。今年我们学校16名参加考试的同学中,有11人得了5分,占75%。



 

B: AP美术课程和IB美术课程的区别在哪里?


L: 我们开设的是AP美术课程Studio Art 里的Drawing课程。AP Drawing课程不仅重视技能技巧,还要求学生像艺术家一样去思考、创作。在一年的课程中,学生会积累一套作品集,对他们以后申请大学、升学也很有帮助。同时,得到的AP学分也能抵扣大学学分。与之相比,IB美术课程为时2年更注重research,成立项目做调研。

 

B: 最大的难点在哪里?


L: 这是一门个性化的课程。不像数学、统计学等学科,有统一的教学模式。而艺术是个性化的,每个人都不一样。老师一定要不停地学习,与时俱进。如果我教10个学生,他们画出一模一样的作品或是一味地模仿,那我的教学就太失败了。所以只能采用个性化、跟踪式的教育方式。老师要帮助每个学生厘清思路,拓展他们的视野。确立一个目标之后,学生会自己寻找新的材料、新的创作方法,让学生像艺术家一样思考。


征稿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