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产品是有生命的

 天道酬勤YXJ1 2016-09-12

产品是有生命的

一 产品进化论

对热爱产品的人来说,产品是有生命的。(我不是指养殖业的产品:))

产品会自我“进化”。

我们生活中常用的产品,比如说筷子,为什么是现在这个样子(一头方一头圆)?究竟花了多少年才进化成现在的样子?这些都是很有意思的问题。我们的历史书上并没有记录谁发明了筷子,也并没有记录谁又重新“设计”了它。

很难想象它如何从粗糙的两根木棍,逐渐演变成了现在这个样子?又有谁,发明了筷子的“标准使用方法”,并且教育和普及了它?

这个世界上,有很多产品“进化”的例子,日常中的锅碗瓢盆,都在此列。

我们姑且把这些没有刻意设计而产生的变化,称之为“自然进化”。

既然产品会“自然进化”,哪么要“产品设计”做什么? 产品设计,其实是发现和掌握产品“进化”的规律,用以加快产品“进化”的过程。

产品设计的艺术性,就在于能否“顺其自然”的推进产品的进化。

谈到产品设计,百分之两百的人都强调创新。

作为产品设计者,会很自然的想:我要制造出与众不同的极具创意的东西来。然而这种过于“主动”的意识,却往往产生不了受欢迎的产品。

一个优秀的产品设计者或团队的价值,就是让产品加速”进化“,让大众早日用上更方便、更好用的产品。但是不恰当的“进化”,会适得其反。

乔布斯的成功,就在于带领他的团队,提早10年(可能更长)完成了手机和平板电脑的进化。因为这个案例,“产品设计”这个学科分支变得举世瞩目。

二 同产品进行交流

产品是有“思想”的,我不是指产品会思考。

产品的“思想”,是历任产品设计者(改良者)“思考”的烙印,我们可以把它称为”设计思想“。

我曾半开玩笑的对同事说:你把这个产品带回家,抱着睡一觉,你会有所领悟。

我是严肃的认为,产品是可以”交流“的。

如果你正准备“设计”一款新产品,我建议,你可以先同老款产品们做充分的交流。

你应该先问问老产品:你为什么长成现在这个样子?你为什么这么丑?你为什么有耳朵却没有鼻子?....

产品的模样有很多必然的原因,我们不妨选一款产品来做一番分析......

.....

我们可以回到“筷子”,现在还有很多一次性筷子,最常见的两种,一种混体圆圆的竹筷,一种方方两根一起的木筷,它们是怎么“进化“的?它们还是”退化“了吗?

一款在你现在看来老土、笨拙的产品,在过去可能有过你不曾想象到的辉煌。而曾经的辉煌,说明它有着成功的“思想”。

我把试着把“思想”分类归纳,

A 可用性 关键词:用户体验、稳定、易用、性能...

B 可制造性 关键词:产能、原料交期、工艺难度、加工能力、材料生命周期...

C 可维护性 关键词:质保、安装、运输、统一管理、客服...

D 可销售性 关键词:成本、零售价、价格体系、渠道、市场定位、时间窗、市场趋势...

我们为什么要组织产品的测评,这就是我们同产品的”交流“,软硬件结合的现代产品,单纯的”眼神“交流显然已经无法达到目的了。

产品评测,就是要从以上四条出发完成对产品的认识。如果没带有“交流”的目的,产品测评实在是一个很无趣的事情。

然而要同产品进行深度的”交流“,则需要积累相当广泛的背景知识。

我自认为同无线路由器的”交流“,我还可以比较深入,大概可以说得出每个设计点的上的思考,但把对象换成手机,哪怕是我每天使用的手机,我只能说出对可用性的思考,对于其它三条,我几乎无法进行探讨。

三 产品设计的迷思

完成了同老产品的“交流”,我们对于“设计”产品就会有一些思路。

但是,磨难才刚刚开始。

我们必须突破四大障碍:

1、本人不是典型用户,甚至不是用户

很多情况下,产品设计者本人并不是用户。初创的公司,往往是开发人员就是产品设计人员,但是成熟的公司,产品设计和开发是不同的岗位。

其中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因为开发者很难摆脱在开发中形成的思维模式,成为一个真正意义的“用户”,极其容易忽略掉真正“用户”的需求和对产品的看法。

我毕业后第一份工作,编程用的编辑器是vi,如果对于程序员来说,这个编辑器几乎是最优秀的文本终端的编辑器,现在仍然被一些资深程序员爱好。这个编辑器有两种工作状态,命令状态和编辑状态,我学会适应这两种状态很花了两天的功夫,不过适应了后,你会觉得很好用。但是可以想象,对普通用户而言,几乎无法接受这种编辑器。

vi之所以成功(过去),是因为它是一款程序员设计给程序员使用的产品,开发者很容易、也很彻底的理解了用户的需求。

计算机在过去,是技术人员制造给技术人员使用的产品。在你的PC操作界面中,你可以看到很多这样的“遗迹”。我个人认为堆叠的“窗口”就是其中一种,编程的时候我同时打开几个窗口进行调试,会感觉很爽。但是“非技术”用户怎么看,我无法想象。

乔布斯的团队在新的操作系统定义上(手机和平板),大胆的摒弃了这样一些被认为是程序员为自己设计的东西,最终引领了潮流。

(微软的surface还紧抱“视窗”不放,不由让人叹息)

专职的产品设计显然比开发人员更容易进入用户角色,但是这件事也不会自然而然的发生,产品设计人员必须有所付出,最简单的办法就是把自己变成用户,自己来使用它。

产品设计者能够熟练的使用自己的产品,并且对每一个设计细节选择都有所理解。这是对产品设计者的基础要求。

自己成为用户也相对容易,但成为”典型“用户,却往往有不可逾越的鸿沟。

”典型“的用户是很”笨“的。

其实每个人都是很笨的,心理学的研究成果说明,人只能记住生活工作所需的少部分知识,大部分知识存在于环境之中,或者需要环境的提示,才能从记忆中”提取“出来。

以我自己举例,我对配置家用路由器是很顺手的,但是使用空调遥控板,却对很多状态搞不明白。

在使用家用路由器这点上,我自己很难重现典型用户的“愚蠢”,虽然我在使用大多数产品的时候都很愚蠢。

我们的可用性测试,要专门找对相应产品没有认识的人,原理就在于此。我们不要自做聪明,要尊重用户的“愚蠢”。

另外“典型”用户可能同你完全不是一类人。

关于种情况,我知道的最经典案例是关于史玉柱的。

“脑白金”的主要成份是很便宜的“褪黑素”,本质不是什么高科技的东西。

“褪黑素”有改善睡眠的作用,但是可能对“性功能”有影响,虽然当时史玉柱负债累累估计常常失眠,但是也应该不敢常常亲自“体验”。

但在用户群体瞄准老年人之后(中国的老年人真惨),史玉柱对农村市场做了很长的扫街拜访,据说他本人就亲自拜访了600多名老人,让老人们体验了他的产品后,他发现大家都说产品效果不错,但是多数因为消费观念,舍不得花钱买。

于是就有了经典的千夫所指的广告词“今年爸妈不收礼”。(这是市场宣传,跑题了?不,这是产品的可销售性,市场定位,是产品设计必须考虑的一部分,脑白金的包装、形象,都是围绕这个定位来的。)

在史玉柱第2个经典成功产品,游戏“征途”中,自己玩游戏(进入用户角色),还与大量的用户进行面对面的交流,听取他们的意见(理解典型用户),终于成就了当时最挣钱的一款游戏。

如果我从“视觉”这个用户体验来讲(早没玩游戏了,没办法体验更多),在大家最求华丽的3D效果的时候,这个老土的2D贴图模式,实在是让人看不下去。但奇迹就是,“征途”却成功了。

史玉柱的道德底线饱受质疑,但是他对产品设计基本原理的理解与操作,确实是可圈可点的。

2、 客户不是用户

决定购买的人,不是使用的人。

这种情况很多,刚才讲的脑白金的案例,就是这么一种情况。

我们日常生活中,也有很多这样的产品,比如说移动的手机套餐,赠送手机里预装的应用,用户未必是喜欢的。

购买者的需求,同使用者的需求,是不一样的,甚至有的时候还是冲突的。

作为产品设计者,交流的工作量无疑增加了,又要考虑客户(眼前利益),也要考虑用户(长期品牌利益),要在中间进行综合评估。

3、美观至尚

爱美是人之天性,美也使用户体验中重要的一环,漂亮的第一印象,能够促成用户买单。

但如果美观同可用性、可制造性、可维护性、可销售性冲突了,哪该如何权衡?

我们生活中有接近完美的产品,能将美感和其他产品属性做到巧妙的统一。但是多数产品没有这样幸运,往往会让设计者头痛不已。

作为天性,要小心我们很自然的靠向美观这一头,多数时候这是错误的选项。

我看过太多的美丽的产品失败了,同时看到好多貌似丑陋的产却成功了,比如《征途》,比如.....

4、功能主义

用户甲需要A功能,用户乙需要B功能,用户丙需要C功能,于是我们的产品具有所有的功能,满足所有的用户需求,我们的产品是最厉害的,因为别人有的,我们都有,别人没有的,我们也有。

产品设计者累半死、开发团队累半死,大家都搞得很辛苦,但是产品在市场上却显得竞争力不足。

功能主义的错误,主因是在市场调查、需求分析上无力和偷懒造成的。

想用一种产品覆盖所有的用户群体,基本上是天方夜谭。

IOS在增加功能上面是比较谨慎的,Android的控制没有那么严格,但在产品进化的过程中也在不断在做减法,不管是google还是其他厂商的UI,都在想办法将更多的所谓“高级”功能隐藏起来,界面上主要呈现用户常用的功能。

现在多数功能机(相对于智能手机)都没落了,不管它的功能有多全,但是有部分目标用户清晰的功能机还有市场,比如老人机。老人机不知道是哪位“山寨英雄”原创设计的?搞不好原创公司已经死在沙滩上了,但我认为这个产品设计是一个经典的成功,完全可以写入产品设计的教科书。

不过到现在,我还没有看到有勇敢者,推出Android手机的老人专用UI(可能因为中国市场环境光出软件无法挣钱吧)。

四 赋予产品生命的循环

经过了一番痛苦的挣扎与妥协,你终于将与你初衷差距甚远的产品呈现在用户的面前。

虽然这个产品并不完美,甚至可能很简陋,但是只要有用户认可了,达到了市场预期,哪么就有了一个好的开端,但也仅仅是一个开端。

坏消息是:你的痛苦远没有结束。

好消息是:你还有机会改进你的产品。

你接下来的课题是:如何赋予产品生命的循环。

产品一进入生命周期,如果信息渠道没有问题,那么源源不断的信息就会返回过来,有客户的反馈、制造部门的反馈、市场部门的反馈、等等,产品出门-->信息回家,这就形成了一个信息的闭环。

产品能够生存,而且还能够进化,完全取决于信息环的工作状况。

差等产品管理者,会阻断这个信息环的形成(不是有意的);

中等产品管理者,会保持这个信息环的畅通;

优秀的产品管理者,能提高这个信息环的效率;

但是光保持信息环的畅通,就是一件很不容易的事情。我们需要将来自四面八方的海量信息进行分类、进行验证、再分类、有规划的进行相应和处理,更新产品后又提交到市场。如果我们对信息理解不当,进行了错误的处理,反过来又会阻碍信息环的畅通。

我认为,现在所有行业中,互联网产品的这个工作做的最好,这同互联网产品是纯软件产品,更新周期可以很短有关系,同互联网行业的先进的意识也有关系。

互联网产品有一个很流行的词叫“微创新”,就是不断的吸收反馈的信息,进行不断的微小的创新改进,不断的提供用户升级,提升用户的体验。

与之配套的还有“微营销”,“一粉顶十黑”的线上推广原则的应用,形成了一套效率很高的信息环(你用微信吗?可以留心一下)。

每家公司的对于这个信息环的形成,提供的支持度是不一样的,大多型企业都不具备良好的机制,信息环基本要靠产品管理者(或设计者)自己去设计和维护,需要自己去收集信息甚至拜访个人,同客户、生产、销售各环节做深度的沟通。

这个信息闭环越完美,我们的产品才会越完美。产品管理者(设计者),虽然不是开发不是生产不是销售,但却掌握着产品命运,产品'生命的循环'是产品设计者和管理者的核心竞争力。

五 同产业链一起进化

即便有了以上的磨炼,离优秀产品还有一墙之隔。

现代产品,在往智能化方向发展,组成的材料也基本脱离自然原料,采用各种各样的合成材料。

因此,产品的进化,与相关产业链的进化息息相关。

作为产品管理者、设计者,需要关心到本产业链、相关产业链的产品进化进程。

产品设计者,更像是一个超级'攒机人“,把各种别人做的东西平凑在一起,形成自己的东西。

乔布斯没有发明MP3、没有发明智能手机、没有发明平板电脑?谁记得这些东西的发明者?

但是乔布斯发现了网上音乐的玩法,发现了电容式触摸屏的出路,发现了大猩猩玻璃的用法,(是不是要提一下史玉柱发现了“褪黑素”的商业价值?)

好的产品设计者,善于发现。

苹果做了什么产品?有多少部分是自己做的?

三星做了什么产品?有多少部分是三星自己做的?

不管你垂直整合玩的多厉害,还是有各种各样的产业合作伙伴。

大多数产品设计者,不具有向苹果或者三星哪样的控制产业链的平台,当然只能竖起耳朵,睁大眼睛,关注产业链的“进化”发展。

同时,还要深刻的去理解如何同产业链的进化结合。

不必犹豫,张开怀抱,同产业链一起进化!

六 小结

产品是有生命的,培植生命需要倾注无限的热情。

喊一句土老土口号作为结尾:要想出好产品?要想出精品?把自己当骡子使!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